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观察能力
正文
本文系:课题编号:2022B063题目:支架理论下培养小学生微写作细节描写能力的实践研究使用
前言
在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观察能力,只有拥有了观察能力的学生,才可以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人或者事物描写起来,从单纯地以文字化的形式来描述事物,发展到可以与写作技巧相结合来描述事物。观察能力可以让学生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可以用更高层次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学生在写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1.可以充盈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作文主题。小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愿意探索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动力,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物。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探究的人或事物有更多的了解,也就是能掌控更多的细节,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物,通过观察,学生能将其记在心中,逐步形成写作题材库。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写作要求,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找与之有关的材料,然后把材料转化为文字,并与写作技巧相结合,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2.注入情感,充实作文内涵
小学生还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所以他们对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情感的敏锐程度也并不高。在小学的作文中,有关情感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亲情和友谊上,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就要把自己心中的情感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对情感有一定的理解,能够调动自己的情感。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与亲情有关的电影片段,在学生观看影片的时候,可以观察到人物的表情的变化、身体的动作和语调等,学生需要用这些小的细节来增强自己对情感的理解。当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细节来了解到这些情感的时候,就可以试着将这些小的细节写在作文中,从而让作文中的人物变得生动。
3.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进行写作,那就是要对他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展开一系列的描写,他们感兴趣的就会多写,不感兴趣的内容就比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作内容中是否有兴趣,是影响其写作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不管是市井小事,还是动物、植物的变化,这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着变化的事物,都是值得学生去观察的对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在发挥学生的好奇心的前提下,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观察后会产生将所看到的事物记录下来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并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教会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是一成不变的,而且由于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他们很难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观察的能力进行训练,把学生带到生活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那些细微的改变和触动,比如一朵花绽放的过程,就如同生命的历程,老师用这样的教学把学生带到了更高的水平,老师用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同样,这种微小的改变,也可以被同学们用来写文章,比如,蚂蚁一起搬运东西,这是一种团结,老鹰把幼鹰从山崖上扔下来,教它飞行,这是一种成长,自立,老牛辛勤耕耘,这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这都可以作为同学们的创作素材,而且,这种来自生活的素材,往往能够感动学生。
5.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对许多东西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老师只要对他们的好奇心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让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事半功倍。当老师教导学生观察某一事物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它和什么东西是相似的?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物体中,去思考,去发现,比如,学生看到月亮,就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然后去想象嫦娥在月亮上的生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件事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使其想象力得到最好的展现。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
1.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对于观察能力而言,它是一项主动获得的能力,没有自觉性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具体地说,要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保证他们的写作能力发展。柳青说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的态度问题。一个对他人冷漠,对社会事务不感兴趣的人,不管他观察能力有多强,都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作家。也就是说,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你要充满热情——充满热情地爱一个人,充满热情地帮助别人,充满热情地反对另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激情,你在生活中或工作中也许观察不到多少东西,所看到的事情也不是那么深刻,在写作时也不免嗟叹创作的困难。” 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观察必须有方法,必须有热情。
2.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对观察有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就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把他们的学习热情转化为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一改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上再也不是老师“一言堂”的局面,而要让学生主动地去锻炼他们的观察兴趣,使他们在观察时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积极性。
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兴趣的培养相对容易一些,特别是像观察这种有很大自主性的活动。老师只需要认真地揣摩一下小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把握住他们的心理状态,小学生童心未泯,他们对身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老师要将这种好奇的心理发挥出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们更多的新奇描写对象。比如,小鸟、金鱼等,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开放性,来观察并描写事物。学生们的好奇心,就像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期保持,因此,他们对司空见惯的东西没有很明显的兴趣,但对新奇的东西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方面,老师要经常为学生们提供新的观察描写材料,让学生们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课堂上的兴趣就会扩大到教室之外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他们的观察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3.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活动
观察能力具有多样性和多角度的特征,通常从一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只有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式开展观察活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因为他们的年纪还小,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很浅显,他们还不具备从多角度、多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老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而不是对一件事物进行观察和描写,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对自己观察得到的各种结果,只作学术上的评判,不作本质上的评价,也不需要给出什么“标准答案”,要让学生保留自己思维的独特性,保留自己的视角的多样性。
4.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就观察能力而言,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几乎所有的能力都要经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获得,因此,观察能力也是其它能力的基础,而想象力则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一种假设,它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语文教学中,不可能做到所有的内容都是以实践为依据,在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而学生们对这些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想象力。想象是一种能够看穿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从观察事物上升到认识事物的认知层次提高的关键。
比如,老师在教学写作的时候,就会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寻找语文课文中的故事,从中选择一到两个写出来,并说出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灵感。在这一类写作的题目中,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喜爱的故事,然后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通过故事叙述的表面,对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展开总结和梳理,从而得到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发,这就是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体现和运用。
5.引导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
由于观察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因此,老师必须要营造出一个可以调动学生情绪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们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情感。老师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说的情感交流并不只是语言上的交流,他们还可以通过眼神、肢体、文字等方式来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多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分析某一个动作或眼神所代表的含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电影片段,然后鼓励学生对人物表情、动作以及语调所代表的情绪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情感。接着,老师可以将“开心、伤心、失望、感动”四种情感写在卡片上,以两个人为一个小组,随机抽取卡片,根据抽到的卡片上的文字,用语言、肢体或语调表现出对应的情感,另外一个学生则用文字的方式将该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描述。
6.培养学生养成写作观察日记的习惯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观点和思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写观察日志就成了一种更便捷、更快捷的方式。实践在写作中也非常重要,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想要写作的欲望。观察是获得材料的手段和来源,但这并不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观察思考后,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训练的实际过程中去。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他们的观察日志。因为生活需要仔细的观察,才能获得新鲜的,有用的素材。
结 语
对小学生写作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作文中最基本的一项,它是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创作的潜力,也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一种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并掌握相关的观察方法和观察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然而,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观察计划,把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个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9(20):73.
[2]郑艺惠.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9(11):127.
[3]贾小伟.如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20(21):57.
[4]魏丽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11):121.
[5]梁炜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79.
[6]西洛卓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J].语文学刊,2019(18):90-91.
[7]额尔敦格日乐.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 都市家教月刊, 2020(10).
[8]王霞.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 才智, 2020(1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