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坤贤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65500

摘要

应用互联网技术是计算机教学发展与优化的必然方向,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动性。因此,中职院校需要重视在计算机教学环节使用互联网技术,并积极针对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层研究,希望可以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发挥好该技术的教育效能,继而为改进计算机教学方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正文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信息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的研究》(JZY23249

《中职学校分层教学微课题研修方案》(202305001


引言:中职院校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尽可能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以求全面优化计算机教学结构,提升计算机教学效率。鉴于此,文章以计算机学科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线,探究“互联网+计算机课堂”这一教学新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教学针对性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即为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当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低年级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授课时,应当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教学需求进行调整。促使教学“尺度合法、张弛有度”。再者,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进行教导时应当注意学生个人发展情况。例如,由于年级教学组教学目标的制定导致部分对计算机建模技术较为感兴趣的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学到相关知识,教师则应当根据该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具体需求进行相关讲述,并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从而不断的“课后讲解”中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建模技术的了解。这也是当前教育环境下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课堂能够调整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位置,转变学生的被动思想,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所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计算机课堂,要求学生积极跟随教师教学思路,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生需要落实如下工作:首先,在课前及课中环节,必须学会使用基础软件,能够熟练利用搜索引擎,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其次,在课后环节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积极与教师及同学针对计算机知识展开交流,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协作式学习,从而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及计算机应用技巧。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过于依赖教师,要实时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交流,如,可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计算机作品,并与专家、其他人员进行互动和交流,以求有效提升自身的协作能力。总体来说,学生要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

二、实现课堂“时空延伸”

实现课堂“时空延伸”即为教师应当根据当前学生的成长环境延伸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情况进行统计。例如当前校园常见的网课,教师通过网课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突破当下传统教育对教育形式的束缚,寻找“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其次,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辅助技术设备,例如教师在教师上课时就可以通过投影仪模型为学生现场演示投影仪拆卸装载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如此才可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在中职院校搭建互联网教学平台后,需要加大互联网技术使用力度,尽可能从课程评估、课件评估、教学评估及成效评估四个角度建设系统化的评估体系,以此判断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否成功,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实效。例如,教师在讲解《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中“RPA部署失败的原因”部分时,就可以结合可预测的、可重复的规则性方法,展开RPA评估教学。此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上机操作,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业务流程、RPA工具。同时,教师还可结合屏幕清理技术、影子部署技术等方法,解决RPA机器人遇到不熟悉场景时的崩溃情况。如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RPA的实质,还可以促使学生帮助企业完成后续项目。

三、教学内容分层

既然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那么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梳理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开发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首先,基础层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堂集体授课的方式对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重点讲解和演示,为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同时,为方便学习者查漏补缺,基础层教学内容同时呈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微课的形式供学生点播复习,特别方便学困生补课学习以实现教学基本目标;其次,发展层教学内容,主要以作品样例的形式呈现,根据难度需要提供教学视频或图文解说,方便学习者根据个人进度进行线上点播学习。中等生或学优生可根据提示完成作品,实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发展目标;最后,拓展层教学内容,添加创造性知识内容,内容的呈现形式也较灵活,方便学优生线上点播学习,帮助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提升教师团队综合素质

提升教师团队综合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方面是学校要加强对现有学校教师的定期培训,并且要为专业教师提供相应的进修机会。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向教育部门申请计算机教师进修机会,劝导教师前往高等职业学校,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较为著名的计算机学院进行进修学习,并督促教师将自身学到的知识通过幻灯片讲述的方式进行传递,如此便可实现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在进行新教师招聘时应当注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学校的招聘“门槛”,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计算机学历以及具有计算机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课件制作能力,不仅要提升课件制作的质量,还要提升融合互联网制作课件的新颖程度。例如,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多使用PsPr或当下较流行的剪映软件,制作出更为灵动、新颖的教学课件。同时,互联网水平较差的教师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要不定期参加多种类型的交流会,以此提升自身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信息安全技术》的内容时,应重点介绍网络新应用、黑客知识、安全威胁、计算机病毒等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判断、评价系统或应用软件的安全等级,如,伪造邮件、后门病、网络游戏等。同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软件分享方式为主,引导学生判断该软件的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继而实现高效率教学。此外,教师可借助监测系统,动态化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明确学生对影响信息技术安全要素的了解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补充讲解。

结论“互联网+”时代,我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开始增多。而作为对内培养、对外输送计算机人才的渠道,部分中职院校在培养专业化人才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中职院校需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并通过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徐文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课堂信息技术应用层次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2,24(10):96-98.

[2]崔佃福,曹成贤.“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05):99-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