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时长征

山东省单县时楼镇曹马小学 邮编:274300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写作水平,然后根据他们现有的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策略。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光要靠写,还要靠大量的阅读和勤奋的思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学目标;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花在写作教学上的时间不多,很难做到精心批改学生的作文,特别是对作文的立意、情感等关注很少;第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在写作中往往不善于记下身边发生的事,不懂得如何写下切身的感受。没有丰富的输入,就没有流畅的输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本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布置的各种写作练习任务往往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态度自然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在课堂中总是出现注意力分散、走神的现象,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抗拒厌烦的心理,进一步给教师的写作教学工作带来阻碍。

(二)学生的写作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一篇优秀的作文辞藻不一定华丽,但一定能带给读者情感上的触动。而情感的触发往往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这就要求学生写作要以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当前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刻意使用一些华丽的辞藻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饰,却忽视了真实情感的表达。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在内容上是空洞的,在情感上更是苍白的,自然难以打动读者。

(三)学生的写作思路狭窄缺乏创新

学生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实践感悟,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保障在写作时有灵活的思路,确保自己的作文具有逻辑性。但是当前学生写作时却存在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驱动下进行写作的,自身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往往采取套用模板的方式来完成写作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时就会习惯套用模板或模仿他人写作文,没有自己的作文思路和写作目标。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措施

(一)开展趣味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对写作主题进行精心挑选和设计,利用学生喜欢的事物,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写作练习。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端正写作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绘本《我家是动物园》,请学生认真阅读绘本,让学生思考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本绘本的优势在于绘本中的形象生动有趣,绘本丰富的色彩和插图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喻修辞手法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绘本阅读抓住本次写作课的重点,即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尝试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结合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人物。在这种生动有趣的写作课堂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

(二)注重素材的积累,增强学生知识储备

学生的作文需要良好的素材来丰富,才会提高作文的质量。但是从目前小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严重的素材匮乏问题,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言语空洞,缺乏内涵。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作文中的观点、描写等并不充分,存在言语重复的情况。二是千篇一律,素材雷同。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素材,就会参考作文书,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会参考到同一素材,写出的作文相似度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促使他们能够不断增加素材的储备,有效应用在作文之中。

第一,帮助学生创设素材。素材中饱含学生的真实情感,才会变得独一无二,在作文中既不会言语空洞,也不会千篇一律。教师要积极架构学生和素材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经历经验中挖掘写作的素材。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每个人在实践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积累实践活动素材。这种创设素材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情感,提高作文的真实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作教学前,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秋游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美景、小动物等。在秋游结束后,让学生将秋游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积累下来。在进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作时,学生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素材。

第二,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素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内涵十分深厚,涉及的阅读文章具有深刻的价值,有很多素材需要学生去学习积累。关于教材中的阅读积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积累。以《不懂就要问》这篇文章为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孙中山少时谦虚求教、勇敢提问的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文章内容的概括,将孙中山的故事积累起来。二是联想积累。教师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能够联想自己生活中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事情进行积累。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不能失信》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在生活中有没有关于诚信的事情,然后进行交流分享,最后积累下来。第三,让学生观察生活。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写作素材,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观察力,往往忽视了这些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捕获生活素材,应用到作文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每周给学生布置观察作业来实现,可以让学生一周记录两件通过观察发现的生活中的趣事,积累下来。可以每周五开展这样的交流分享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事件,教师进行总结。

(三)注重技巧的提升,发散学生写作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应该注重写作技巧教学,让他们能够掌握高效的写作方法。关于写作方法教学,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展开。在部编版语文阅读文章中,包含了很多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强化写作技巧。例如,教师在进行《秋天的雨》教学时,就可以从此篇文章中分析写作技巧和手法,让学生深入学习。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一些比喻、拟人手法,将秋天的雨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例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句话,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深入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用。首先,这个比喻让所描绘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其次,这句话放在了文章的首句上,具有引发读者好奇心的作用,想要知道为什么要把秋雨比作钥匙,从而促使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下去。学生理解相关语句的妙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进行相应手法和技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相关写作技巧。

(四)注重形式的丰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新课改理念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会真正思考,才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就应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校在教学信息设备上为教师提供了支持,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当今时代的学生均出生在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写作教学的内容,合理进行信息技术的利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我来编童话》写作教学时,就可以对信息技术加以利用。这一单元习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童话创编,但是童话世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学生在想象上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童话故事,以此来触发学生联想,唤醒学生的思维,让其能够进行童话故事的创编。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教学。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游戏极为喜爱,在游戏中可以调动感官、深入思考。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进行结合,让学生在玩中思考,形成写作思路。例如,教师在进行《猜猜他是谁》习作教学时,就可以融入“人物猜猜猜”游戏。人物描写就应该掌握相关人物的特征,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等等。只有充分掌握人物特征,才能够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性。那么,教师在让学生写作之前,应训练学生抓住人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同学游戏,让学生通过言语描述的方式形容班级中的某一位学生,让大家一起来猜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活跃班级氛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抓人物特征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在进行人物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形象。

(五)利用各种教材,提高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习作单元,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与单元学习的主题一致,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应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表达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作文练习打好基础。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语文知识,仔细观察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观察所得,完成本单元的习作任务。

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后小练笔”,督促学生完成习作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荷花》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或结合课文《花钟》里描写鲜花开放的语句,鼓励学生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两种花;或结合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美的事物进行描写……从而让学生在持续而扎实的写作训练中,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六)鼓励学生创新,放飞想象翅膀

学生是天生的“故事大王”,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产生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产生很多成人不能预测的想法、故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写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也可以让学生大胆虚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里没有的情节。总之,教师一定要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释放自我,放飞想象的翅膀,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写作空间和传奇世界。

(七)结语写作教学注重融入课外拓展,拓展学生写作思路

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中的要求开展写作教学,并且让学生根据范文进行模仿和套用,这容易造成学生写作思路的固化,不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综合写作素养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在写作教学中融入一定的课外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可以考虑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联想,使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写作思路和目标。

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奇思妙想”这节写作课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如果直接开展这一主题的写作练习,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套用教师提供的范文,难以在文章中展现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充满奇思妙想的小故事以及一些发明背后的故事和细节,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果有,能不能通过发明一件物品来实现。

结语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重要性以及重要地位。所以说,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能够重点对学生展开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练习机会,能够促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以及积累中取得良好的写作认知。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技巧,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识面,通过引导学生去总结写作的经验,从而帮助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玉苗.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J].2022:46-47.

[2]李琼.探析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2022(9):34-35.

[3]张志成.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22(35):70-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