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提高送教上门质量------浅谈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学中问题与策略
摘要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特殊教育“送教上门”;重度残疾;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为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党中央“十四五”时期明确规划要加快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推进国家现代化。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是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让97%特殊孩子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特教老师砥砺前行。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是针对残疾程度较重的特殊孩子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重度残疾儿童因为身体残疾、智力迟缓、生活无法自理等严重残疾原因,无法到校就读,通过“送教上门”让重度残疾儿童即使在家,也能接受平等的教育;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活动解决了大部分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缓解重度残疾儿童教育环境的社会压力。但“送教上门”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自推行以来时间还比较短,教育的形式和方式方法都不太成熟。为真正落实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这一项工作,让重度残疾学生在家能学到学科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疏导、生活自理及康复训练等技能,就应该在根据目前“送教上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策略,有序的组织送教活动,使送教上门的特殊儿童在家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期待掀起特殊教育“送教上门”高质量教学的新局面。下面谈谈我对送教上门工作中的粗浅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一、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
(一)送教对象的筛选不够严格。
1)前在送教上门时部分学生的年龄已经达到18-20岁,年龄偏大,这部分学生应该让他们接受适应社会以生活技能为主的中职教育,期待中等职业教育大门能向更多的年龄偏大残疾学生敞开。如宾*文同学已经18岁,天天呆在家里,活动范围狭小与外界接触甚少,行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挺好,父母忙于工作和照顾弟弟的上学,无暇顾及宾*文的学习,这些年来一直作为送教学生,现在年龄已大,该接受学习生活技能为主中职教育。还有部分如秦*秋一样的同学,虽然在特殊学校读完了九年没到毕业,学生却不想再来学校继续就读,家长要求特教老师能对她继续送教上门。这部分由校返家里学生,如能接受中职教育会更利于以后的生活就业。但是很多毕业没地方去的学习技术的送教学生,依然当成重度残疾儿童一样来送教,这不利用今后中轻度残疾学生就业、谋生。
2)特殊学校规模小,住宿条件有限,因床位不够,往往使得可以在校就读学生变成送教上门。如留守残疾儿童伍斌同学从家到校路程比较远,本来可以寄宿的,因为特殊学校床位紧张,只能留守在家跟着年迈多病的爷爷等候教师每月两次送教,在家学生大部分时间闲着,耽搁了特殊学生接受正常的特殊教育。
3)有些送教学生的生活自理比较好,属于中、轻度残疾学生,能够接受在校就读,这部分残疾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够的重视,父母要上班或照顾其他健康孩子的上学,没有时间顾及残疾孩子的上下学接送,父母索性要求老师送教上门。如李杰同学程度比较轻,妈妈嫌弃接送孩子麻烦,干脆留在家里等候老师送教上门。这种做法也是对中轻残疾学生接受正规特殊教育权利的侵害。
4)因还有部分重度残疾儿童几乎就跟深度昏迷植物人差不多,家里也没有专人看护,这部分重度残疾人没有学习的能力,就不需要再送教。如刘*智家距离学校有近300里远,去一趟不易,学习能力也是几乎全无,建议就不需要送教。
(二)送教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没有制定符合学生特需个性化的教学。
送教老师是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学习中的关键因素。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够清楚,用与其他学生一样的课程来依葫芦画瓢进行送教,效果并不好。教师要对学生的脾气性情进行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学习接受水平、和学生身体状况,为每个学生制定切实可行个性教学计划和写出个性化的教学教案,否则就会使得“送教上门”的教学没有了目标和方向。
(三)送教教师积极性不高,使送教工作难以做到保质保量。
特教教师在学校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利用课余时间来对重度残疾学生实施送教上门活动。每个老师分配到的送教学生常有6-8个人之多,每次特教老师对每个学生要开展长达2课时的教学内容,6-8人一天时间难完成送教任务。因去送教学生家路途遥远,需要租车才能够去送教。每当碰到风雪冰冻、暴雨涨水等天气,有车还不能出行,特教老师也没有达到每个老师能自己能开车去学生家送教程度,常需要与其他老师合租一台车一起共同完成任务,合在一起要送教上门的学生就多达16个学生要走访,保质保量扎实完成送教上门任务每次需要三天才能完成;每次送教前要对每个学生要写出个性化的教案、送完教要做资料;而“送教下乡”辛苦一天所得报酬不多,“送教上门”花费特教老师大量休息时间,所以有些特教老师的积极性提不起来。
特殊学校组织每个月两次送教活动,这对在家就读残疾学生来说本来就是少得可怜,按要求特殊教师进行“送教上门”教学活动,要在时间和内容上要保质保量,在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可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每次送教要保证不少于两个课时,这是提高送教上门质量的重点。如果送教上门只是流于表面文章必将使得送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并使得送教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保障。
(四)送教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不够密切。
“送教上门”工作中不光有教师对残疾学生的教学,还有教师与家长一起商谈,老师与家长共商孩子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监督方式方法,与家长一起做出制定计划并与家长一起执行监督。因为家长陪伴孩子的学习机会多,如果家长能与老师共同商讨并执行计划,更有助于指导孩子成长。特殊学生如果有家长与老师一起来共同教育,孩子教育效果会更佳。现在很多家长在老师来送教时,不能在孩子身边陪伴,很多教学计划很难如实进行并完成。
(五)学校对送教后集体讨论活动少,不利于送教策略反思
学校每次组织送教后,很少与所有送教老师集体讨论送教中存在问题,听取送教老师反馈意见,并对送教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不利于送教上门服务质量提高。送教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提升理论,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实践行为。
(六)特殊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特殊学校开班时间不长,很多特教老师从普校转岗过来,擅长的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对特殊孩子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还很欠缺,需要及时补学特殊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特殊孩子康复训练、问题行为应对策略、心理疏导、提高特殊孩子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生活技能就业指导等专业薄弱,需要不断研修,努力提高。
二、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应对策略。
(一)加强特殊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之根本,在特殊教育领域尤是。特殊老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更要规范送教行为,不断强调爱岗敬业,亲生爱生,更要把让残疾孩子接受高质量送教工作作为一项为复兴祖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崇高的使命。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前提和基础,特教老师要为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二)提高送教老师的专业水平。
“十四五”期间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要求特殊教师成为师德高尚、具备“复合型”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特殊教育“送教老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迅速成长为具有高尚师德和较强专业化创新型学科素养特教人,以保证送教上门中解决重度残疾学生的所想所需。让重度残疾学生在家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切合实际的学科知识,有效康复技能,问题行为应对策略、自理自立生活技能等方面的专业指导。特教老师要加油充电,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在特殊教育高质量教学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努力成为优秀的、复合型特教专家。
(三)确定完整的送教审核程序。
首先让每个中重度残疾学生的家长给自己孩子向有关部门提出送教上门的申请,再由请出特殊教育评估机构对“送教上门”残疾学生做出准确的评估,适合送教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才能作为送教上门的对象,不适合送教的残疾学生要安排到普校进行随班就读,或者来特殊学校就读,甚至个别程度特别严重残疾儿童不能送教,就只能放在在家疗养,享受政府部门津贴补助。
(二)制定系统化教学计划和个性化教学内容。
1、送教老师对每个送教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估。
送教老师要对学生的感官知觉、粗大精细动作、认知、言语沟通、社会交往及生活自理等能力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写出切合该学生的实际水平的个性化教学计划和家庭教育建议指导,并由学校审核同意后才能执行。
2、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送教上门教学内容精心安排。
送教老师在送教前期要明白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和之前受教育经历和反馈等情况,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教学内容,针对特殊儿童情况开展康复训练、对特殊孩子的问题行为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指导孩子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培养,生活技能指导。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掌握基础的护理知识,能在日常帮助孩子提升智力,针对每个送教对象进行一人一档的记录,使家长能有理有据的帮助孩子成长。
(五)开展网络教学与上门服务相结合送教服务。
1、鉴于部分送教学生与老师面对面接触时,感到陌生而不愿意学习,可采用网络送教,借用手机联网,视频送教,学生更会乐意接受。学生接触老师比较熟悉时,教师送教上门会加顺利。
2、每次送教上门路途遥远的学生,奔走大半天才到家学生上完一、两节课后,学生有问题想继续找老师帮助指导,或者平时学生遇到问题,都可用家长的手机通过网络视频聊天及时解决送教学生的问题,视频送教缩短师生之间距离,更快捷更方便让学生连线老师,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设想愿景。
(一)中等职业学校大门能向残疾孩子敞开入学。
期待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能敞开大门,让更多日渐年长送教少年就读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为他们今后的就业谋生,融入社会提供一技之长的训练。
(二)医疗、康复能与特殊教育早日融合。
在送教重度残疾学生中,他们迫切需要康复治疗,期待医疗、康复能与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早日接轨融合、实现医教结合与康教结合,特教老师也要努力训练本领,早日成为复合型高素质专业特教人。
(三)教师固定学生来送教。
长期让每个送教教师固定几个送教学生。这样能让送教老师腾出时间来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不必为跑遍整个组的送教学生耗时耗力,且心生疲惫。
四、结束语
通过前段送教上门工作的反思,发现一些问题,也想到一些不成熟策略,只为特教老师在今后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中,能更好的为残疾儿童做心理疏导、学科基础知识指导、康复技能传授,帮助重度残疾儿童能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自立,慢慢地适应社会,最终融入社会,奉献社会而服务。特教老师在“送教上门”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提高“送教上门”教学质量,为实现每个特殊孩子能自理自立、融入社会、安心生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百纳文秘网 于2021-12-12 00:07:28 发表的心得体会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问题和策略》
2. 来自金锄头文库 2021-11-14 马慧芹 《农村重度智障儿童送教上面实践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