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下的师生阅读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璐

南昌市启音学校 邮编:330029

摘要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将引领广大教师和学生在网上进行数字化阅读。数字图书馆平台自身所具备的某些功能,以及其所拥有的大量的数字化资源,这些都为构建阅读社群的基本因素,数字图书馆中的阅读器,个人图书馆的功能,以及多种不同的异步交流形式,都为构建阅读社群的核心因素和构成因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平台的作用,建立起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社群和家校的阅读社群,这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从而打造出一个书香家庭、书香校园。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阅读共同体

正文


一、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及其特点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校校通”工程已深入到了我国各大、中城市的每个中小学,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也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中小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部在《中小学图书馆规程》(2003)的最后一次修改中,提出了“各级学校要把学校图书馆(室)的信息管理工作纳入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要求。建立电子图书馆,建立电子信息平台。《规程》的出台,将“数字化图书馆”推进到大中城市和大中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与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不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面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专门为他们定制并提供相应的服务的,是许多信息化学习资源之一。它是一种以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为基本特点,以经过组织和有序的海量数字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它的基本特征是:资源的针对性强、规范性强、合法性强、持续性强,并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资源的分享与沟通。

 

二、阅读共同体

在传统的教育中,阅读是四大基础之一,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他还说,人的阅读兴趣,阅读的习惯,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都要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1]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拥有着大量的数字化资源,这给广大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们带来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也为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阅读社区”是一个以阅读为话题的研究社区。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学习社区的问题一直是教育学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英、美、日等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开展了许多关于学习社区的实验和理论探索。在美国,“学社”是一种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它引起了举国瞩目。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公立的,私立的,或者是其他的社会性的学校,都在开展着关于学习社区的科研活动。日本等国也十分重视学习社区的问题,早在二○○四年末,东京大学教育处处长佐藤学就在华东师范大学做了一次名为「转型时期的学校变革——对社区的思考」的讲座。90年代,在中国引入了学习社区,并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当前大多数的研究都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有少数的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专题为基础的在线学习社区的建设上。文章对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及共享化等特性进行了探索,并结合数字图书馆平台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建立了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阅读共同体和家校阅读共同体,从而创造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倡导师生阅读,推动共同发展

 

三、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阅读共同体

数字图书馆平台自身所具备的某些功能以及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为形成阅读社群提供了某些基本的因素。除此之外,数字图书馆中的阅读器、个人图书馆的功能以及多种不同的异步交流形式,也为形成阅读社群的核心因素和构成因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为依托的阅读社区

在当前的教育变革中,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这个课题中,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网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和新的方式。许多学者都相信,在教师的职业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它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见,在各种方式下,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才是最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老师们提出了这样一条忠告:阅读!学习!继续学习!他说:“一个老师,一个人的智慧的源泉,就是他自己的阅读,一个真正的老师,一定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在倡导“教师阅读”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到“什么”是“什么”,怎样才能使“老师”获得足够的“阅读”。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为中小学学生和学生这一特定的阅读人群,提供了数量众多、质量高、有针对性的数字化阅读材料,同时也为老师的阅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此外,调查还显示,在教师的学习社区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最成功的。为此,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读者群”,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为基础的教师职业发展的阅读社区,是一些抱着相同目标的中小学老师,利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和平台,建立起来的一个阅读的社区,在此基础上,共享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交流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建立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的教师专业成长社区的具体方法。

1确立课题,制定标准。与其他社区不同的是,在社区建立之初,就必须确立一个阅读的话题,这个话题也是社区发展的方向,有了这个话题,成员们就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中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教育研究,来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阅读题目,而这个阅读题目既可以与学校的发展相联系,也可以由各学科或各年级小组按照教学的要求自行决定。为确保并维护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社群,在确定主题后,就要制定相关的规则,比如:教师要读多少本书,要经常访问沟通的平台,每周限制发帖和回复的数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辱骂他人的话语。在该阶段,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平台的通知与通讯模块的作用,在通知--栏中发布本次教研活动中的阅读话题,当老师登录到该平台上时,将发布的阅读话题显示在显眼的地方,便于社区会员进行阅读。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论坛上,将制定的某些规范发布出来,社区的会员在每一次浏览论坛中的帖子或发布-一些消息时,就可以查看这些规范,时刻对社区的会员起到制约作用。

2进行电子图书的查询和互相的建议。在确立了阅读的话题后,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共同体,也要有一个共同的阅读材料,许多情况下,还需要共同体的一名会员一起去读一本书。通过调研发现,在我国许多中小学校的传统图书馆,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藏书数量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广大老师的需要。在我国的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里,有一个特殊的“教师书库”,它为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需要的图书资源。在这个数字图书馆平台.上,老师们可以利用各种检索手段,来查找与他们所要阅读的内容有关的图书,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一些由专家和一些读者所写的书评,从而对图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初步的甄别。此外,老师还会把选出的图书在数字图书馆的交换平台上向其他会员进行介绍,并简单介绍一下推荐的原因,经过互相的介绍,最终选出几本质量相对较高的图书,并将它们加入数字图书馆的收藏栏目或者是加入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如此,就可以很容易地为阅读社群会员们提供阅读讨论的素材。在数字图书馆中,通过其丰富的资源和对其进行的管理,为共同体的成员们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学习资源,也为阅读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一个基础。这个时候,各学科组或各年级组的组长要针对具体的条件,对老师们进行一些基础的数字图书馆应用方面的训练,认真地组织老师们去寻找图书,推荐图书,在发现平台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时,要与技术部门取得联系,给予协助,要真正发挥好组织者和助学者的作用。

3研读注释并写心得。在学校里,数字图书馆是学生们共享的阅读资源。因为数字图书馆里的书籍是无限的,所以可以让社区里的所有人都能看完这些书籍。在老师的自主阅读方面,数字图书馆还为老师准备了专用的阅读器,该阅读器具有很好的功能,它模仿了纸本的阅读模式,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添加书签,随意翻阅书本,完成基本的画、批、写、注等操作,类似于在传统的纸本上做批注。而且,这种基础的注解可以在任何时间内被输出和存储,当社区的成员在看同一本书时,还可以导入其他成员的注解,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交流。在数字图书馆中,通过使用专用的阅读器,让共同体的成员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拥有了一个统一的标签。通过共同的阅读历程,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就会拥有更多可以进行交流的话题,这将有利于在阅读共同体中进行交流、分享和协作,而这也是构成阅读共同体的关键因素。

 

2.以中小学校为基础的“家阅读社区

叶圣陶曾经说过:“要想形成一种习惯,就得经历无数次的磨砺。除了语文课本,你还得多读点别的东西,多多益善。”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不会阅读,就不会自主地去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小学和初中是一个阅读的关键时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形成,既要靠学校,又要靠家庭。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请各位家长,千万别把阅读当成是给孩子们的一件事,事实上,在许多书籍中,父母与孩子们一同阅读,结果会截然不同。”因为,唯有通过共同的阅读,他们才能获得一种可以让他们共同生活的文字,也能让他们拥有一种可以让他们共同生活的代码。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整个家庭交流的语言中,都会出现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概念,书中的思想,那时的家庭生活,就会成为一种真实的生活,这也是我们提倡一起阅读,一起写作,一起生活的原因。1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已认识到“家校共读”的重要意义,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量的“家校共读”活动。但是,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家庭并没有非常重视,根据后续的调查,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家庭拥有的书籍较少,或者说完全没有书籍可看,也就是说,他们受限于资源。在互联网上运作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为中小学提供了大量的数字化的、适宜于中小学阅读的信息资源,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材料,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以数字图书馆为依托,建立家校阅读社区;

1“父母”为主体,走向“数字图书馆”。在这个特别的学校里,老师和父母在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上都是必不可少的。有调查显示,在儿童的家中,阅读的氛围会对儿童的阅读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和儿童共读多少次;家长对孩子进行引导与鼓励的频率;家长身体力行,参与阅读[5]所以,学校应该与父母进行交流,通过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对父母进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数字图书馆,逐渐了解数字图书馆,进入数字图书馆,体验数字阅读,了解数字图书馆的优点,并告诉他们,家庭与家庭共同读课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对儿童的重要作用以数字图书馆为纽带,主动吸纳家长加入阅读社区,使家长、老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就是建立家学校阅读社区的关键一步。

 

结语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正在进入我国的中小学,并将在我国的中小学掀起一股电子阅读热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不仅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网上沟通的平台。这些都给建立阅读社区带来了强大的支持,在数字图书馆的背景下,不仅能够建立起为老师的专业发展而建立的阅读社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阅读社区,还能够建立起班级乃至全校之间的阅读社区,创造出一个书香的校园。然而,社区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进程,它所涉及的因素非常之多,除了要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提供强大的支持之外,还必须对其他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并采用一定的战略措施,最终打造出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阅读文化氛围的社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EB/OL]. ht:/dongtun. furongedu. com/ Arealnfo/Upfiles/ InioAtachFile/Info20070428_ 47171. doc, 2007.

[2]朱水新.关于教师专业发展[EB/OL]. htp://www. weihaiedu. cn/ wihaiiaoyu/ShowArticle. asp?ArticlelD= 355, 2006.

[3]汤飞平.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教师阅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70.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5]王艳慧.家校联合,让孩子爱上阅读[EB/OL]. http://acad. cersp. com/ article/1094484. dhtrmi# top,20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