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性阅读的重要性与应用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拓展性阅读;小学语文;学生主体;思维方式
正文
一、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语文教学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方向,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传递上,要重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感情的共鸣,并用阅读的方式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但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扩展性阅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可以对许多优秀的作品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家展开对话,与他们的情绪发生共鸣,体会到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进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
二、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语文教材为主体进行拓展
拓展性阅读的拓展指的就是以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为中心,从点到面,延伸出更多的知识,拓展阅读方法。小学语文课本的编排,是由专家们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里面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慎重考虑而挑选出来的,每一本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意义。所以,在进行拓展性阅读时,要把语文课本作为主要内容,采取适当的拓展方法和拓展角度,适当地向外拓展。在小学教材中,有些作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具有很强的独特性,这让学生对他们的印象很深。因此,教师可以把作者当作是一条延伸线,让学生向外去了解该作者的写作风格、历史生平和作品的内涵,从而逐步地积累起丰富的课外知识。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展开阅读,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体裁展开深入了解,这样可以持续地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挑选读物
小学的教学以基础教学为主体,学生要在小学的教学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它也是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阅读难度较大的读物,那么小学生就很难对这些读物产生兴趣,他们对这些读物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在拓展性阅读教学中,应该选用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除了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弱这一特点之外,小学生们还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都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很高的探究欲望。如果在他们的阅读选择过程中,将这一因素纳入其中,从而为他们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阅读内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完成效率,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与他们喜欢的书籍。应该将小学生的这两个特点都考虑进去,并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相结合,挑选出既与学生的阅读需要相适应,又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图书,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扩展性阅读读物中,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带着同学们学习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同学们对于《草船借鉴》的兴趣也很大,老师可以扩大教材的内容,给同学们推荐一本著名的《三国演义》。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以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选择不同的版本。如果是一些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正常版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如果是一些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以选择图文较多的版本,选择一些带有拼音的版本,多一些辅助功能,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阅读障碍降到最低,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增添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对某些新鲜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给语文教学增加更多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出一个相对自由、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比如,在《景阳冈》的教学中,由于课文的阅读比较困难,有些句子的表述比较少,而且古文色彩比较浓,所以这篇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因此,许多学生对故事类的文章都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情景教学。老师先让学生们通读整篇文章,让他们对这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对这个故事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随机选择两个人分别扮演武松和那个商店老板,这两个人会按照文章中的对话来重现当时的场景,在通读的过程中,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语调,通过这两个人的对白,把武松这个豪迈不羁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故事的情节和演绎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带着学生去读原著,然后用自己的口吻重复一遍,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们带到一个角色和一个故事里去,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感情,也可以增加他们的表演经验,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武松的智慧和勇气。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的每一次阅读都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对阅读教学感到太多的厌恶,进而提升他们的参与程度。
(四)灵活运用读写
仅仅侧重于阅读教学,很难将学生阅读经验的价值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可以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体现阅读价值,灵活运用读写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提升。首先,阅读是让学生获得文本知识、理解作者思想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写作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这两种途径在输出方面是完全相反的,同时,阅读也是写作的重要材料,写作也是帮助阅读思考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教师要想让扩展性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花的学校》,在课本中,有很多情景的拟人化表述,比如“雨一来,它们就放假了”,赋予了花人的动作,把本来是一朵被雨水浸润的花的动作拟人化,从而使作者产生了对自由的无限渴望,这些句子的感情表现较为含蓄,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感情的表现方式及表现方法,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试图写出类似于“清风一来,它们就走了”的句子,让同学们运用想象去模仿,从而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理解力和写作水平。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写作和阅读进行了灵活的应用,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条理,让他们可以将阅读的价值完全体现出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进读,全方位地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可以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到文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潘国富.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2022,(1):102-104.
[2]陈昱.浅析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对策[J].考试周刊,2022,(27):27-30.
[3]王俏丽.概述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畅谈,2022,(19):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