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发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浩玲 秦红 李舟倩

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邮编:332000

摘要

在全面推行“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在一体化教育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也在开展着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在对两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策略,并探讨了一种适用于我国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智力障碍;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正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2010年颁布的《关于促进残疾人职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残疾人的职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促进他们的就业。2017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院校,要大力发展中等和短期的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率。20142017年出台的两个专项行动方案均提出了融合教育”“大力加速发展以职业为主体的残障学校。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院校的特殊教育,鼓励职业院校招收残障学生。”“在有能力的地方,在有能力的地方,设立十五年一贯制的、从幼稚园到中学的特教学校。作者对目前全国范围内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对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当前,在我国,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培智学校中,通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方式来开展职业教育,另一种就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融合式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高专教育的发展

1.开设职教班。

伴随着残疾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为了将国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两头延伸的政策贯彻到底,一些培智学校开设了职业教育班,对学生展开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据我所知,在全国大部分省份,特殊教育学校都开设了13年不等的职教班,但是,在各个地区,培智学校发展职业教育还处在一个初步的探索阶段,其课程设置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够科学、不够有效的地方,而且职业教育体系也不够健全。

2.注重发展校本课程,提高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水平

但是,由于在培智学校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较长,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如何选择专业,如何选择专业,如何设置专业,这些都成了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瓶颈。以校本课程为切入点,以学校为中心,对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绝大多数的培智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在培智学校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大部分都是与服务业相关的,其中大部分都是餐饮和烹饪。一方面,烹饪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技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轻微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他们在家中的生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二)中职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培养

当前,智力障碍生职教一体化的实践探索,顺应了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智力障碍生职教的特点,开设了餐饮、园艺、工美、汽车维修、物流、客房服务等多个专长。上海市在中职学校的综合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中职学校的特殊班级对智力障碍学生开放了一扇通往高中的门。在中职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是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积极推动.融合教育”“鼓励和支持一般职业院校积极接收残疾学生的要求,开展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中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丰富的合作经验和现有的训练基地,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智力障碍生进入下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有职业教育经历和经历的教师

在培智学校中,职业教育的资源并不充足,大部分的培智学校都缺少职业教育的教师,因此,大部分的培智学校都是采用兼职或者改任的方式来解决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培智学校中,大部分的老师都是特殊教育专业,或者是从普校转到培智学校的老师,他们中没有一位专职的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教育班级中任教的老师,由于缺少相关的职业教育资格证,他们不能充分地胜任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建立在教师自己的探索之上。所以,在培智学校中,从事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迫切需要充实。

 

(二)缺乏进行职业教育的器材

实施职业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要有专业的场地,并有相应的设备,所以,在实施职业教育的时候,首先要购买职业教育所需的设备。我国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提出了加大特殊教育投资力度,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各个地区的培智学校的经费大多被用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上,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却很小。比如,开展职业教育中的洗车课程、厨艺课程、家政课程等场地及设施,开展手工制作、糕点制作、陶艺制作等所需的设备经费还没有得到保证。培智学校的职业教育仅仅是在有限的场地和设施中进行的,这也没有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职前的岗位适应及训练中。在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并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他们还需要企业进行重新培训。这就造成了他们在就业之后,由于不能及时转换身份或迫于压力,他们又一次失去了工作机会。

 

(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门路狭窄

当前,大部分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主要依赖于学校的协助,父母自己找工作,而政府、残联、社区等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支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就业渠道十分狭窄。但是,由于学校和家长的能力都受到限制,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少,而且还不能得到企业的有效协助。因此,这也是造成了少数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能够找到工作,而其他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就没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这也对培智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构建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对策

(一)构建教育-康复-职业-护理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要充分运用已有的特殊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吸收智力障碍学生在职业托养一体化机构中的优秀实践成果,并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为他们培训出一批出色的特殊教育教师和职业教育教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教育和复健,以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社交技能,为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职业能力进行评估、对职业规划、对职业课程进行开发、对职业培训进行标准化、对就业后续进行关注,从而保证托养的可能性。最终构建出教育、康复、职业、托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质量,减少他们的家庭负担,构建一个促进残疾人融入的和谐社会。

 

(二)培养学生十五年一贯的素质教育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国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的培智学校应该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在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将九年义务教育延伸到两端,解决智力障碍青年的职业学习和就业问题,让他们从学校回到社会中,从而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

 

(三)改进职业学校职教班的设置

依照国家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对培智学校职业教育班级和课程设置进行完善,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增加三年制职业教育,让智力障碍学生可以在学前、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康复、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中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将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业年限延长,并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展开职业能力的动态评估,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让他们可以拥有一技之长,为他们进入社会就业创业奠定基础,让智力障碍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之中。

 

(四)共同创设中等职业院校特色班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大力发展融合教育的情况下,特殊教育学校在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寻求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办学,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特教班,开展融合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延长智力障碍学生受教育的年限,拓宽智力障碍学生学业的选择范围,促进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培智学校的职业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的实践基地和场地设备,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准备式培训,从而实现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和发展。除此之外,与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合作,还能让培智学校更好地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五)建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因为智力障碍学生的感觉迟钝、记忆力差、逻辑思维能力差等原因,导致他们的就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健全培智学校,完善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出一门与学生相适应的课程,显得非常重要。建立以功能学科课程为主体,以康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先学习基本的功能性科目,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根据兴趣和爱好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初级的职业认知培训;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进入到职业教育的阶段之后,可以及时地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动态的评价,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进行岗前训练,将烹饪、家政服务、手工编制、洗车、园林花艺、超市理货等作为基本的职业教育课程,以多样化的方式来设计校本课程,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同时注重个性化的职业教育,并适时地对教育方案进行调整,让更多的智力有缺陷的学生能够适应自己的工作强度和作息时间,进入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获得就业机会。

 

(六)多渠道解决培智职业院校教师不足的难题

一方面,从特教学校抽调有经验的老师到中职学校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还应加大对从事中职特教工作的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对特殊职业的认知,掌握特殊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使其能够胜任中职特教工作。特教学校的专职老师要做好对特教人员的巡回辅导,在职老师要了解特教政策,了解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征,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到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融合教育,充实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智力障碍的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并对教师的管理办法进行明确,同时还可以扩充教师队伍,从而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娇娇.融合敏育背景下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探析[J].教育导刊:2017(7): 76-80.

[2]马永桂.四川省培智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祖国。2019(17): 85-86. .

[3]郭文斌,杨艳,赖振爱.我国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特殊教育.2020(2): 60-67.

[4]朱红民.生态视野下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4): 73-76.

[5]李纪艳.衰茵.培智学校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36(1): 69-71.

[6]王中华.林欢欢.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现状一 -以贲阳市惠智学校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6(7): 45-49.

[7]刘丽萍.广州市中等职业特殊教育现状调研报告[J].教育导刊:2019(7): 37-42.

[8]陈瑞英.德国特殊人群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5(30): 93-96.

[9]王柳.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初探[J].贵州教育:2019(16): 20-22.

[10]李燕:支架式教学理念下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初探[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7): 53-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