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写作训练
正文
本文系:课题编号:2022B063题目:支架理论下培养小学生微写作细节描写能力的实践研究使用
前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示工具,它可以反映出发散性思维,在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就可以确立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运用思维导图层次分明、图文并茂的特性,画出一个写作框架,最后再通过适当的剪裁和增补,使作文的内容更加充实,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效率。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向学生们讲解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在学生的写作和绘制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让他们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写作训练中。笔者根据自己对思维导图的认识,以及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的体会,提出了在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一、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
(1)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在新课标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也逐步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从宏观角度来看,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直观的思维方式。在建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所以,把它运用到写作训练中是非常适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写作是一个阶段性的学习过程,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字词进行积累和应用,同时让他们了解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的含义和用法。到了第二个阶段,老师就会提高自己的标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需要太多的逻辑思维。而在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写出的文字感情真实、表达具体,并且要让学生进行分段表达,这就要求学生的写作要有条理性和条理性。在高学段,就需要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它是一种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可以让高年级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写作框架,用直观的图像来表达学生脑海中的写作思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实现外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
小学高年级是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要加强学生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同时,学生的思想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也存在着一个过渡期。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思维导图完全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也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是处在缺乏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习时期,所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另外,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不够缜密,经常会忽略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他们所写的文章大都大同小异,内容也很笼统。所以,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深入地思考文章,延伸出更多的细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较长时间的练习中,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内容的表达方式是色彩鲜明,图文并茂的。所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接受这一新颖的学习方法,从而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较强的专注力和认真度。
(4)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内容和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这是由于不同的同学对于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老师很难做到一一讲解清楚。这也就造成了,有些更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学生,在学习上会表现得更好,而一些学生也只能感到有心无力了,时间一长,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自信心都会被打击。正确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教学,教师能够从思维上引导学生去整理、去学习知识,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构建一张思维导图,从中可以看到学生的独特性和思维方式。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明显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学习热情。
二、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1.借助思维导图针对性整合教材内容
对小学生来说,写作的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写作训练,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解、再整合,指导学生进行临摹写作,经过长期的临摹写作习惯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再用思维导图将教材中的内容整理出来,学生既可以再一次巩固课程的重难点,又可以进行课程拓展,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比如,在教学《草原》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这个题目作为思维导图的主线,把描述草原的特点,远景,近景,景物构成,布局等进行拆分,让同学们一个个地去了解,去分析,然后再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小作文,根据老师给他们整理好的写作思路,运用思维导图对这些知识进行拆分和归纳,既能巩固课本中的知识点,又能使同学们逐步了解到景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技巧,有助于同学们理顺自己的思路,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技巧,从而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对教材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用思维导图帮助小学生写作素材积累
素材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许多小学生写不出有感情的好作文,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素材。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思维导图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的启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归类。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比如动物描写,植物描写,风景描写,人物描写等等。
其次,还可以根据写作训练的内容来划分,比如人物描写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将“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心理等方面的优秀词汇,都集中在“人物”的身上。比如山水类的思维导图,就能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季节,去收集一些关于“春夏秋冬”之类的好词佳句。
3.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表达
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首先确定一个关键词,再围绕这个关键字展开自己的思考,进行内容的扩展,最后才能最大限度地生成自己的思想。在进行写作之前,可以将作文中的关键词、重点词等联系起来,对其进行补充,使思维变得更为充实,进而在这个前提下,再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技巧展开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学生们会感觉到自己的表达变得更为流畅,所要表现的主题也会更为鲜明,因此,他们写出来的作文也就会变得更具有吸引力。
比如,在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用对应的关键字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比如紧张、伤心、开心、害羞等等。首先,利用思维导图将关键字列出来,再将主题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写作思路变得更加顺畅,使主题内容更有层次。用这样的方式写出的文章,不仅可以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还可以使文章的层次更为清晰,内容更为丰富,文章当然也会更好。
4.补充分支内容,增加细节描写
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假大空”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细节,所以很难让文章变得生动、立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使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分支内容,让学生在写作中添加更多的细节描写。
例如,当要描写某一特定的人(例如老师,家长,同学)时,学生的文章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或是太过空泛,没有什么细节。那么,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丰富和补充分支的内容,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回忆,来想到关于这个人物更多的事件、细节。有些同学在写奶奶时,提到了奶奶的一个特征就是“抠门”,然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对奶奶“抠门”这个分支做一些补充,例如:为什么说奶奶“抠门”?你觉得奶奶“抠门”的原因是什么?当奶奶“抠门”时,她会有什么表情,会有什么语言,会有什么动作?奶奶的“抠门”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其他人呢?你觉得奶奶是如何形成“抠门”性格的?这样,对“抠门”进行分析,学生们就可以不断地补充、挖掘自己的想法,从而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加真实。
5.注重写作评改,丰富评改形式
作文批改是小学写作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在许多情况下,老师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学生写,老师评”的方式,有些语文老师还兼着班主任的职责,工作比较忙,所以在给学生作文的评语中,往往只写个“已阅”,这不利于保持学生写作的热情。但若要一篇一篇地仔细批改,老师们的工作量就会变得更大。因此,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使评改方式更具多样性。
第一,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教师点评。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更成熟、更高
第一步,让同学们绘制思维导图,教师进行点评。在写作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再对其进行评语,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当学生的思维导图画得比较完整、细致、层次清楚、主题明确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接着写作。如果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有缺陷,如分支过少、分支混乱、内容离题等,教师可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还能减轻老师的工作量。
第二,学生写作,同伴以思维导图互评。为了提高学生写作、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完成后与同伴(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组内同学)进行互评。在进行互评的时候,学生要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作文中的优点、缺点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受评者对自己在写作中的缺陷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也能使评价者的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老师节省批改的时间,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
结语
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在语文写作训练中使用思维导图,既可以改变传统的写作方式,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形成具体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申向花.浅谈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1(2):247.
[2]盧秀娟.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1(2):245.
[3]孙光贤.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3):39.
[4]蒋海晨.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才智,2020(7):219.
[5]邓敏杰,李占伟,张豪锋.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9(03):90-94.
[6]陈莉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