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融合路径的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有效融合
正文
引言: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与同伴间的交流进行语言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及时对幼儿行为进行纠正,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之间的自由交往,从而增加与同伴之间的了解,特别是能够展现出与集体教育所不一样的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
一、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
不是说教师不会对幼儿们的“自由天地”放任不管,仅仅是指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更为隐蔽和间接,其主要通过氛围烘托、创设等手段,通过对活动材料的投放,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教师要进行多种主体活动的组建,将选择权力交给幼儿,让其自由选择,从而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更快乐和自由地学习,这也是实施区域活动的关键。
主题活动能充分体现整体的教育观,在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突出知识经验,在相同的中心主题活动上建立起横向关联的知识活动网络;主题活动可以让区域活动变得更具有探究、趣味,多数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找到各种不同的主题活动,从而找到其问题所在。
将各种已有的学科知识和活动形式组合在一起,就是“融合”,这可以将各学科和活动中的优点进行融合,教师将其融合于幼儿的区域活动教学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激发各种教学功能,营造出一种适合幼儿的学习环境。
专题活动所包含的学习内容应在各地区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延伸;作为教师,应适当调整区域活动的主要目标,并为其提供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不断地强化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甚至引导他们进入更深入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提出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将区域、主题、教学与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幼儿的教学质量。地区活动能极大地扩大与主题相关的空间;在自主活动中,幼儿能够重新发现原先所忽视的问题,从而不断拓宽主题活动的范围。
幼儿园的教学应避免学习知识的刻板传授,要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在区域活动中将教育融入其中,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模拟现实中的真实事件,比如模拟患者、医生、爸爸、妈妈的反应,这样可以对他们的临场反应能力和生活经验进行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经验。此外,还可以通过“找朋友”等方式,以同伴的方式进行多种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从而更好地体现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主题活动并非一定之规,它将随着主题的深化而逐渐深化;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活动计划,并适时地加入区域活动,例如:在“超市”主题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将购买的内容扩展到他们爱吃的食物,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们对食品的认识,也可以建立一个比较新的区域,让幼儿们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食品,例如水果拼盘等等。教师根据地区的气氛,让主题活动更有弹性,从而使得主题活动的执行更易于实现。
二、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的融合
“区域游戏”是将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它的目标是: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促进幼儿愉快地学习;游戏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把幼儿们喜欢的,容易接受的,有兴趣的东西放在幼儿们喜欢的东西上,让幼儿们更有创意,更有创造力。比如,教师在开设“磁铁”课程时,将磁铁与一些物质,如铁,纸,塑料,布放在科学区,让幼儿们自由地接触,观察,思考,在此过程中,幼儿们可以在“钓鱼比赛”,“送洋娃娃回家”等游戏中,慢慢地体会到:“为什么许多鱼可以钓到,许多鱼不能钓到?”“为什么许多洋娃娃可以回来,而另一些洋娃娃不能回来?”这样,幼儿们就明白了磁铁的性质和作用。
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并且在情景中加入理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现社会生活,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吸取知识技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阳光、积极和尊重的游戏氛围,才能使“生活游戏”得以成功地进行。
教师应该创造出一种生活化的户外游戏情境,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出自己的建议,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游戏规则,突破空间的局限,将孩子们带到室外,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活动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得到完善,为他们日后长远的发展做好铺垫。
三、区域活动与集中教学活动的融合
大部分教师都非常关注区域活动的内在学习作用,并将其作为小组教学和作业教学的主要场所;尽管,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仅从幼儿的学习效果或教师的引导成果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当前,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以主题活动为中心进行集中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整理幼儿比较零散、偶然化的经验,使其具备教学系统化的价值,同时,还能传授比较新颖的知识经验。
教师在区域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幼儿们的知识经验,巩固和复习,例如:在美术课堂上,在“美丽的蝴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幼儿们共同创造出“对称”的表现,感受到创造美的快乐,教师要自觉地引导幼儿们自己创造美;再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事先为幼儿们准备好各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录音机等,让幼儿们自己听故事,并根据图画上的文字进行游戏;然后再根据幼儿们的喜好,选择是继续在语文区,还是在美术区。教师要给幼儿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并协助幼儿将图本装订成书的形状,并贴上封面,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利用区域活动,以此为保证进行集中教学。
教师在进行集中教学时,要将教育的重心放到幼儿的行为素质和全面性能力培养上,教师要创设情境,将教育与活动相融合,让幼儿获得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知识、情感的体验,实行集中形式下的教学,要以实现对幼儿知识经验水平的巩固为目标;例如:教师针对于幼儿的活动,了解其绘画、语言情况,对相应的问题及时做出教学调整,集中教学要关注幼儿的主体性,保障他们的自主学习。
四、区域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融合的关键点
(一)幼儿为活动主体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应当重视其活动的主体地位,这种地位并不只是指对材料的选择,还应当尽可能地对其在区域内的活动内容进行构思和策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自主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大班主体活动“我喜欢的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让其自己去思考什么材料适合做家具、如何收集、如何使用工具等。
(二)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专题活动中,放置适当的地域性活动素材是关键;例如,在“沉与浮”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们探索的兴趣,在观察区中摆放能够漂浮的物品,利用玻璃球等物质,激发幼儿们探索的兴趣;在调动幼儿们对科学等学科的兴趣的同时,也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加以探究,尽可能地让幼儿们感受到“沉与浮”。
(三)建立完善的活动方案
教师可运用“档案支持”的理念(《瑞·吉·欧》教学法)来制作动态的档案履历;对活动区和幼儿自己搭建的场地进行追踪观察,观察可以用图片的方式,教师在这些活动的应用中,观察幼儿的反应和接受能力,要找出最适合幼儿学习的活动方案。
结语:幼儿园的教育体系和观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幼儿阶段是幼儿初步形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要关注他们的日常活动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塑造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学观念及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促进幼儿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就当代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它的发展方向是把区域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这种发展趋势,既有利于扩大教学空间,又能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将主体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幼儿的学习和教育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从而为培养出能够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霞.基于高瞻课程“主动学习”思想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1):103-108.
[2] 陈素碧.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85):5-7.
[3] 许新芳.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J].智力,2022,(18):179-182.
[4] 马妍.基于幼儿园教育探究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智力,2020(27):18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