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园体验式课程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社区资源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如何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幼儿学习、参与的欲望,是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幼儿园体验式课程可以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帮助幼儿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升幼儿的社会能力,增加幼儿对社会的认知。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与体验式课程紧密结合,在幼儿与社会大环境的互动中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形成富有探索性的主题课程资源,为幼儿营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本文就如何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园体验式课程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社区资源在幼儿园体验式课程中的利用策略
课程开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在体验式课程中融入社区资源时,教师需要了解周围社区的信息,在开发社区资源时进行一定的筛选和排查。3-6岁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认知阶段,对于社会机构和社会规范的理解和感知,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来完成。面对丰富的社区资源,我们尝试发挥这一优势来进一步优化幼儿园体验式课程。
(一)活动前的审议
在利用社区资源前,教师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在考虑去哪里,利用什么资源时,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进行选择。例如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我的家乡》时,可以带幼儿去参观、细致了解地标性建筑凤鸣塔,了解最具人气的公园,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得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在确定了活动场所之后,年级教研组一起商议,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开展什么活动。活动前教师需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预先设定活动的内容,敲定活动的具体方案。班级教师组织幼儿对所要体验、参观的场所进行问题风暴,让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用绘画、录音等方式记录自己的疑问以便在活动中去解决自己的困惑。
(二)活动过程中的关注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捕捉教育契机,及时就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育和问题引导。例如,“逛公园”活动中,幼儿在参观了公园的凤鸣塔之后,对“凤鸣塔是怎么建造成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专门邀请建筑师分享凤鸣塔的建造过程。回到幼儿园,教师组织幼儿在建构区尝试搭建“凤鸣塔”,了解更多塔的建造,延伸出更多的课程。
(三)活动后的总结
活动后,教师组织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梳理、总结经验。例如,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体验当小学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逐步帮助幼儿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丰富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
二、社区资源在幼儿园体验式课程中的利用形式
作为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在体验式课程的开发中,要注重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社区资源,结合幼儿的已有知识和发展规律,对其核心经验进行科学建构,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意义的活动。
(一)巧妙运用社区的自然资源
社区环境是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对幼儿来说,社区环境真实、生动,充满诱惑力。教师可以结合自然资源,根据季节、环境等生成相应的课程,弥补幼儿园课程的不足,让幼儿真正的面向“大自然”、“大社会”。在这种体验式的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去做,去体验,去感受和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习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二)合理利用社区的人文资源
对社区人力资源的利用主要聚焦社区中特殊职业的家长和一些特殊职业从业者,从中挖掘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会根据主题课程和幼儿发展的需要邀请家长或者社区其他从业者来园,或者带幼儿去他们的工作室体验。例如,大班的音乐活动“捏面人”,我们邀请当地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惠老师,来幼儿园介绍“面人”,教幼儿“捏面人”。幼儿通过亲身操作,学习“面人”的捏制技巧,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感受非遗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的学习变得灵活有趣,让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挖掘和利用人文资源,不仅丰富了幼儿园体验式课程内容,突破了幼儿园教育的常规模式,让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凭借各自的职业优势,在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收获更多直观的认知和经验,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
(三)有效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带领幼儿参观汉皇祖陵、龙雾桥等文化古迹,让幼儿感受家乡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社区资源在幼儿园体验式课程中的利用价值
(一)有效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社区资源在课程中的利用,为幼儿提供了亲近社会、走进社会、熟悉社会的机会,幼儿通过真实的社会活动,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为主题活动的实施开辟了道路
走进社区后,我们的一些课程内容在社区中得以落实,弥补了在幼儿园内开展活动的不足。例如:在进行《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除了运用图片和多媒体外,还把幼儿带到了室外,带到了社区和田野,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秋天,认识各种花草树木、感受天气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社区环境和空间充满了真实性、情境性、生活性、开放性,幼儿通过亲身经历、直接体验、模仿学习,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参与公共事物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园体验式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课程设计能力、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合理开发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活动空间,为幼儿的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岩,李晶晶.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19):61-62.
[3]宁征.幼儿园开放课程故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