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努尔曼古丽·阿卜杜热西提

新疆喀什疏附县木什乡中心小学

摘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素材,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合作、交流和探究问题,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想使教学活动有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因此开展有趣而有效的活动至关重要。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其方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法进行课堂有效性的探索。


关键词

趣味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正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应积极研究和借鉴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怎样实施好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呢?首先要从教师本身出发,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与新课程接轨。其次是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后还要培养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趣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一)趣味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所谓“趣”就是一种乐趣或情趣,它既可以表现为有意义的事情发生,也可表现为有趣的事物存在,更可以体现为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解决。趣法就是以有趣或具有吸引力为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强调将“问题”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探究行为。

    趣味教学法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机与欲望,使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发现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还有助于发挥课堂教学艺术魅力。

(二)趣味教学法的特点

1.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来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并能从中获得许多新的信息和感悟。如:创设有趣而有意义的情境,利用教具示范或出示典型例题进行演示。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兴趣;也可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用游戏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例如,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有趣的场景,把所学内容编成儿歌或者故事,要求学生自主回答问题。这样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极大的探究欲。从而激起他们的创造热情,促使其主动的思考与讨论。形成浓厚的课堂气氛。均有利于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参加课堂上各种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要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乐于学。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组织讨论等方式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教学效果。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应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引导,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学会合作与竞争等。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各种新事物、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这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好办法。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操作或练习,并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去探究一些新问题,从而丰富知识内容,开拓视野。这也是快乐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对幼儿进行积极的评价,使他们了解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同时,要注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爱每一位小朋友。总之,快乐课堂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四)重视探索实践。以游戏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乐趣,并有机会获得各种锻炼技能,达到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的目的。这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个性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

(五)加强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从而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因此说,创设有效的合作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深入探究,鼓励教师相互交流等形式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趣味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趣味性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规律;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调查研究等,这些都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和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趣味教学法增强教学活动效果。通过活动教学,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还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这就大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四)趣味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个性与特长的空间。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并从中发现更多的乐趣与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同时也会使学生得到极大满足,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这种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四、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现象或问题来吸引学生注意,使之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以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为解决疑难问题创造条件。

(二)组织讨论,启发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之间以及生与师之间的作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学习方法,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达到教学相长。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合作,取长补短。

(三)进行评估练习以加强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改,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发现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这也正是我们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只有这种模式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四)反馈评价,促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让学生去完成,并给予适当鼓励,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做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这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结束语: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创设各种情景,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动脑,乐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做到学与思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晔.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

[2] 冯国明.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