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罗明娇

秀市中学 邮编:331100

摘要

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对语文要素的培养,并把语文要素的培养与语文资源的广泛利用紧密结合起来,为语文大单元的实施提供客观的基础。基于此,单元内外、课堂内外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解决某些关键问题的同时,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大单元;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碎片化的文本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在单篇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建立起完整的知识库。为了应对这个难题,本文将大单元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提炼单元主题、创设教学情境、拓展丰富资源等方面,对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对策进行了归纳,目的是通过多篇幅文本来进行单元教学,把阅读写作、联系反馈和探究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全的发展。

一、“大单元”教学概念分析

“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聆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大单元”教学则是以“微课”为切入点,以互联网为载体,按照现代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大单元”的分类。这里所指的“大单元”要与教材中的教学单元进行区分“大单元”的教学模式是贯彻立德树人思想,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另外,“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的“微课”教学内容丰富,结构灵活,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泛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主题模糊

将大单元教学运用到了初中语文的课堂中,这就需要教师突破课本安排的单元主题与教学内容的局限,将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放到整个课本上,对不同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地梳理,对其进行重组。但是,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有些教师没有对教学主题进行清晰界定,没有对单元与单元、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内部联系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挖掘,这导致了学生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并不完整,学生将学习仅限于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些文章,因此不能真正地完成对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二)内容设计呈现碎片化

在编教学的教材方面,有一定的规则,而且在编的过程中,还会根据多种要素来进行严谨的实施,教材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因此在编教材的时候,除了要与当前的教育理念相一致之外,更主要的是,在编教材的时候,还需要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相一致。目前,大部分的教师在设置单元课程时,会将单元的内容进行碎片化的处理,缺乏对单元教学的理解,被困在单元教学即是课时的叠加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

在目前的阶段,大多数的教师还是以单篇课文为主要的教学单元,也就是说,教师一般都是以单篇课文为出发点,来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并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这样的教育与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教科书的规律性与优势特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编版教材在单元编时,却采用了主题式课文选择的方法来进行单元的划分。也就是说,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所以每一单元中的不同篇章内容都有相似性。而单元主题思想往往与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息息相关。如果教师过分关注单篇教学,而忽视了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构造课堂教学活动,就不能让学生从更高的视角来进行对单元知识点的梳理和知识结构的构建。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所以,在目前的初中语文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与教学的方式太单一。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一)确定单元主题,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自主探索是目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这与新课标的教育与教学的需要相吻合。因此,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要注重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相联系,来制订一个合理的单元主题,在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还可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单元主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知道并真正地去认识动物,明白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也是有责任感的。所以,在《斑羚飞渡》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设置“探索动物有没有感情,有没有责任感”的单元主题,让学生以这个主题为中心,进行独立的探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到深度解析课文。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学生都会表达出很高的探索积极性,再加上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篇很有吸引力的文章,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加留意,将这篇文章与本单元的主题相联系,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探讨,并从责任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和责任事件进行关联,这样可以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二)理性地设置情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是实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和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特别是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应该更具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炼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识特征和兴趣爱好相结合,进行灵活设计,并将探索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结合起来,创造出合理的教学环境,将教学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现实结合起来,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能够完全地融入到这个环境之中,积极地去探索、掌握、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得到积极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就拿“品味亲情”这一大单元的主题活动来说,教师可以合理地选择文章,通过多媒体展示《朗读者》节目中关于“亲情”这一主题的经典片段,就像董卿说的那样:他仿佛是一首深沉的诗,默默地写了半辈子,有一天,在不起眼的角落撕下一角泛黄的纸,竟是父亲默默藏了一生的爱”可以根据《朗读者》的“母爱”为题材,选择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中令董卿感动落泪的段,用一些特殊的段落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出和谐的气氛,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父母相处时的温馨时刻,例如:在作业的时候递来一杯牛奶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盏灯在放学的时候看见了那个身等等。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对父母的爱用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外化于纸上,从而使学生对父爱、母爱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实现课本—课外”“文章—创作”的综合式教学。

(三)教学资源进行集成,建立教学过程

为了更加充分地贯彻和应用大单元设计教育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以单元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策划和安排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与本单元文本内容紧密联系的教育教学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通过视频播放、音频播放和图片呈现,使学生在单元活动任务完成时的视听感受更加丰富,使原本的课堂教学气氛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指出,在搜集与整理教育教学资源时,教师仍应以学生为主,来进行资料的甄别工作。唯有这样,在日常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期望,让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泼。教师也可让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对大单元教学目标的把握,使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单元课文以外的学科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大单元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科思维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上,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训练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把它应用到大单元的课堂上,就会让学生对每一单元和各文章的关系有清晰的认知,在绘制、解读时,有助于学生进行逻辑性的思考。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二次阅读和理解。例如,在以“家庭”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通过对比和综合的方式,找出作者如何表现他们对家人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利用思维导图来解析《散步》《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秋天的怀念》,并把“亲情”作为导图的中心,通过“家庭”这一特定的方式,来表现对家人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了解到不同文本的表现特征和叙述特征,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把思维素养与大单元的课程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设计大任务,并组织项目式的学习

大单元教学要求以任务为主线,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并设计出适当的“大任务”。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大任务”上,减少碎问、闭问。注重运用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富有逻辑。首先,要重视大任务,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意识。在大单元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置主问题,从全局的观点,设定重点,使问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力。例如,在九年级一单元的教材中,教师要注意“大任务”的层次,防止学生的思想在一个平面上滑动。本单元选择《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雨说》《致云雀》等课文,笔者进行了以下的“大任务”:1与同学探讨“自然之美”;2“意象”“语言”为中心,对诗词鉴赏方式进行探讨,体味其内涵与情感,体会其语言的异同;3结合具体的语境,了解其意义,领略其创造的艺术美感;4写一首表达你对自然的喜爱的诗歌,并将它们汇集,形成一部诗。整个课程的教学任务紧扣着课程的重点,把“学习诗歌”作为学习的终极目的,以“意象”“意境”“情感”“语言”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

四、结论

因此,大单元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具有很好的效果,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将单元模块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大单元的教学方式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 宁少辉朱晓芳.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构建策略[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0年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0:355-357.

[2] 陈志平郑林林.试析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19年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19:253-255.

[3] 斯琴高娃.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2202-2204.

[4] 柴凤品.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选择[J].学语文,2018(05):13-15.

[5] 宋晓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六)[出版者不详],2018:59-61.

[6]邹盼.单元整体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7):40-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