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杜鸿

民丰县尼雅乡中心小学

摘要

自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教育部就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应该对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发展,并将核心素养发展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使其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数学是小学的三大学科之一,数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增强责任意识,主动践行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较低,所以教师有必要加强农村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推动儿童全面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正文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所以,教师应重视其重要性。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但是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在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农村小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差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当前提升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概述及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今天,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价值判断、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三个方面,即概念、思想和能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方法;每个环节又分为几个小模块: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分析问题方法、解决问题途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上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是小学生发展智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科学态度以及较强的动手动脑能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量数学知识,同时也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首先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就是基本理论知识。再次便是思维能力。

(一)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构建高效课堂是发展学生智力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生活问题;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成为当务之急。而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则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可以有效地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实力;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而提升综合国力。推进民族振兴战略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及参与各类活动,让其体验到生活与学习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内容。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培养具有较强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三、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对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一项十分关键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地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水平,增强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与经验积累。并以此来锻炼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比如: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布置作业,巩固知识技能;这些都是一种有效措施。

(二)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不仅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1.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如开设课外兴趣小组、阅读角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和研究活动,拓展思维空间。

2.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教学相长。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与同学们共同探索问题;师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其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有特长、爱科学、乐于助人的同学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应当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发挥榜样作用。

(四)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开展各种科技活动。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和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领域,发展智力。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五)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对儿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使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同时,还要关注孩子们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与成长。让他们学会思考、探索并获得成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结束语: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和推理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整体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农村小学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师教学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注重挖掘教材资源,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以丰富课堂内容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义梅.浅谈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

[2] 杨子宏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学园,2017

[3] 韩梅.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速读(中旬),2018:1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