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研究
正文
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类成长发展的关键,在儿童的成长中,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尽管留守儿童的家长都出去打工,可以提高了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增加了机会,这些留在乡下的儿童,也许会更坚强,也许会更有活力。然而,这种经济上的改善并不能完全解决儿童本身的家庭教育问题,反而会造成儿童的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少,从而对儿童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一、留守儿童常见问题
(一)缺乏丰富、有益的文娱活动
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多分布在农村和城镇地区,因当地的发展水平较低,缺乏经费支持,导致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农村地区的文娱活动难以进行。对未成年人而言,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具有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但由于缺少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导致大部分的学生除了去学校就是待在家中。另外,由于缺乏家长的关怀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对周围的人表现得较为冷淡,对周围的事物也不感兴趣。因此,缺乏丰富而有益的文娱活动,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主要特点是“隔代式监护”,也就是子女由爷爷奶奶看管。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老一辈人的观念普遍偏保守,不注重家庭教育,这种现象很普遍。由于受到上一代思想的熏陶,儿童很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不健康,暴饮暴食,年纪轻轻就变得过于肥胖。此外,还有很多过于宠溺孩子的老年人,为了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会随意购买各种食品,这对儿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三)缺少思想教育和心理疏通
对孩子而言,家长的关爱是最重要的。留守儿童缺乏父爱、母爱,长时间无人管教,无人照看,易发生打架斗殴、抽烟酗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以及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另外,还有一部分性格内敛的孩子,因为缺乏心理疏通,性格孤僻、自卑、内敛,长期下来,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还会受到同学的欺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群体的特殊性
由于我国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及其家长的特殊性,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突出,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他们没有足够的关爱,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发泄方式。这些留守儿童是其父母的精神支柱,家长在儿童的教育中,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教育,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在长大后,受到不良的环境污染,从而对儿童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主体变更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家长的不在,儿童的养育对象由另一名监护人承担,并且许多代养者年龄偏大,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照顾儿童的时候,对于他们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这样不能对儿童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其他抚养人的文化水平较差,在实施儿童养育时,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更不知道如何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规律来进行管理,从而造成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二)家庭环境缺失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中,对家庭教育尤为重视,特别是要创造出一个较为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缺少了家长,儿童们在成长的时候很难感觉到温馨的家庭环境,另外,由于缺少对家庭成员的感知,造成儿童在成长中缺少感情沟通和父母的交流,儿童们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表现他们的感情,长期下来就会使他们和父母的沟通减少,这种情况会导致儿童在成长中失去心理的归属感,从而导致儿童的心理依赖程度下降,从而对儿童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群体的特殊性
由于我国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及其家长的特殊性,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突出,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他们没有足够的关爱,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发泄方式。这些留守儿童是其父母的精神支柱,家长在儿童的教育中,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教育,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在长大后,受到不良的环境污染,从而对儿童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许多代养人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教育,甚至在教育的时候,其家长往往会用钱来引诱他们,以成绩来衡量他们的成长期。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家长若选择以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不仅会造成其精神上的问题,而且还会破坏其自尊,使其成长的问题更加严重。
(五)过于依赖学校管理
许多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分地依靠学校的管理,甚至有家长觉得,家庭的教育无关紧要,在实施家庭教育时,采取了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压力,这些问题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并对其学业和生活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从而使其在学业上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作用。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一)父母教育观念要转变
家是孩子的首要教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成长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的健康发展负有责任,要注重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的陪伴。尤其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意识到儿童的生长不但要有好的衣食,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习惯。其次要真正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功能,加强对家校合作的关注度,加强对家校合作平台的建设。要从多种渠道培养年轻父母,建立其终身的学习观念,提高其素质。第三要重视对教学手段的运用。学校会经常组织家长会,通过网络建立微信群、QQ群,让教师时刻与父母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儿童们在学校的时间多于与家长的时间,农村的儿童数量较小,教师们有充足的机会与儿童们交流、谈心、关心他们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庭教育不足的问题。各小学要定期举办关于心理学的专题讲座,播放相关视频,并积极组织儿童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举办专题综合实践、引导儿童看望慰问空巢老人、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进行结对帮扶;教师要多关心留守儿童,要适时地给他们做功课,经常和他们进行沟通,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心,让他们敞开心扉,让他们的信心生根,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成长。
(三)加大政府的宣传帮扶力度
我国留守儿童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条件。首先要做好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讲座、观看教育影片等形式,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传达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身上,激发他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从而转变教育模式。其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帮助。另外,还可以通过政府主动指导或者与各种类型的慈善机构、公益机构合作,通过合法的并且符合儿童特点的形式进行慈善助学活动,不仅减轻了其资金上的负担,还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社会管理
要有效地治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必须强化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对这些特别的群体进行教育时,要想以社会的方式来改造这些人的特性,就必须强化社区的服务职能,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需要利用社会关怀来改造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让儿童在成长的同时,也可以感觉到更多的关爱。
(五)选择优秀代言人
在实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时,必须正确地挑选出适合的代养人,在留守儿童家长出去工作前,家长必须挑选合格的代养人,同时还要做好对日常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代养人能够在儿童的成长中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能获得更多的关心,让他们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一种正常的心态,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处理他们的各种问题。
(六)利用劳动教育中的教育契机,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忽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教育的总体成效并不明显。而当家庭教育更好地介入和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时,其表现将更加多元化,从而使留守儿童教育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如果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那么他们就可以做出更多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决策,从而形成一个更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而在劳动课程中,可以发挥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作用。首先,在进行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站在一边,为班上的学生拍摄精彩瞬间、录制小视频,之后将这些小视频发送到家长群中,分享他们的劳动快乐,为家长们提供一个对子女学校生活有更多的认识的机会。另外,很多的劳动活动都是有收获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指导留守儿童把在菜园中收获的蔬菜、在食堂包好的饺子都拿回家,或者是让留守儿童在家中为家人做晚餐,打扫好自己的房间。让留守儿童与他们的家庭一起自豪地共享劳动成果,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进行交流的话题。在劳动过程中,留守儿童更加体会到了家长在外面工作和做家务的不易,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激,与此同时,家长也能感觉到自己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些正面的改变。班主任也要指导家长去发掘留守儿童身上的优点,让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
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难以有效的解决。为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处理,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发展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从而为我们的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史祥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9(07):24.
[2]肖成虎.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贫困县阜南县乡镇农村学校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60.
[3]李峰.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88—8689.
[4]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4,(4)
[5]许克祥,黄慧芬,黄国辉等.创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
[6]周琢虹.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97-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