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的实现与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璇

赣州市赣县区储潭中心小学 邮编:341119

摘要

在“双减”实施以前,学生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家庭作业,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内卷”这个词汇也随之产生。因为身边人的对比,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变得更大了,而父母们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变得更加关心起来,因此,他们主动地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的课外辅导课程,《双减》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学生们的作业和课外培训的负担,这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家长们的经济压力和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为此,本文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的实现与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正文


前言

双减实施后,素质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而素质教育强调必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科的老师必须切实落实这些内容,而评价是影响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之一,怎样才能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必须探索一种可以全面评学生综合素养的多种评价方式,打破唯分数论”的单一化评价方式。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还要把学习的主动性教给学生,把所有的评价都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依据。课堂评价最直观的目标是让学员对自己的教学成效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以便适时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重点进行适当的调节,并为其总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依据。传统的评价方式是由老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目前的老师在评价时,不要只关注学生的缺点,而要让他们从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通过这种方式,使学员能够在纠正自己的过失中,得到提高。比如,老师可以将多种开放式问题插入到课堂中,让他们自己去解答。由于年龄、社会经验、认识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回答时常常不能满足老师的要求。然而,老师要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学生的认识为依据,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改善意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为依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其综合发展为终极目标。

二、使用积极评价语言

目前,许多老师对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评价存在着不够人性化的问题,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挖苦、挖苦,损害学生的尊严。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口吻会极大地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热情,而老师的亲切、温和的话语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放松的气氛,让他们可以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思想;而语言强硬的老师则会对被问者施加巨大的精神负担,使其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对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的维护。老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尽量运用正面的激励语,首先要赞扬其意见中的正面,然后对其意见中的错误进行评价,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看法并能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此外,老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多采取口语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有的思维特点,采取正面的评价。举例来说,当学生背诵一篇文章时,他的语调与他的文章的内容格格不入,老师可以通过演示的形式,来间接地提示学生们转变阅读的语调。另外,老师也可以使用一种隐晦的纸张评价方法,即老师在课堂结束后,把所要评论的东西记在一张小纸上,然后把它递给学生,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意见去做,这样既可以减少被人批评的窘境,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三、让学生们在评中发挥作用

语文教学评价不能只靠老师一人说了算,要让学生有机会去做评价,这样才能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自我认知,进而逐步重视,从而起到教育评价的引导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激励他们对自身在整个教学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主要内容有遵守纪律、积极参与活动、课堂思考、回答正确率、课外实践、作业完成率等找到自己在语文上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就拿《慈母情深》来说,老师让学生们在教室里找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说妈妈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羊皮纸,很受触动,因为上面没有写妈妈对儿子的感情,但从这些小的小插曲中,可以看出很多东西。老师首先点评:这个学生找到得很好,说明她在认真地读和体会课文,在细微处找到了母亲的关爱,是值得我们的学生借鉴的。大家都参与了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通过沟通,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深刻。

四、构建信息化多元化评价反馈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例如,老师们每天都可以通过办公软件对学生进行日常测试,并利用邮箱、 QQ等方式为学生们分配作业,从而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线下教学评估,使用手机等终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进行及时反馈。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学习通等学习工具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并进行专业的测试,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水平。同时,要适时地进行总结性评估,使老师能够适时地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诊断性评价

通过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可以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掌握学生平时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看法,利用诊断性评价,可以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知,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教学,保证课堂顺利进行。通常都是在完结与开始的阶段,或是在特定的学习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前的诊断性评价,利用诊断性评价判断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朗读能力、兴趣爱好、学习状态以及语文阅读中容易遇到的困难,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语文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以及对阅读材料的喜好,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全面掌握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利用试卷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和知识储备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全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针对不同层次阅读水平的学生,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结语

总之,在实行“双减”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对小学生的多样化进行全面的认知,以促进其全面的发展,并建立一个多样化的评价系统。以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建立这样的评价系统,能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让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有助于学生制定出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他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梁萍.网络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初探[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0.

[2]邱海艳.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8):1.

[3]郝海龙.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4]张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方法[J]. 新课程, 2017(34):1.

[5]王京生.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骨干团队建设心理态度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37):251-253.

[6]杨莉亚. 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4-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