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元宇宙视阈下高职院校品牌育人的路径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雪娇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

元宇宙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出来的,与现实世界平行,是一种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元宇宙的本质是与现实世界平行存在但又反作用于现实世界的高度发达的数字世界。其数字化、开放性、沉浸性与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模态高度契合,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职业教育领域的关注,将教育元宇宙和职业教育发展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教育元宇宙视域下高职院校品牌育人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

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品牌

正文


、研究背景

2021年被定义为“元宇宙元年”。体现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迎来井喷式增长。在各个领域中, “元宇宙”发展俨然成为关键指标,引起各领域纷繁踏至,进驻元宇宙,谋篇布局。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虚拟数字在全球内加速发展,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以敏锐的嗅觉,抢占元宇宙先机。马修·鲍尔(Matthew Ball)作为元宇宙商业之父在《元宇宙改变一切》中论述元宇宙如何改变一切,第一个论述就是元宇宙如何改变教育。[1]元宇宙在商界迅速走红,后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研究者很快嗅到了元宇宙赋能教育的气息,元宇宙视阈下和职业教育发展融合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一直重视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断出台支持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各省市也积极响应,纷纷开展元宇宙视角下对教育的广泛探索。以上海、河南为例,2022年上海探索建构上海宝山教育元宇宙;河南省人民政府打造了涵盖教育在内100个元宇宙示范应用场景。综上,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为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契机。

二、教育元宇宙基本内涵

    一直以来,教育界围绕数字化教育网络教育的名词层出不穷,如今教育元宇宙发展态势迅速,因此有必要对教育元宇宙及其上阶概念“元宇宙”加以说明。

(一)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概念起源于科小说,或指向互联网的极形态”。其中词汇Metaverse 来源于作家 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描述了一个人们以虚拟形家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世界,作品中构建了人们提升自身在虚拟世界中地位的方法就是实现数字化竞争。概念上,Metaverse一词由Meta和verse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来通常表示 “超越宇宙”的概念,我们理解元宇宙的含义要从几个相融合的点开始,也就是融合发展5G、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旨在创建一个在线数字空间

(二)教育元宇宙

由于元宇宙火遍全网,教育界纷纷把元宇宙映射到教育当中,称为教育元宇宙。国内相关专家对教育元宇宙进行大胆探索,从理论和技术两个不同侧面呈现教育元宇宙的概念特点。例如:在技术层面,刘革平先生认为教育元宇宙是教育参与者凭借数字身份在虚拟教学场进行互动。基于理论层面,有相当部分的学者认为是元宇宙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依靠元宇宙理论建立一种由多维数字信息技术为教育塑造的新环境,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虚实结合、协作有效的平台。

本文通过梳理认为,教育元宇宙可以理解为以现实教育环境为基础,融合5G、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的虚实结合的教育新生态。教育元宇宙的结构是来自于虚拟环境、教育内容、用户端的三方结构组成。其基本特点为“数字孪生、协作交互、社会衔接”三个方面。在虚拟环境中要求构建具有虚实结合、人机交互等特征的智能交互空间,沉浸式嵌入仿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活动媒介等内容,使得教学引导者和学习者双方在教与学的两级端口开展创新学习、教学和管理等活动,并能够真正的适用于社会需要。

三、教育元宇宙与职业教育的交融

    教育元宇宙旨是创建虚实结合的在线教学空间,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面向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传统教学空间,如能够加入在线数字空间必然对高职教育赋予新动能。

(一)逻辑本质交融:

教育元宇宙本质是创建虚实结合的教学数字空间,是可以独立于现实教学环境的平行空间。可利用5G、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开展具有高仿真性、高效交互性、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教学实践。在我国,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必然需要。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对于职业人才“技术的教育”,而不是“教育的技术”。因此,高职院校主要侧重对于人才的技能培养,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开放实践模式正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逻辑起点。

(二)技术空间交融

我们在数字化教育过程中,技术一直是支持教育发展变革的重要因素。从互联网+助力教育,到网络环境开展教育,再到疫情下全面推动在线教学这一进程中,技术迭代不断,以数字技术进步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赋能的利润已然在全球层面惠享。疫情对高等教育生态产生了长期影响,未来高等教育的走势是全球学者关注的议题。[2]在教育元宇宙视阈下的数字孪生阶段,我们可以在物理空间的基础上,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建构一个虚拟校园,使得学生活跃其中的一个数字虚拟学习环境。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利用教育元宇宙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教务系统、管理平台等各级教育服务载体相连接。一方面实时采集、另方面即时汇聚两个平行空间内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大数据,并生成与现实教学环境平行运转的映像环境,利用建模、分析、数据预测等技术,不但能够满足实习实训课程的需要,还能形成数据,为教育决策方式,舆情监测与综合管理提供精准依据。

(三)培养生态交融

教育元宇宙的生态结构是来自于虚拟环境、教育内容、用户端的三方结构组成。教育元宇宙视阈下培养生态的主要特点数字孪生、协作交互、社会衔接。当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基于数字的校企合作、就业创业、资格培训以支撑作为未来劳动者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虚拟现实两个空间获得实践技能。在培养生态上,二者高度相融。教育元宇宙视阈下的高职教育探索基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职业教育教学与企业对接的统筹发展,使人才培养从专业技能人才转变为能够具备数字技能和数字智创的高质量人才,最终向社会输出学科技术与数字技能兼备的高水平职业人才。

四、教育元宇宙与职业教育交融的路径探索

教育元宇宙视阈下职业教育最终还是指向职业教育新生态的重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数字建设为抓手,探索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路径起点:加强品牌专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信息化为主导,构建媒体网络、数字资源、智慧校园等方面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是教育变革的强大牵引,是加快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在职业教育层面要加强品牌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加快构建智慧空间仿真实训的投入。一方面要集中综合性、区域性专业性的实训物理基地建设。另方面要建设虚拟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实践虚拟场域。两个基地场域建设要以数字化信息为桥梁,实现交互影响,建立共生映射,实现共荣发展。

在物理场域内建设多种形式的实训基地。第一可以以学校为依托,建立校办工作室。工作室可以设在校内,方便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形成以校建厂的办学实体。第二、校企合作模式基地。学校与企业按照一定的占比进行基地建设,学校为企业订单培养急需人才,企业为学校学生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第三、校企项目研发基地。学校有雄厚人才优势,企业为学校提供研发资金设备支持,校企共同研发产品,科研攻关,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基地,安排教师授课。

在虚拟场域内建设多种形式的实训平台。第一、建立智慧化课堂。数智化将实训基地或平台的边界有效延伸,并能够实现虚拟课堂和线下实践的无缝链接。智慧课堂基于5G、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形成的云端台端终端。其中云端是基于数字技术提供的在线学习实验的云服务,台端是教师教学资源数据管理的数字平台,终端是师生在线学习过程的智能设备等。第二建立虚拟仿真实训空间。虚拟仿真实训空间要以VR、AR技术为载体,以传统实训物理空间为原型进行模拟,利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把虚拟技术和教学实践实训紧密相融,满足学习者沉浸式学习需求。对于实训中的危险操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规避,同时降低了实验用品成本。

(二)必由之路:形成“政企行校”数治体系

     教育元宇宙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就是形成“政企行校社”的数治体系。学校发展在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不论是内涵式建设,还是外延发展,简单依靠经验治理很难为继。教育元宇宙视阈下将数字技术广泛用于职业教育当中,必须在原有“政企行校”实体依赖走向数治协同。

1.依靠政府的优势

一在政府层面,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从政府政策方面为政府和学校人才培养合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拥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会更有章可循。二政府官方威信力将助力和号召更多的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三政府数据丰富。政府的信息采集迅速而真实可靠,政府数据信息不仅局限在当地一域,通过官方的信息沟通,数据共享,政府能够迅速掌握省市内省市际间的信息流动,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创业提供一手数据信息和岗位需求。

2.依靠企业的优势

一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曾几何时,前沿的科技从学校输出,通过输出对口学生进入社会,向社会全面推广。时至今日,科技发展,科技强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展开,很多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水平远远高于高校。因此部分学校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难以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二企业资金雄厚。学校的根本是教书育人,并非创造经济价值盈利。企业资金向学校方面的流动,使得学校更新设备、迭代技术、甚至数字模拟校园实训环境等等成为可能。三企业就业岗位。企业的核心是创造经济价值,其根本在于用人。企业能够给毕业生带来真实的岗位空缺,解决就业压力。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就业需求大,企业的人才需求缺口也大,但是学校输出的人才与企业应招人才不能完美衔接。学校与企业做好校企深度合作,将最大限度的将毕业生招到企业完成就业,服务社会。

3.依靠行业的优势

行业协会,代表某行业的共同利益,也是联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一行业协会能够制定本行业内的各企业之间的行规标准和行为规范。二行业协会为企业向政府表达行业诉求,三行业协会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提供依据。学校通过与行业协会协作,了解行业标准,培养符合口径的企业人才。

综上,通过分析政府、企业、行业优势,学校与社会方方面面开展“协同共建”,数字化统一体系扩展网络外延,推动政府数字引领,职业教育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数智共建。

(三)路径旨归:打造品牌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地方

教育元宇宙视阈下,高职学生在学校中经过三年学习,是高职院校的一种人文输出,必然雕刻有学校的品牌标签。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既是自身的个人价值逐步提升,而且也是对学校品牌育人的功率放大,从社会贡献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凸显原生学校的社会声誉。   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短期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将个人技能素养和终身发展紧密结合,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利用教育元宇宙的数字技术优势,以基于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校企合作、资格认证等建设落到学生职业终身发展的着力点,让教育元宇宙视阈下培养出的品牌毕业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拥有扎实的职业基本功,永续的职业潜能。

五、结语

在数字化进程中,将教育元宇宙与高职院校的品牌育人建设相融合,并试图探索教育元宇宙与高职教育融合的路径,以实现品牌学校建设,品牌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修·鲍尔.元宇宙改变一切[M] .岑格蓝,赵奥博,王小桐,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316. 

[2]李艳朱雨萌翟雪松.疫情影响下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势及启示——基于20202022年《地平线报告》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0814-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