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语言教学对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语言教学;自主学习;幼儿园
正文
引言: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身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之中,各界对幼儿教学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同样需要开拓创新,促进幼儿掌握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之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指导方法欠佳
在幼儿教学方式改革的影响下,教师基本都能够认知到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幼儿园教育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师的语言教育指导方法还是比较欠缺,不利于发掘幼儿在语言上的学习天赋。部分教师能够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幼儿建构集声音、图像于一体的语言学习模式,但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幼儿在被动地接受,难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达成预期的语言教育目标。
(二)语言实践机会不足
语言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幼儿教学内容,不光需要教师的发音纠正、语言引导,更离不开具体的实践表达。现阶段幼儿语言教育中,部分教师欠缺对幼儿语言实践机会的建构,只是带着幼儿一遍遍说,或者引导幼儿一遍遍听,真正让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少之又少。教师在关注到这一问题的同时,应该能够为幼儿尽可能多地创建语言实践的机会,尝试利用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真正体验“说”的乐趣,真正积累“说”的能力。
(三)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教育组成部分,同时也应该是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支撑。不过,就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部分家长习惯于将幼儿教育关注度放在“孩子学了什么”“教师教了什么”等问题上,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家长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这种教育认知上的偏差,让家长对孩子的语言教育不够重视,即使教师布置一些需要家长监督或者辅助完成的语言学习任务,但是家长不愿意配合,这就不能促成语言教育范围的拓展、成效的延续,更难以促成家园共育理念的高质量建构。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建构生动的语言教育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时期幼儿教育指导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较强的体验感,非常受幼儿的欢迎,也比较受教师的认可,在具体教学指导中恰当地引入可以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创新,教师可以尝试根据语言内容和语言教学主题等,为幼儿建构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吸引幼儿语言学习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幼儿的语言学习印象,以收获事半功倍的幼儿语言教育效果。倾听是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倾听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在以动物为主题的语言教育活动建构过程中,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电脑中发出的动物叫声,请幼儿在仔细分辨叫声的同时,根据动物叫声的差异尝试猜出动物的名字以及动物的心情。“你们觉得这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叫声呢?”“动物发出这种叫声时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呀?”在新鲜的语言学习体验中,在相应问题的引领下,切实强化幼儿的倾听能力,提升幼儿的语言学习专注度。对于“摆尾巴”“甩尾巴”“摇尾巴”这些比较类似的动词学习,幼儿很容易出现混淆,经常会出现使用错误的情况,说成“小鲤鱼摇着尾巴游来游去”等不太准确的句型。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为幼儿播放不同动物不同的尾巴动作,并带领幼儿站起来模仿这几个动作。利用动态化、生动化的语言情境建构,让幼儿明白“甩”“摆”“摇”这几个动词之间的差异,让幼儿在今后的语言使用中,只要一用到这几个词语,脑海中就可以呈现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切实提升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二)更新教学理念,开发语言教学
为保障游戏化教学理念能够充分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需要教师优先转变教学思维,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游戏教学的本质,彰显游戏教学的自主性特点,突出幼儿在学习、游戏环节的主体地位,做到吸引幼儿目光的同时,使其主动参与游戏化语言教学活动当中。当幼儿真正全身心参与游戏教学环节,自然会沉浸教师为其创设的语言环境当中,并实现其语言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站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的角度上,为幼儿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方案,为幼儿构建出轻松、优质的学习环境,以此满足幼儿想要表达、交流的意愿。除此之外,为保障语言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对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幼儿最近发展区,这样便于增强游戏教学环节的针对性。积极开发语言教学形式与内容,在网络平台中收集各种教学资源,将其与日常语言教学结合,可以丰富日常游戏语言教学的内容,做到丰富教学材料,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实现语言游戏教学的创新。
(三)设计多元的语言交流活动
幼儿好奇、好动,但同时他们对身边一成不变的事物关注度并不高,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在具体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建构中,教师既要根据幼儿的喜好引入趣味性的教学元素,还要立足幼儿的需求和语言教育的特点,为幼儿建构丰富、多元的语言交流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使用语言,进行语言练习,有更多的机会用语言表达自己,与伙伴、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在强化幼儿语言学习体验的同时,深化幼儿的语言学习成就感。语言与阅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幼儿语言交流活动的建构,教师可以从早期阅读活动开始,带领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并针对绘本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我的幸运一天》绘本故事时,教师可以借助大屏幕让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导幼儿从绘本标题,以及小肥猪和狐狸的表情、动作中,想象这可能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具体的绘本故事讲解中,教师也可以在关键环节提出问题:“小肥猪看见是狐狸先生开的门吓坏了,那你们觉得背对着我们的狐狸先生是怎样的表情呢?”“狐狸先生为什么会听小肥猪的建议给它洗澡呢?”“你们觉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呀?”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在系列化问题的引导下,让幼儿通过主动地思考与表达,自然锻炼语言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在绘本故事讲解完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设计以“我的幸运一天”为主题的绘本剧表演活动,请幼儿合作制作头饰、衣服、场景道具,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添加相应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在满足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幼儿的语言活动参与热情,真正引导幼儿在多样化的语言教育中,收获语言交流机会,强化语言表达兴趣,达成事半功倍的语言教育效果。
(四)创新游戏方式,吸引幼儿目光
开展游戏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语言的动力,使其在自主性的锻炼期间,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出游戏语言教学的优势作用。对此,教师要关注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创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语言练习环节。在此期间,幼儿教师需要在制订游戏化语言教学方案时,关注幼儿语言思维的培养,将目光放在促进幼儿长远发展的层面,力求指导幼儿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幼儿表达、交流的热情。以“五官认知”游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幼儿画出带有多种颜色的五官照片,带领幼儿进行认识五官的游戏活动,并为幼儿讲解相应的游戏规则。比如,为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教师说出“眼睛”的指令后,幼儿不能指向黑板上的眼睛照片,也不能指向自己的眼睛,而是要指出其他器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与幼儿进行合作,一同参与游戏环节,帮助幼儿尽快学习游戏规则,便于幼儿后续能够独立进行游戏语言活动。游戏化教学法可以加强幼儿对五官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便于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
幼儿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好动和爱好模仿的天性,对幼儿的这些特性加以利用,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必须做好引领者的角色,以身作则,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言行模板,同时,注重启发和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品质,为今后的全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角色,幼儿愿意听从教师的话,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等进行规范,为幼儿做好榜样。以语言学习这个教学活动为例,在很多时候,幼儿是被动的角色,跟随教师或者听从家长的安排,其主观能动性较低,总是处在被动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积极的引领工作,帮助幼儿提高语言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日常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学习内容经常对幼儿提问,打造好学求知的形象,让幼儿帮忙分析解答,这样幼儿也能深受影响,一方面,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不耻下问这一优良品质;另一方面,在幼儿为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帮使幼儿学会了积极探索和主动思考,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自主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幼儿也可以学会进行语言表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融入生活
所谓“生活即教育”,语言是我们进行沟通的基础,学习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从生活出发,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样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早上大家刚见面的场景,然后让幼儿进行交流,讨论见面时怎么打招呼,这种情境不具有限制性,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有些幼儿可能见面后会聊一聊昨天干了什么,有些可能会聊起某一个玩具等,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这种日常交流的情境中,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交流,并形成互相交流的习惯,也会加深幼儿之间的友谊。在教学中,同样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你喜欢什么颜色”“你喜欢什么水果”等生活中的问题,该类问题和生活密切相关,幼儿会积极参与讨论,同时需要他们给出自己喜欢哪种颜色或水果的原因。通过这样自由问答和交流的过程,幼儿会积极开口交流。通过多种多样的生活内容引导教学,幼儿会逐渐变得有话可说、勇于交流,从而达到幼儿语言教学的目标。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幼儿的反应,以幼儿作为出发点,同时需要注意教学的量和内容,让语言教学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并且能指导幼儿更好地向上发展。
(七)注重家园结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在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结合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力量,才能对幼儿进行全时段的观察,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通过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及时掌握幼儿的情况,因材施教,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有助于其语言学习,对幼儿接受任何一种新知识也有好处。在进行这一能力的培养时,就要多方力量相结合,以求达到最显著的效果。幼儿园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必须进行配合。在生活中,在家长与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在幼儿说话的时候家长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断幼儿,并与幼儿进行眼神上的交流和互动;幼儿如果不愿倾听或者打断别人说话,家长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制止,耐心地劝说,这些都是幼儿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应该明确的注意事项,这样幼儿才能更正确地进行个人语言的表达,并且,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会增加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意识,熟练地应用语言知识和技巧;另一方面,也能够拉近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语言教学进行幼儿教育的重要武器和关键抓手,目前的语言教学在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园等多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教学的全流程,让幼儿真正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掌握多项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敏捷.探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新课程,2021,(16):169.
[2]陆新红,王青.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意义和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21-22.
[3]杨海珍.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08):177-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