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国强

策勒县第三中学848300

摘要

爱国文化是在最艰苦的革命年代沉淀而来,革命先烈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创造了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爱国文化,在今天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对青少年积极开展爱国文化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今时今日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爱国文化通过初中美术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且深刻的内在含义。本文立足于初中美术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初中美术;爱国主义;课堂教学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也在不断更新,对于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化发展更为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初中美术这门学科的教学应当注入新鲜的血液,力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更高的社会效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期学科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将爱国文化融入初中美术学科教育当中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下面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阐述并提出优化改革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国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美术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美术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根据国家要求,运用适当教育载体,在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施加有目的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当今是信息爆炸时代,爱国主义作为民族深厚情感受到全球化的冲击,新形势下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加强爱国集体与社会主义教育,初中美术课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红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历史足迹的社会现象,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初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奠定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基础。 美术课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可行性条件,目前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不够成熟,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研究美术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

1.绘画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画面的表现形式各有差异,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国绘画是我们国家的一种优秀的文化,它代表着我们国家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因其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艺术的精妙,而成为世界林苑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和美学内涵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洋油画。它融诗,书法,绘画,印章为一体,以其特殊的安神作用,别具一格。中国画用笔,墨,纸,砚,颜料等作画材料,既有中国民族的特点,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笔墨纸砚”一词里,纸张的制作被誉为“四大发明”。用这种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国家荣誉感。在素描练习课程中,老师的选题要有新意。比如:选一些有教育性的主题,比如《家乡巨变》,《迎澳门回归》,可以激发学生对身边新奇的东西的联想,对他们进行爱国思想的灌输,尤其在香港,澳门即将回到国家的日子里,利用这个好机会,给他们讲述香港,澳门,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曾经的屈辱与今天的辉煌,并启发他们运用想象力,用油画的方式展现他们回归后美好的风景,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国家自信是很有帮助的。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带入自然,亲身体验野外风景的美,体验农村的变化,城市的繁华,感受我们国家的巨大变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感受到了人生的美丽,从而使他们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并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情怀描摹到自己的作品中。

2.写生技法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进行素描技法的课程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主要是利用对绘画作品进行的临摹写生与创造的实践,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技术技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我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从而在临摹和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学美术技术课程中,根据课本的规定,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临摹写生、创作等,可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机会。中国水墨画源远流长,是一种以水墨画为主的水墨画,在题材、题材、技法等方面都有着极强的独特性。结合中国绘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在教学中的临摹和写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绘画的理解。中国绘画独具的艺术韵味吸引了学生会;学生们的审美情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们对这门古老的国画产生了强烈的喜爱之情,对这门古老的国画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同学们不仅得到了爱国的思想教育,而且对艺术和画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3.在美术创作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在艺术教育中,要发挥“美”的功能,使其具有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例如,在《奇妙的水墨世界》这一章,在欣赏中国油画之美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古代油画的意境,从而体会到了中国油画的艺术韵味。中国画源远流长,反映出现代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是历代艺术家在作画上的一次又一次的累积,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底蕴。中国画非常注重神韵,将那个时代的美术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老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对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中国画进行分析,让同学在画中感悟,在画中找到中国真正的美术珍品,以此来提高同学的爱国情怀。

艺术教育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活动,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在进行美术教育的熏陶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得到自己的思想品德,从而引起自己的道德和情感的共振,这就是美术课堂所要追求的素养目标,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真正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初中美术欣赏与评述教学的实践中,应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号召、学生的发展需求、美术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确立教学观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重返教室,采用多种形式,要么将美术创作的全过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么展示美术作品的历史概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么描绘美术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成分,又或是发掘美术创作的题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们在鉴赏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鉴赏体验,感受其内在的意义,深受爱国主义的影响,从而自觉地建立起爱国主义情感,形成高尚的品德,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传承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将爱国文化引入到初中美术教育体系当中,是新课改下美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闪光点,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基础美术技巧,让学生学会艺术,接受文化熏陶,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以美辅德,齐头并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焦乙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文化渗透——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24):163-165.

[2]赵丽君.同德携美,共享双赢——融德育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J].文理导航(上旬),2021(08):95-96.

[3]傅冠宇. 初中美术课程加强传统文化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