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
正文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更加重视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生活感悟。笔者对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简要研究。
一、把握生活契机,激发习作灵感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学生面对习作任务文思如泉涌,下笔有千言;有的学生搜肠刮肚,却只写出只言片语。两类学生对于习作的不同表现源于他们对于习作有不同的灵感。灵感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接触到的人、事、景、物等都可以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把握契机,从生活中的点滴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灵感,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1.捕捉精彩瞬间
学生的生活中涌动着许多精彩的瞬间,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捕捉这些瞬间,从而激发习作的灵感。笔者在教学“多彩的活动”时发现,场面描写是学生习作的难点,于是趁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的契机,让学生在运动会上细心观察,捕捉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用心观看、用心感受,纷纷捕捉到了许多精彩的瞬间:短跑运动员向终点冲刺的瞬间、长跑运动员超越对手的瞬间、跳高运动员腾空一跃的瞬间、拉拉队呐喊助威的瞬间,以及比赛失利运动员难过的瞬间……在习作课上,笔者让学生以“精彩的运动会”为主题进行习作。平日里一提到写作文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几名学生,这次的写作积极性很高。学生回忆着捕捉到的精彩瞬间,脸上洋溢着笑容,习作灵感被激发,还没到下课时间,大多数学生就完成了本次的习作任务。
2.借助偶发事件
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常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偶发事件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为美化教室主动从家里带了两盆花摆放在教室的窗台。课下,学生纷纷围过去,欣赏着美丽的花朵。不一会儿,几名学生为谁家种植的花更美丽而发生了争执。笔者正好路过,看学生争得面红耳赤,认为这是利用偶发事件开展习作教学的良好时机,便对他们说:“大家都认为自己家养的花更漂亮,那咱们就来比一比?请大家列举自家种植的花美在哪里?”适逢学生刚学完《爬山虎的脚》一文,文章层次清晰、语句优美,细致地描写出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学生开展仿写的优秀范例。教师借助这一偶发事件,让学生从形、色、长势等方面描述自家种植的花或自己喜欢的花。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开始写作,待学生们都完成后,教师再让大家畅所欲言,学生在仔细聆听同学的描述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写作内容。
3.再现难忘经历
美好的生活经历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珍藏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背囊,激发其创作灵感,从而写出生动的文章。新学期伊始,教师以“寒假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为主题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笔者预期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这篇习作,待批阅学生上交的作文时,却发现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尽如人意,有的作文选材枯燥,有的文章内容空泛,还有的文章字数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利用语文课堂组织学生以“再现缤纷假期”为主题开展活动,请学生回忆假期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照片、手抄报、演讲等形式展现。在假期中跟随家人、朋友出行旅游的学生可以把旅行途中拍摄的照片带到课堂上,学生围绕照片描述假期看到的美景、发生的趣事等。“再现缤纷假期”活动让学生重温假期经历,乐事、趣事、糗事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学生优化文章内容奠定了基础。笔者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修改自己的作文,经过学生修改,文章选题新颖、重点突出,描写也更加生动了。
二、注重生活体验,获取习作素材
生活是习作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描绘、赞美、展现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生活,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获取鲜活生动的素材,学生在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情。
1.融入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校园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精彩瞬间,课间活动中学生做游戏时的快乐时光,运动场上学生比赛时的拼搏时刻……无一不是学生进行习作的良好素材。教师要精心组织,用心引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感受才会深刻。日积月累,学生在校园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成为习作素材。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练习是要求学生写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习作指导课上,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选题。很多学生选择第一次走夜路或第一次独自睡觉。两个选题虽符合要求,但趋于大众化。于是,教师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参加校园活动时的情景。学生的记忆闸门被拉开,他们很快有了新的选题方向:有的学生想写第一次当主持人、有的学生想写第一次参加百米赛跑、有的学生想写第一次登台领奖……学生有真切的校园生活体验,才能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
2.体验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港湾。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学生的家庭生活充满乐趣,快乐的生日会、养宠物的趣事、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爸爸严厉的责骂等都是学生进行习作的良好素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的体验中挖掘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通过洗碗、打扫卫生等方式体验父母的辛苦;让学生在家庭成员过生日时,为他们准备一份有意义的生日礼物,可以是自制贺卡、亲自煮的面条等;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开展“家庭联欢”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家庭的和睦、亲情的温暖、生活的幸福。日复一日,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体验成为学生的习作素材。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内容“我的拿手好戏”时,有名学生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选择做菜、骑自行车、游泳等常见的素材,而是把自己哄弟弟入睡的经历写进文章里,自行拟定了一个新颖的题目———“哄娃达人”,文章内容精彩生动,语言幽默风趣,是篇有新意的好文章。
3.投身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
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也是习作的重要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参加丰富的社会活动,积累社会经验。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进果园,让他们参与水果采摘;让学生走进农贸市场,让他们观察蔬菜售卖;让学生走进社区,让他们充当志愿者进行环保知识宣讲……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经历,为能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作文积累了素材。笔者在一次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比赛的活动中,发现全班学生的作文初稿千篇一律:“土路变成柏油路”“家家住上了新楼房”“爸爸买来了小汽车”等,学生真实的体验不足导致文章语句平淡、内容空洞。笔者认为应当让学生走进生活,去了解、采访、调查,于是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走进周边的农村,亲身体验人民的幸福生活。学生收集到许多数据、图片、音像资料,这些都是习作的宝贵素材。之后,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颇具个性的作文。如一位学生以“幸福的滋味”为题,通过描述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展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还有一位学生在“幸福,在这里流淌”一文中,描写了家电下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及农村文化的繁荣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文章立意新颖、有深度。
三、关注生活细节,丰富习作内容
生活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生活是以细节的方式展示出来的,细节揭示着生活的真谛,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等生活细节往往会被人忽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进行具体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鲜明,事情叙述更生动,情感表达更真挚。
1.观察生活细节,刻画鲜明形象
针对人物描写,教师要引导学生不需要面面俱到,从头写到脚,刻画出的人物形象也并非都要聚焦“高大全”,而应关注“小而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细节,抓住人物最具个性的特点来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习作内容“猜猜他是谁”时,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同学,抓住同学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特点进行描述。学生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找准了同学的特点,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位学生描写同桌———他长得胖胖乎乎,圆润的脸蛋上有一双小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他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他却怕上下楼梯。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三楼教师办公室。只见他侧着身子,双手紧紧抓住楼梯扶手,一步一步往上挪。好不容易挪到了三楼,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汗珠像黄豆粒似地滚下来,用沾满尘土的胖手一擦,顿时变成了“花脸猫”。下楼梯的时候,他歪着脖子,猫着腰,撅着屁股,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下蹭,嘴里念念有词:“怎么下楼比上楼还难啊?唉,还好我们的教室在一楼啊!”小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他留心观察同桌的外貌、动作、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描写,一个“长得胖胖乎乎”“害怕上下楼梯”的小男孩跃然纸上。
2.留意生活细节,展现精彩情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留意生活的一些小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致的描写,能让情节更精彩,把事情叙述得更具体生动。例如,在学校组织学生打完疫苗后,教师让学生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一名学生在“我们一起打疫苗”一文写到———医生说:“开始打针啦,哪位同学先来?”有的学生纷纷后退,有的学生连连摆手,有的学生小声嘀咕:“打针疼不疼啊?我可怕疼了!”几个调皮的男生见状,装出绅士的样子说:“女士优先!”沉默许久,还是没有一名学生愿意先打。这时,我勇敢地站到了最前面,深吸一口气,脱下外套,拉起棉毛衫的袖子屏住呼吸等待着。消毒棉签擦到手臂上凉凉的,给我打针的医生捏了捏我胳膊上的肌肉说:“小伙子长得真结实!”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可是打篮球锻炼的结果呀!嗞———,针扎进了,医生慢慢地把药水推了进去。咦?竟然一点儿也不疼!小作者留意了打疫苗时同学们的不同表现,写出了男同学的调皮,然后又通过一系列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自己打疫苗时的感受,真实地再现了打疫苗的场景,文章充满童真童趣,展现的情节较为精彩。
3.挖掘生活细节,传递真挚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细节。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能给学生的内心带来触动。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写出的文章才能动人情思。例如,教师在教学习作内容“我想对您说”时,一名学生在文中这样写———和妈妈去超市,我想喝橙汁,遗憾的是卖光了。妈妈说:“下次再买吧。”“噢。”我虽答应着,但是心里有点不高兴。第二天清晨,我被“噼里啪啦”的响声吵醒,连忙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到厨房,妈妈正在榨橙汁。见我起来了,递给我一杯橙汁,笑眯眯地说:“你不是说想喝橙汁吗?今天早上我去菜市场买来了橙子,榨了汁,快喝吧!”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橙汁清爽香甜。一杯橙汁润心田,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做您的儿子真幸福!”小作者撷取的是生活中妈妈给自己榨橙汁的一件小事,以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表现出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抒发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文章能够打动读者内心,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也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包括:为学生布置观察类作业并指导完成日记写作、利用生活化的游戏活动来挖掘学生写作潜力、通过生活化情境构建来锻炼学生写作抒情能力、基于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写作的叙事水平、鼓励学生日常积累阅读并开发写作想象力等。
参考文献
[1]张秀惠.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2(31):79-81.
[2]王中王.生活即作文——例谈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J].小学生(上旬刊),2022(11):11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