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然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区第一小学 065300

摘要

对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来说,开展合作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不断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课堂氛围,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运动互动中。


关键词

合作教学;小学;体育与健康

正文


前言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校积极开展合作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课堂上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体育学习积极性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实施合作教学的原则

(一)考量实际情况,坚持适应性原则

合作教学的意义较为重大,在实际规划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很多学校积极推进合作教学,但多样化、混乱的教学方法适应性较差,小学生在初期阶段无法习惯并接受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教学方法,降低适应难度。除了教学方法外,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应坚持适应性原则。拓展性的体育和健康知识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教学内容规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行动力较差,教师应向其教授篮球、足球基本操作方法,三步上篮和多变的足球技巧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见,合作教学的内容设计应坚持适应性原则,以便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感。

(二)突出实践教学,坚持有效性原则

合作教学模式的推出是为了提高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此,合作教学不应停留在“形式化”阶段。很多学校认识到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但在践行合作教学时会出现规划随意、分组随意的情况,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积极性,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在合作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有效性原则,以增强学生体验为教学目标,制定符合课堂时限、学生兴趣的协作计划,通过对学生的日常了解合理分配组别,提升合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合作教学停留在“口号阶段”。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实施合作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一)尊重学生意愿,实施多种分组方法

分组工作是合作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合作项目的形式和内容合理进行组别划分。例如,踢足球、体操队形配合等拓展性的项目需要多人一组,双人跳绳、定向类的活动项目只需要两人一组。教师应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提前制定好分组策略,包括组数、组内成员人数和人员组合。在初步分完组后,教师还应实施个性化的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灵活调整组别,满足学生的组队需求,营造和谐、愉快的分组氛围。此外,在具体活动实践中,教师如若发现组内存在合作不和谐的情况,还可以灵活进行调配。例如,在进行双人跳绳团队教学时,教师应提前根据班级内的学生身体情况大致进行分组,再根据学生的个人反馈和意见调整部分组别,灵活地进行组别划分,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见。科学合理的分组不仅可以避免团队协作中矛盾的出现,还能够节约课堂时间,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教学中应积极落实并执行分组环节。

(二)做好环境构建,引导学生团结协作

教师应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前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场地和道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愿意参与到团队协作中来。以“无敌风火轮”拓展项目为例,教师应提前选好场地、准备好体育活动所需要纸张、胶带、比赛计时器等材料,并搭建好裁判和记录台,使学生充分感受团队协作的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参与意愿。在合作项目正式实施前,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设备,完成对“无敌风火轮”游戏的合作方法和规则的科普,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团队协作方法。良好教学环境的构建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协作氛围中,有效增强其活动投入度和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团队项目的实施效果。

(三)创新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维度

合作教学不仅仅包括分工式的团队协作,还包括“头脑风暴式”的团队协作。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分工式的团队协作较为常见,但缺少灵活性,在长期的实施中,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为此,教师应基于合作教学理念探究更多灵活的教学模式,定向运动便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定向运动是一种智力型的体育运动,要求两人一组,借助指北针、地图等工具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终点。在此项运动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并非分工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式,学生可以互相交换想法,在协商中确定路线,团队协作配合程度更高。定向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协作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定向运动、拓展性运动等方式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为合作教学增加新思路和新方法,丰富体育教学维度,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运动中保持热情和积极性。

(四)革新教学评估,注重学生参与体验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程分数较为重要,教师往往借助学生的期中、期末评分情况评估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能力。在评分制度的影响下,一些对体育运动怀有较高热情但分数不理想的学生会存在较大落差,自信心会逐渐下降,与素质教育中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为此,教师应革新教学评估方式,以尊重学生体验、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将学生合作学习参与程度、团队表现情况、社交能力、进步情况纳入到学科成绩评价中,为学生构建轻松的教学评价环境。同时,教师还应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拓展团队学习反馈渠道,通过学生的评价优化团队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实现学生角度的教学评价。例如,在开展“跑跳接力”合作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拘泥于接力成绩的快慢,更应关注学生在接力合作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和责任意识,将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纳入到成绩评价中,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信心。

结语

小学是学生培养良好运动和健康观念的基础阶段,教师应采取多元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教学既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运动体验,还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最终推动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智慧,2021(18):97-98.[2]李建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性评价优化策略[J].田径,2020(8):70-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