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应用方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许多新的教学手段被不断地运用到教学中,为提高教育效果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而采用分层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可以很好地适应此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也显著地提升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在对初中历史分层教学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给大家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的优点
(一)能适应教育改革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分层教育能够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而是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历史水平的需求,还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分数越高,历史越好”的思想。分层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支持,符合教学改革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历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施[1]。
(二)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其思想独立性越来越强,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因此更应实行分层教学法,能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初中学生的个性日益丰富和独立。分层教学法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进步。
(三)提高了课堂效率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更注重听、说、读、写。另外要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就应该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新课改背景下,分层教学通过最适宜学生的层级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学生的个体差异、合作学习等手段,避免“哑巴历史”的形成,提高了历史学习的实用性。
二、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
(一)科学分层学生
在初中历史的分层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首先,初中历史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目前的基础状况,比如历史基础成绩、历史学习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分层结构符合要求,也能为分层教学营造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心状况,保证在合理的层次结构下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以此更好地促进个体发展。比如:中学历史老师可以从学生日常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作业反馈等方面来判定学生学习表现的优劣,从而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学生的综合学习表现最好,比如,他们掌握了很深的理论基础,也能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B级的学生其总体水平表现一般,比如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全面,也能够应用历史知识去处理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C级则包括指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不够的学生[2]。
(二)科学分层教学目标
将层次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到中学历史的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级划分,是实现分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对历史教育的科学分层划分,既是确保实施层次分明的教育的有效途径,又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初中历史老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他们学习需求的课程。同时,在制定分层目标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目标的确立对C层次的学生影响很大。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较差,如果老师给他们设定了一个很高的任务,那么他们就会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一直这样下去,他们就会慢慢地放弃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在实施分层式的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保证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地促进自身学习水平的提升,进而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逐步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另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做到精益求精,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保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三)课堂教学层次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分层教学中,教学的层次性非常关键:第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其深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各个水平的学生能够在学习内容的同时,及时地跟进教学进度,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要确保各个水平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交流,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整个历史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老师应考虑到各水平学生的具体需要,确保各水平的同学通过课堂实践,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达到提高自己能力的目标。
(四)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划分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受多方面条件影响的,所以在分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分组。针对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加快学习进度,讲授更深层次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合理地带领学生查漏补缺,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在把握学习进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及时掌握课堂进度。不能一味求快,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评估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的一种科学评判,其能够帮助教师依据评估的结论来进行后续的教育活动安排,而初中生则期望通过教学评估来得到老师的认可。不同水平的学生,尽管他们所学的知识有差异,但是他们都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认可。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估时,应该给予积极地评估,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4]。根据这一认识,对于A等级的同学来说,因为他们的优秀表现,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得到更多的赞扬,所以为了防止他们有骄傲自满的心理,老师们在赞美的时候,也要根据他们的缺点,给他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而针对B等级和C等级学生,教师在进行历史评估时,应该以激励学生的语言和批判性的态度来进行评估,但是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尽量发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语
总的来说,就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高效课堂构建任重而道远,这将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伟大教育工程。教师要在不断的思考和优化中提升教学水平,找到最适宜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方法,不仅是响应新的教育政策,而且是在新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产物[3]。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掘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才能让我国的教育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田亮, 岑祚寅, 王硕. 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J]. 海风, 2021(4):1.
[2] 刘永杰.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 基础教育论坛, 2021(13):2.
[3] 富丽郡.新课标背景下,坚持"四力",保持初中历史教师的生命力.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