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正文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各方面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内容本身就是丰富的,可以让学生更多的知识从它开始积累,对学生语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不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的学习、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点,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重要技能,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自我认知能力差,很多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与人交往时往往语言表达不准确、不清晰,这就要求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能够锻炼自己的口才,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语言表达也能够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紧张情绪,使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够正确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表达方式进行沟通,例如,当学生与老师交谈时,学生可以采用尊敬的语气和老师进行交流,当学生与家长沟通时,可以采取委婉、亲切的语气等。
另外,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与人沟通,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许多小学生并不懂得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在与人交流时往往口齿不清,言词不通,造成交流不畅,误会增多。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想法,既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2.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训练。
教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明确教学目的,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并积极与学生互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语文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方式逐步得到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语言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观图书馆、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社会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当前新课改所要求的良好的语文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读懂作者的写作脉络、读懂作者的写作宗旨。然后,让学生尝试理解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章所描述的情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内容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将文章内容呈现出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措施
1.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更不会去探究知识的奥秘,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学生去表达,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是语文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通过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情景,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对草原这一特殊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你们都看过有关草原的电影吗?电影里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草原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在同学们回答完毕后,不断地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学生思考后,就会从电影中了解到草原的样子,再将自己的感受与自己对草原的印象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了。
2.引导学生规范说话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语言用普通话说出来,要帮助他们把习惯用规范的语言说出来。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发音的好习惯。由于小学生的发音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规范说话。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更多的课文,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阅读课文。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很多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他们可以大胆地向老师提问问题。所以对于同学的提问,老师要多鼓励。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问敢说的习惯,这是老师应该培养的。普通话中的一些技巧,可以通过纠正发音错误来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另外,还能培养学生规范用语的使用意识,使学生养成习惯。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基础知识。小学生对于语法知识掌握不是很扎实,他们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语法知识理解不深,从而导致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错误。所以老师要引导同学们把基础的语法知识掌握好,做到语法性知识用对,表达出来就可以。
3.加强实践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锻炼。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生活实际和实践锻炼,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家庭作业布置下去,然后让学生回家帮父母干点家务,把做家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今后要做的事情,并完成作业后向父母汇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生活,并记录下一些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然后将这些现象或事物通过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事物或现象,还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4.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通过鼓励性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
如:教师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通过设问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所学知识,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学方法,在思考过程中加以分析、解决,促使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进而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5.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如图片、录像等。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图文并茂、图文并茂的图片和形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在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秋雨绵绵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会那种秋雨带给人的独特感受,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秋雨带给人的美感,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等。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6.阅读课外书籍
小学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小学生可在阅读中增加对语言表达的理解,选择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但是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需要注意,不可随意阅读,要选择有质量、有价值的书籍,避免阅读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或者是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书籍。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有价值的语言知识,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才能使其在生活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这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有好处的。
结语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其核心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在教学实践中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利用,使其成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助推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黄丽兵.考试周刊,2021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傅文娟.新课程,2021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赵红彩.黑河教育,2021
[4]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下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J].杨卫国.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