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祖鑫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双芫学校 342100

摘要

随着核心素养观念的逐步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阶段,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等内在素质的培养。而“深度学习”则强调了对学生思维的扩展与思考能力的提高,更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深入发掘,这将有利于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的的达成。本文首先从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出发,对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有效策略

正文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深度学习教学指导,就是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变革的重要体现之一在漫长的探索历程中,数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多元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学科思维的交叉、过程评估的多样化,为师生所接受。因此,如何从整体上优化教学,并探讨符合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教育方面。数学是一门探索有逻辑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提出假设、推理和得出结果,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用这种方法来解释,那么就会让教学过程显得很无趣,小学生们也很难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采取这种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有的时候,还会为了赶进度而压缩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的东西,而且还会有一种逆反心理,长时间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学习能力自然也就不会得到提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学教学应具有鲜明的特点。然而,许多老师还在使用黑板加粉笔的陈旧模式来进行教学,这让生活在信息时代中的小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也显得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太好。

2.学生方面。在小学各学科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在数学学习中,充斥着大量的计算以及公式、概念,这些都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把数学和这些联系在一起,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减。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点往往与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在学习小学数学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同时,许多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不能进行有效复习,课堂上也不能保证复习的质量。这样的话,学生们就很难建立起相应的数学知识,久而久之,他们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会阻碍他们的学业。

3.教学评价方面。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评价存在着“应试教育”思想的局限,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唯一的评判标准,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等目标,很难使其得到真正的发展。此外,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评估中评价主体存在着“单一”的倾向,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评价的状态,难以在评价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1.实现知识深度整合形成数学思维数学课程中,深度学习是指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将新老数学知识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更加全面、系统、完善的知识系统。在数学课程中,深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将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是创新教育的精髓所在,基于这一点,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的。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善于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深度学习强调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是促进小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将深度学习模式用于小学数学,可以达到新课标要求。深度学习可以使学生从以往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好自己的数学知识。此外,深度学习还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新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4.加强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大部分小学生都是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获得新鲜事物的方式也相对单一,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们记住一些东西,而不是真正的领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加深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从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践行途径

1.深度挖掘钻研数学教材内容,奠定深度学习基础小学的学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等尚未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即使学生已经记住了这些理论知识,但他们也只是表面记忆,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自主学习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关注数学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将知识学活。以此为基础,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为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对教材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制作微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做预习任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们觉得预习任务单调乏味,也没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在课堂上,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成绩时,很少有学生能对相关的问题做出流利的回答,很多学生都是说“不知道”,这给后面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微时代”的来临,微课的应用,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给小学数学的预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愉快地预习,加深对课本的理解,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人员要积极利用微课视频,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自己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持续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3.设计学习活动,实现知识内化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的内容与理念。在每一堂课程中,都要预留20分钟的实习时间,其主要目标是将知识内化,用具体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内涵和思想,从而实现对程序知识的自动化。深度学习不只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必须遵循其内在逻辑,遵循其认知发展的规律,遵循其学习的逻辑起点。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地考虑进去,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法来进行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选择一种与自己的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活动,并对学生展开恰当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持续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出来。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能力地培养和深入的学习相结合。

4.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源于日常生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时,应积极联系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创设适合学生理解的问题情境,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进行反思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生活问题情境正好与其特征相吻合。传统的小学数学中,以“虚拟”问题为主,这类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设计的,而实际生活中却未必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比如被人们广泛批评的游泳池里灌满了水,然后又灌满了水,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不能仅仅依赖于这些虚拟问题,还必须以学生生活中的情境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可以在现实中解决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这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点不仅可以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进行刺激和培养。同时,素质教育也强调了教学的人性化,而深度学习就是需要老师们对过去那种死板、陈旧的教学方式展开改革和创新,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比如,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时,可以使用几何画板、网络画板、GeoGebra等软件,从多个角度观察、动态呈现,帮助学生了解空间几何的构造,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6.发展数学思维,渗透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促进学生发展学习智慧”作为指导方针,让他们可以利用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原理。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重心从“丰富知识储备”转移到“提升教学深度”,注重对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培养,将深度学习作为一个标准,强调将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融合,从而让学生的问题思考方式不再局限于公式套用,而要让他们能够体现出数学思维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7.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思考能力,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产生深入影响。在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实践中,要使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把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数学教学工作运用到实际中去。例如,在教学“图形面积计算”有关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不同的图形进行比较清楚的记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另外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在每一章的复习与巩固阶段,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对本章的重点知识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这对加深和掌握小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8.采取评价体制,提高学习动力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和评价。评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传统模式下的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进行评价不同,在深度学习下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生积极发言的时候,或是在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时地对他们进行称赞和肯定,让他们体会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乐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当学生答错时,教师也要对他进行评价,对他所展现出来的勇气给予肯定,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他的错误,这会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所以,激励性评估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深度学习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满足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将学生作为深度学习的中心,对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将多种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与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不断地对深度学习进行创新,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金.核心问题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18).

[2]贾丽萍.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探析[J].学周刊,2022,14(14):79-81.

[3]李海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建构[J].江西教育,2021(12):59-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