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许娜

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乡初级中学

摘要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理论型的知识人才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体育方面自然也不例外。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契合素质教育核心理念,旨在提升训练者综合素质的户外实践活动,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以教育为本的拓展训练模式来落实初中体育的教学改革,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正文


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训练活动,强调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训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体能,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拓展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打破模式化的教学,有助于教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特点

与普通的体育训练项目相比,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比较强的,这是因为素质拓展训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特征,能对学生产生启发,在训练方式上体现出了较强的灵活性。具体来说,这种训练方式的特点可以被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素质拓展训练虽然以体能训练为主,但也会融入人际交往类的活动,学生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会实现情感认知的提升,也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品格。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参与和投入其中,在沉浸式参与训练的同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二是学生可进行自我挑战。与初中体育课堂上的传统训练项目相比,素质拓展训练的难度通常比较高,无论是在智力还是在体力上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为了完成训练需要向自己发出挑战,要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第三是学生会获得真实体验。这是因为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学生将获得沉浸式的参与体验,每完成一次训练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成长和提升,他们会在其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和启发,提升个人素质并完善人格。第四是学生可进行自我教育,这指的是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教师会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激发参与兴趣传统体育课程以体能锻炼和体育技巧练习为主,学习过程相对枯燥,机械性较强,而拓展训练活动的融入赋予了学生具体目标,学生可以以目标为指导开展体育活动,多样性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也能带给学生新鲜感和体验感,促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断尝试、不断思考,在思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三、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保证拓展训练的顺利开展,并最大限度发挥出拓展训练的教育价值,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为此,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拓展训练项目的主体,在充分把握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全面考虑初中生学习特点、心理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来灵活调整拓展训练的内容和进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拓展训练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此外,教师还需要全面了解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合理的分类,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还需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积极寻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空间,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和应用户外资源来弥补校内拓展训练条件的不足,为初中生创设更有利的成长环境。

(二)拓展训练内容的设计

首先,体验性训练。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险、攀岩、野外定向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挑战。其次,创新性训练。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运动比赛、发明新型体育器材等活动,让学生在创新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然后,文化体验训练。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武术、太极拳、民族舞蹈等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最后、科学性训练。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性训练、竞技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技能和水平。

(三)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的特征,在基于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教师要避免陷入呆板、僵化、孤立的情境创设困境。其次,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情境,并在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关体育动作的录像回放,要求学生仔细观摩。在这之后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技术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模仿技术动作,了解比赛规则。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比如在素质拓展训练的热身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来舒展身体。例如,在开展田径类素质拓展训练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警察捉毛贼”的游戏,使学生在身体和在心理上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使其更好地进入后续田径类运动学习状态。

(四)注重培养学生风险意识、管控意识

最后一项活动最能够体现出风险意识的培养效果,学生在合作中经历过多次失败后,总结出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并在最后一次活动中予以更加充分的验证。每一次活动后,学生有意无意中都会对此次活动中自己及他人的表现进行对比、总结,且在下一次活动时,通过活动计划调整来具体验证自己的想法,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影响活动判断的潜在因素,为真正达成某次活动目标,还需在活动前认真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继而便于甄别“可控”“不可控”因素,逐步深化“调整”“管控”意识。此次活动更为成功的一点,在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活动瞬间,帮助学生将积压的情绪释放出来,在跟随影像回忆的瞬间,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个人表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勇于拼搏的精神,利于后续对学生做进一步的素质拓展教学,促使其逐步提升综合素质,真正有机会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五)引入拓展训练组织体育竞赛活动

体育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表现出各自的运动能力,在相互比较中展开进一步的学习,让学生的运动能力获得充分发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利用拓展训练活动组织学生展开体育竞赛,让学生努力完成竞赛任务,解决竞赛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对体育运动技巧的运用能力,充分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增强体育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投掷》时,教师可以利用拓展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体育竞赛。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投掷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引爆地雷”这一项拓展训练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在开阔的场地上放置一些矿泉水瓶,作为“地雷”。活动者需要用其他物品击中相应位置的“地雷”,扫除前行的障碍,让团队快速到达终点。在参与这一活动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用实心球来引爆地雷,看看谁引爆的地雷最多!”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能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在击中距离较近的目标时,学生可以对投掷的弧线进行提前预判,适当减少投掷的力量,增强击中率。在击中距离较远的目标时,学生可以两脚用力蹬地,双臂快速伸展,提高投掷的弧线,增加投掷的距离。同样,教师还可以改变活动的规则,让学生对更为复杂的技能进行充分运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对面的风沙很大,沙土会伤害我们的眼睛,应该怎么击中目标呢?”学生可以运用体后抛实心球的方法,快速观察目标点的距离与方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然后背对目标点,将球投掷。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空中有子弹飞过,我们应该怎样既保护自己又击中目标呢?”学生可以运用半仰卧抛实心球的方法,仰卧在地面上,降低身体的高度,合理控制投掷的弧线。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根据条件的变化合理运用运动方法,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

(六)整合学习资源,培养合作精神

体育是一项相互配合的运动,对学生开展体育训练,应注意先培养学生的体育合作精神。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教师应注意对教学环境不断进行优化,然后,再对学生开展体育合作训练。教师应通过对体育拓展训练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确保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整合体育拓展训练教学资源,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包括补充基础的训练器材,不断充实师资力量,以及对教师开展校内及校外的培训,等等。这样,可以使体育教师能够更加高效地对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引导,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做好铺垫。例如,在开展足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同步前进”这一体育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通过资源整合,使体育教学中拥有可供运动的足球场地、足球、座椅、长凳等相关配套设施。“同步前进”这一运动项目要求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将并列的两条腿绑住,然后,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射门的动作,考验学生的配合默契程度,提升学生的节奏韵律及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如“心有千千结”项目训练,教师先让全体学生围成圈,听教师的指令,缓缓地坐在身后学生的腿上,教师再给予指令,让学生喊出相应的口号,例如“齐心协力、奋勇向前”“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等,看哪一组口号整齐有力。活动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反应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在复杂环境下理清思路、分析问题。

)拓展训练融入体育项目,实现学练结合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如果拓展训练项目与体育教学项目的跨度过大,容易抢占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教师可尝试将拓展训练项目与体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运动技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并促进学生成长。以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第二章“田径”为例,教师在课上预备组织开展“孤岛求生”项目,传统的拓展训练项目中学生扮演落难岛上的船员,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学生需要跟随指引者的指示才能最终得到救援。在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团体,要求学生以团体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传统的拓展训练项目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相对有限。为实现田径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可在活动任务中加入一定的田径训练指令:“有船员在翻越岩壁寻找淡水的过程中不慎摔伤,需要草药才能救治,但要取得草药需要穿过一片满是鳄鱼的沼泽地,因为必须在20秒内完成,所以请每组选择需要采药的船员。”同时基于情境开展百米赛跑练习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短跑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长跑能力,教师可继续设置情境:“有船员发现海边发现一条白线,立刻有船员注意到这是海啸来临的前兆,所有人必须在浪潮来临之前跑到距离海岸一千米处的高山上才能避开这次的危机。”利用情境在拓展训练中组织开展千米长跑活动,在模拟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田径能力,可以真正将体育运动项目融入拓展训练之中,二者合理搭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通过对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可以看出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拓展训练内容,并注意组织和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任红娜.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途径探析[J].田径,2022(10).

[2]杨辉.初中体育与素质拓展的结合[J].田径,2022(10).

[3]谢存.利用拓展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施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2(15).

[4]常会丽.体能类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4)

[5]赵娜,李江霞,赵甜.拓展训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6):62-65.

[6]常会丽.体能类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21,12:66-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