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单元作业
正文
前言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一项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标准,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其中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一举措极大地推进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的转型,使得学生们不仅可以主动地获取知识,还可以积极地完成练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成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将以单元学习为核心,将实际生活环境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组织课程内容。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涵盖了个人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它们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实践、实践,以及不断提升的政治、文化、业务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取,则需要个人付出艰苦的努力,并且需要持续的改进。核心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石,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
通过高中化学课程,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终身学习能力,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这一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探究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和元素,让学生掌握宏观和微观的知识,并运用化学语言来表达,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增强与社会的互动能力,并获得良好的品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设计案例
硅是一种宝贵的无机非金属元素,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其特殊的结构使得它在地壳中的含量远远超过氧,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从而极大地推动着未来的发展,并对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单元为例,对高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进行论述。
本单元的焦点将聚焦于非金属材料和相关的化合物。我们将探讨二氧化硅的结构、特征、应用、化学反应、硅酸盐的组成,并研究它的性能。此外,我们还将对陶瓷、水泥和玻璃进行简单的介绍。该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于将整个单元细化为三个部分,清晰地表达了相关的概念。首先,通过对硅原子的结构以及它与氧气的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二氧化硅;接着,通过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硅酸钠;最后,通过对硅酸钠和盐酸的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硅酸的特性。通过引入学生的实验活动,我们可以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从硅酸盐产品的普遍使用,到人工制备的硅单质的特性,这些材料的逻辑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硅及其相关化合物的特性,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理念
1.重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观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但是,由于涉及的元素化合物非常复杂,单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所以,学生还需要通过不断努力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便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把它们的关联性和规律归纳出来,并且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究,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条理、高效。通过复习旧知识,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加强对旧知识的掌握,将其作为新知识学习的基础,以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分析示意图和实验,我们发现了C和Si两种元素的相似之处,并且运用它们的酸碱性来推导出它们的不同性质。此外,我们还观察了Al与NaOH的反应,从而得出了Si与NaOH的相似之处。采取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挑战,还能够不断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对高中化学的学习能力。
2.重实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新知识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验证大量的数据和知识,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特点。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一、了解Na2SiO3溶液的储存方法和粘度;二、学习如何将稀盐酸添加到含有酚酞的Na2SiO3溶液中;三、学习如何将二氧化碳注入到溶液中,使之完全封闭;四、学习如何保存NaOH试剂,并研究不同玻璃的组成对结果的影响。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课程的精髓,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小型实验,以此来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理解。这些实验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还能够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去验证他们的推断,从而收获更丰富的知识。
3.重实践,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爱德加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在“听讲”的学习模式中,两周的时间只能让5%的知识点被记住;而在“做中学”和“教别人”的学习模式中,90%的知识点被完整地记住;此外,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让50%的知识点被完整地记住。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尝试独立完成实验,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探究硅酸和碳酸的酸碱性。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的角度,去探究和理解关键的物理定律。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并且可以提供有趣的实验材料,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碳还原二氧化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硅的制备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实际的反应条件出发,更加深刻地思考硅和CO还是CO2之间的关系,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利用录像技术,将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实验和操作重新呈现出来,并由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化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魅力。
三、结语
叶圣陶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而“核心素养”的出台,正好满足了这一理念。因此,“核心素养”的实施,为普及高中化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得教师们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更加注重实践性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
与以往教学不同,单元作业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系统性。在这种设计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并将评估与教学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化学知识的逻辑性,以便让它们与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相一致。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梯度设计,并将难点分散,以便更好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深入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设计教学,我们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作业多样性设计[J].现代教学, 2022(1):70-71.
[2] 谭琼念.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创新设计与评价[J].高中数理化, 2019(10):3.
[3] 刘桂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 000(007):33.
[4] 张国婷.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教学单元设计研究[J].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