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教学推动小学音乐课程提质增效
摘要
关键词
趣味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正文
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伊始阶段,除了要把基础打牢,把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都学得扎实之外,更要把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并将其逐渐运用到生活中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小学音乐课程既是专业技能的基础课程,又具有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思维的转换,起到调节的作用,还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性格发展等方面。但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不高,他们的认识还具有浅显的特征,他们喜欢玩和喜欢新鲜的东西。这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自然特点出发,循序渐进地指导,进而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
一、改变教学理念,以兴趣培养为目标
(1)基于趣之理念指导趣味教学
“趣味教育观”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一致。“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的就是要对以适合于教学对象的方式方法展开教学,以客观规律进行考虑的教学明显要将教学本身的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很明显,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将他们的年龄特征考虑进去,这代表着他们对事物的专注度,只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新奇度出发。所以,要将他们爱玩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将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比如集体游戏、动画片、跳舞等,来进行吸引。可见,只有从本质上认识兴趣教育观,抛弃比较死板的传统教育观,才能创新兴趣教育观。
(2)基于阶段划分兴趣教学内容
改变教学理念,在进行趣味教学的时候,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他们的兴趣存在差异,因此,使用的趣味教学方法也要有差异。教师应在教学中对此有足够的认识。比如小学低年级主要集中在6-8岁,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开始学习,他们的特征是喜欢玩耍,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应该采取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特征相适应的趣味教学,要尽可能地使其变得简单易学,在课程内容上要更多地考虑到游戏性,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在中、高水平上,学生的兴趣已不像在低水平上那么单纯。因而,教师对于“兴趣”的认识较为复杂,在“趣味性”与“知识性”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平衡。游戏与其说是融入,不如说是指导。比如上课前玩个小游戏,就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们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开始学习更多更复杂的学科。
(3)基于兴趣特点来塑造课程印象
艺术课程的最高水平就是塑造美丽的课程形象。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说明这个课程已经走进了同学们的心中,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表现为学生对这门课的开始充满了期待,对这位授课教师和教师的教学风格非常的喜欢,对这门课的内容也更加的认可。在这样一种心理优势下,不但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更容易地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主思考意识,让他们在学习阶段喜爱研究这门课程,在工作阶段从事并研究这个专业。而在小学音乐课程方面,就应该将重点打造成以趣味性为特色的课程形象,在这一阶段,没有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产生喜欢这门课程的理由。而要形成趣味性特征,它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趣味性特征不仅体现在授课的实质上,还可以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体现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中,以此塑造出一种能够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课程形象。
二、基于趣味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趣味进行引导是一种常见而又简单的方法,它包含了以趣味内容作为开始的教学,通过趣味插入的方式来对课堂氛围进行调整。这个方法在初等阶段的学生中更适合。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意识,他们对学习已经不会再有任何的抗拒,所以,如果运用一定的兴趣引导,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的氛围,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活跃。
(1)趣味导入塑造课堂氛围
课前趣味教学引导指的是:在课程开始之前,或者已经开始之后,由教师进行引导或参与的趣味活动,它可以发挥出一个良好的课程开端的效果。要强调的是,这个有趣的活动要尽可能和所教的内容相关,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口琴之前,教师会当场为学生演奏一支美妙的独奏曲子。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有诱惑力的,尤其是那些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专业乐器,只在电影里看到过的人。在一首优美的口琴曲子之后,再来一次口琴的表演,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做一些互动的小游戏,让气氛变得更好。
如,在开始之前,教师宣布要进行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谁被抓住了,一会儿在教室中要表演一个今天学习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跟课堂上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学生因为失败被罚要在教室中表演学习的内容,也显然让每个人都在全神贯注的玩着游戏,生怕失败,同时也在思考今天学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有难度。这几种方法在课堂上都是很好的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间的交互,通常是在一个知识点的最后,或者是在两节课之间的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开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这也是一种趣味教学的方式,而有意思的活动可以让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的目标是让学生们对它产生兴趣的,因为这门课程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以“新疆”一单元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歌舞环绕中的新疆”等情境,从四首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入手,将《我爱雪莲花》为伊始课时,用儿童喜欢的儿歌、童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新疆好》为最终课时,这首歌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描述了新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画面,也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国家团结、民族团结的意识,其可有效应用于情境转移,以调动学生的文化认知。另外,在音乐教学中,也可借助四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旋律等的差异来创造子环境,展示了新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族精神的美,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新疆地区和新疆歌舞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维吾尔族舞蹈中的一些有趣的动作,比如“扭脖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缓解同学们的紧张情绪,使他们劳逸结合,从而使同学们在下一节课中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
三、以兴趣为载体,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将兴趣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发挥着承载知识、推进过程的功能,这就是兴趣型教学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在此方法下,整堂课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在此方法下,将课堂教学内容以一种“游戏”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却又能真正地掌握知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法,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只凭自己的兴趣来决定自己的喜好。这一教学方法,通常以各种形式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就展示方式而言,有情景式的讲授方式;从展示方式来看,有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参与的主体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等。运用趣味教学融入的方法,其重点就是要将其融会贯通,让教学看上去就像是一场游戏,但是学生们却真的在游戏中学到了东西,从而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1)本课程情境演绎
情景演绎法是趣味教学的有效手段。对于某些需要深入体会和领悟的内容,某些情节情境的内容,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以《卖报歌》为例,它深刻描写了旧社会卖报人的艰难困苦和对光明生活的渴望。在听歌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音乐的意蕴。运用情景演绎的方法,要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歌曲的意思,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比如,教师们可以事先把符合《卖报歌》的音乐录像带、动画、图片等都给教师们准备好。在表演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歌曲中的情节、情境进行同步的演绎。在狂风骤雨中,卖报纸的小子跌倒在泥泞之中,然后又爬起身来继续向前……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营造“红色”课堂情境氛围、“红色歌曲”等教育资源,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红色音乐与文化的美,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使其健康地成长,逐步形成积极、热情、自信的性格品质。
(2)跨学科情境模拟
音乐源自语言,而汉语恰巧充满着韵律之美。汉语的音乐之美,则在于其平仄对仗的韵律,其悲壮、婉转、缠绵,其美在于其重章叠句,起承转合,其美在于其轻重缓急,错落有致。通过跨学科情境的展示,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学科的关联性,体会到不一样的美感,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如,我国的古诗词,大部分都可以用来唱歌,也就是说,它们从一开始就是有音乐的,只是因为时间的流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音乐并没有流传下来。但后世也通过各种途径将古诗词改编为了歌曲,如李叔同的《送别歌》,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安雯的《月满西楼》,还有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都是把古诗词配上现代谱曲,其广受青少年青睐,传唱度极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大声地演唱这些由经典改编的歌曲,既能感受到音乐旋律的美,又能深刻地体会到诗文的情感价值,即能在演唱情境中将经典深深地铭记。
四、以评价为收尾,巩固学生课程所学
1.激励评价
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表扬、激励、赞赏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期望老师给予表扬,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音乐课中,老师应主动运用鼓励性的言语来评价,注重贯彻“一学一评”的教育思想,依据教学目的和学习实践对其进行评价,并对其在音乐课中的某些成绩进行了肯定,并运用表扬的言语使其更加自信。
2.示范评价
在实施示范性评价时,应注重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许多小学生的成长与提高都依赖于模仿,特别是对新的知识的掌握。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句子,一个表情,都可以让孩子们模仿。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典型的评价方法对音乐课程进行示范和演示,其中包含了音乐演唱方法、舞蹈动作等。评价时,要先仿效同学的行为,然后进行正确的示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教学中寻找适当的切入点,向学生示范演唱技巧和音乐基础知识,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音乐魅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将趣味教学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起一种“趣味性”的教学理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用“趣味性”来不断更迭课程的形象。其次,要注意运用趣味性教学法,运用趣味性教学法,在课件中引入趣味性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情境演绎、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论,将趣味教学与传授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中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傢钰.关于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J].好日子,2022(4):0046-0048.
[2]李玲,刘帅.开展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趣味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6):113-114.
[3]王佳,张蕊.趣味性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小学低段为例[J].艺术科技,2013,26(11):408-408.
[4]杨磊.探索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审美趣味培养[J].音乐时空,2013(9):190-190.
[5]赵璐.巧妙训练,提升能力——小学低段音乐课趣味发声训练技巧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23):113-113.
[6]赵祖英.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6(12):151-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