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佘美凤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9085

摘要

目的:讨论分析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对象是我院最近1年来接种预防的100例儿童,将每个疫苗接种儿童进行编号,奇数是对照组,偶数是观察组,两组预防接种儿童数量均50例,两组儿童都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但是观察组还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预防接种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不良反应、家长满意度等等。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疫苗接种儿童来说,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家长满意度较高、儿童接种依从性较高,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较高,而且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p值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就预防接种儿童来讲,利用采取有效的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防止或者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更加满足家长对护理的需求,而且儿童也更加主动的配合接种,防止出现很多医疗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

儿童;预防接种;精细化护理

正文


现阶段,要想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控制,最为常见的方法是预防接种。利用多种技术,比如:转基因、灭活等等,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研发成免疫制剂,通过喷雾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到儿童身体中,出现的抗体,以保证儿童机体具有较强的免疫力,更加科学的预防疾病。然而就儿童来讲,疫苗是一种异物,在注射到机体后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今,在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对身体健康日益关注,由于预防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越来越高,导致医患关系并不友好,所以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必须要在儿童预防接种期间采取精细化护理模式。基于此,为了可以探究分析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抽取100例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研究,对其中的50例疫苗接种儿童,在护理期间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效果相当不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的对象是我院最近1年来接种预防的100例儿童,将每个疫苗接种儿童进行编号,奇数是对照组,偶数是观察组,两组预防接种儿童数量均50例。每个患者都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而且了解研究内容。接种疫苗主要包括麻疹以及脊髓灰质炎等等。将疫苗过敏、发热等等疾病的儿童直接排除。两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儿童只有性别不一样,在其他方面,包括年龄、体重等等,都没有很大差异,p值超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

1.2方法

对照组疫苗接种儿童在护理期间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通常是由护理人员对儿童的接种证进行认真检查,而且对此次接种的疫苗信息进行仔细核实,其中包括检查儿童的性别、出生年月日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2]。一般来说,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必须要将“三查七对”的制度严格执行,确保疫苗接种是准确的。并且对于接种部位,应该全面消毒,之后才可以注射疫苗。在注射结束后,告诉儿童家长不要着急离开,应该待在观察室观察半个小时,必须要保证没有儿童没有任何的异常,才能离开。否则当儿童回到家里,出现抽搐以及呕吐等情况,又不能及时得到治疗,这时就非常危险。同时,必须要在预防接种本上将下次接种的时间清楚写好,告诉疫苗接种儿童家属要按时带着孩子到医院接种,而且要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到了接种疫苗的时间,但存在发热以及感冒等症状,这时可以将疫苗时间适当推迟。必须要切记的是,疫苗接种时间通常不可以提前,只能推迟,但是如果无意外情况,应该按时到疫苗接种。此外,应该将科室的电话号码告知家长,如果孩子在家里出现不舒服,可以随时联系科室工作人员来咨询。

观察组儿童不只是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也给予精细化护理[3]。具体如下:第一,护理人员拿到家长给的疫苗接种本后,需要反复核对,而且知道本次接种哪些疫苗。并且将关于此次疫苗的资料发给家长,资料上清楚注明此次疫苗接种的根本目的以及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等等,尽可能让儿童家长主动配合。第二,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由于有些儿童怕痛,又哭又闹,不能积极配合,这时需要告诉家长,让其可以将孩子的手臂尽量保持不动,多抚慰孩子,让孩子的情绪可以稳定下来,勇敢的接种。第三,在接种结束后,需要将下次疫苗接种时间告诉儿童家长,而且将家长的手机号留下来,这样可以方便下次提前打电话给家长,让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种[4]。第四,由于大部分家长每天都很忙碌的工作,通常在疫苗接种结束后就立刻带着孩子走,然而这样是不对的,有些儿童虽然疫苗接种完,短时间看不出来有异常,但是过了十分钟后,就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所以儿童在疫苗接种完成后,必须要在观察室停留半个小时,看看儿童究竟有无不良反应,若无任何不良反应,就能离开。反之,若有不良反应,必须要告知医护人员,及时缓解这些反应,以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第五,不断改善科室环境。与其他的科室相比之下,儿童接种疫苗的科室比较特殊,有很大不同,他们面对的群体是很小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喜欢都动画片或者有趣的儿童画报,所以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这些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适当的在科室墙上张贴一些画面,也可以播放动画片,这样能够转移或者分散儿童的注意力,更加主动的完成疫苗接种。第六,建立数字化预防接种,穿上粉色工作服,使接种环境明显改善,利用将画报贴在墙上或者播放动画,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转移,以免儿童过于害怕。第七,利用金苗系统向每个接种疫苗儿童的家长发送信息,让他们可以及时到医院带着孩子接种疫苗,而且让家长将软件小豆苗下载自己的手机上,这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了解孩子疫苗接种信息。第八,在接种前医护人员应该询问家长关于儿童最近的情况,比如:儿童是否身体发热、是否感冒咳嗽等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不必着急打疫苗,应该在这些情况都缓解且消除后,才可以到医院打疫苗。第九,必须要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包括微信群以及QQ群等等,便于护理人员及时向每个疫苗接种儿童的家长实施宣教,也可以便于家长进行咨询,使家长更加充分掌握关于预防接种的知识。

1.3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家长满意度等等。第一,不良反应。由护理人员将两组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主要包括皮疹、高热以及肿痛等等。第二,在儿童疫苗接种完成后,留在观察室时,护理人员可以将医院自制的关于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的调查问卷发给每个家长,再计算出其护理满意度。有些家长对医院各项护理工作都完全认可, 所以是完全满意;有些家长对医院各项工作都基本认可,所以是基本满意;还有些家长对医院各项工作都不认可,所以是不满意。如果护理满意度较高,那么家长对护理工作也是相当满意的。第三,儿童的依从性。主要是指儿童在接种时是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接种工作,而不是大哭大闹,十分抗拒。第四,接种及时率。记录每个疫苗接种儿童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到医院接种。第五,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了解程度。护理人员可以询问每个家长是否了解关于疫苗接种的知识,比如:本次接种的疫苗是什么?可以预防哪些疾病?打完疫苗后,是不是要马上离开医院?等等。

1.4统计学方式

在此次研究中产生的资料信息相当多,在处理分析资料信息中,普遍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这些资料信息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计数资料,还有一种是计量资料,这些资料由于是不同的,那么不管是表示方法还是检验手段,也必定是不同的。计数资料通常可以用率表示,计量资料可以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而计数资料在进行检验时可以采用t的方式,计量资料在进行检验时可以采用X2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得出p值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2.1比较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儿童在进行精细化护理后,可以发现其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较低,差异很大,p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1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例数,率)

组别

例数

皮疹

高热

肿痛

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对照组

50

510.00

510.00

714.00

1734.00

观察组

50

12.00

12.00

24.00

48.00

2.2比较两组疫苗接种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儿童在进行精细化护理后,可以发现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很大,p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2 两组疫苗接种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例数,率)

组别

例数

完全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50

1224.00

2040.00

1836.00

3264.00

观察组

50

3570.00

102.00

510.00

4590.00

2.3比较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的依从性

观察组儿童在进行精细化护理后,可以发现其疫苗接种的依从性较高,差异很大,p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3 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的依从性(均数±标准差,分数)

组别

例数

疫苗接种儿童的依从性

对照组

50

84.5±1.8

观察组

50

96.2±5.6

2.4比较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的及时率(例数,率)

观察组儿童在进行精细化护理后,可以发现其疫苗接种的及时率较高,差异很大,p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4所示。

4 两组疫苗接种儿童的及时率(例数,率)

组别

例数

接种及时

接种及时率

对照组

50

18

36.00

观察组

50

47

94.00

2.5比较两组疫苗接种儿童家长对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

观察组儿童在进行精细化护理后,可以发现其家长对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较高,差异很大,p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5所示。

5 两组疫苗接种儿童家长对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均数±标准差,分数)

组别

例数

家长对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

对照组

50

81.2±2.3

观察组

50

88.4±4.5

3.讨论

一般来说,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预防接种药物以及接种时间等等。许多儿童接种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不良反应的出现进行科学预防。因此,对预防接种儿童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可以使儿童接种正常完成。有研究报道显示,通过针对疫苗接种儿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家长更加满意,也可以防止接种结束后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依托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是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将以人为本当做基本的护理原则。预防接种的儿童是相当特殊的群体,所以必须要进行精细化干预,这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许多家长都没有充分掌握关于预防接种的知识,造成儿童不能迅速接种,而且在预防接种后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在精细化护理模式中,可以让儿童家长主动参与“家长课堂”,介绍关于预防接种的知识,加强家长认知能力,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一对一宣传教育”服务,再加上可以建立QQ或者微信群,使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有更加全面的掌握,让家长密切关注,主动参与接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接种。并且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可以安排儿童及家长先在室内进行休息,等着医护人员叫号,也可以在室内配备杂志报刊或者电视,而且可以将孩子喜欢的各种卡通图案贴在墙上,这样一来,除了防止儿童产生陌生感,也可以使儿童主动接近护理人员,大大提升儿童接种依从性,以免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况。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疫苗接种儿童在护理期间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不管是疫苗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疫苗接种儿童的依从性,还是疫苗接种儿童的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家长对接种知识的认识程度,都远远优于对照组,p不超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确有不错的效果,是当前儿童预防接种最适合的护理模式,值得普遍应用以及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爱春.精细化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7):105-106.

[2]隋静华,胡运红,邹刘琳,方泽钦,陈斯涵.精细化护理在社康中心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3):314-315.

[3]姜玉,王金金.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0):1645-1646.

[4]刘凤跃.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3):150.DOI:10.19738/j.cnki.psy.2020.03.130.

[5]安玲娟.精细化护理服务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20(01):133.

[6]许丽英.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3):567-5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