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和丰爱 孙龙涛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泰安 271219

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过程中预防性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的减少作用。方法:于2022年02月--2023年02月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18例儿童作为护理对象,按照信封法,将之随机纳入参照组(n=59)、预防组(n=59),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接种护理,而预防组则辅以预防性护理。结果:预防组儿童接种依从性以及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预防组儿童疼痛评分与红肿、瘙痒、局部硬结等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纠纷、脱针、哭闹不止等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减轻痛感,减少接种不良反应,预防不良事件,提高儿童接种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

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预防性护理;不良反应

正文


百白破疫苗指的是能够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疾病的一类混合型的基础疫苗[1]。婴儿出生后满三个月,便可以接种百白破疫苗,一般需要注射四针,前三针之间的注射间隔时间至少4周,即:三月龄、四月龄、五月龄各接种一针,18月龄还需要再加强一针[2]第二针注射后,由于注射剂量增加,往往会出现相关不良反应,比如接种后当天晚上难以入睡,哭闹不止,烦躁不安,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5℃),局部注射点红肿、疼痛,通常持续1-2d之后会自行恢复,无需特殊处理。注射后常见的反应是注射部位会出现硬结,部分患儿很久之后才会慢慢吸收,这些反应虽然属于注射疫苗后正常反应,但由于家长的认知水平不够,会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3]因此,百白破疫苗接种之前强化预防性护理,尽可能的避免不良反应,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提高儿童接种依从性及安全性,显得很有必要[4]。故而本研究纳入118例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作为护理对象,观察并探讨了预防性护理效果,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18例儿童202202--202302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按照信封法,将之随机纳入参照组(n=59)、预防组(n=59),其中参照组39例男童、20例女童月龄3-7个月,均龄(5.14±0.79个月;体重5-12kg,平均(8.24±1.68kg预防37例男童22女童月龄3-6个月,均龄(5.05±0.81个月;体重5-11kg,平均(8.22±1.69kg两组儿童月龄、男女比例、体重等基础信息的匹配度较高,可比性充分,检验结果P值>0.05入组标准:无疫苗接种禁忌;无过敏史;签署研究同意书;认知正常。排除标准:接种前高热或存在流行性感冒;接种部位皮肤破溃损伤;心脏病;肺病;肝肾不全;认知或意识异常。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接种护理,百白破疫苗接种之前进行健康宣教,强调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正确识别方法、接种禁忌等等;完成接种之后,要求家长注意观察儿童接种部位是否泛红、硬结,若是局部有不良反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对照处理,若48h后使用50%硫酸镁进行局部湿敷。

预防组则辅以预防性护理,包括(1)创建个人接种档案,全方位了解儿童既往病史、有无过敏史等等,接种之前常规查体,确保儿童符合接种要求。(2)知识宣教。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前,护理人员根据儿童家长教育背景,给予通俗的科普、宣教,让家长了解百白破疫苗以及相关接种知识,并提前说明接种后有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正确处理不良反应的措施等等,避免家长过度担忧;接种前强调注意事项,禁止空腹状态下接种疫苗;接种完成后,指导家长动态观察儿童反应,饮用适量的热水,并注意儿童及其家长的医疗需求,及时给予满足;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立即将异常事件上报,以便于及时对症处理,保障儿童接种安全。(3)接种前进行全面的清洁打扫、消毒,确保接种环境空气新鲜,具有优良的通风条件,每日按时进行紫外线消毒;适时调节室内光照亮度、温湿度;提前准备好接种所需物品,并认真核对接种儿童的姓名、性别、月龄、疫苗类型,明确百白破疫苗编号、有效期,对于过期、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及时进行退苗处理。认真筛查,主动与家属交流,掌握儿童有无接种禁忌、过敏史,一旦发现不符合接种要求的儿童,指导其择期接种。(4)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前,将药液均匀混合,然后确定穿刺点,用酒精清洁消毒穿刺点的皮肤,垂直刺入,注射完成后,指导家属用棉球按压局部3min。(5)接种疫苗之后,要求儿童及其家属在留观室内休息30min,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解决;确保接种部位皮肤干燥卫生。与此同时,接种之后,要求家长鼓励儿童多喝水,规律作息,禁止剧烈运动,以免汗液刺激接种点位皮肤而诱发感染。接种之后还要进行电话随访,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健康指导,解疑答惑。

1.3观察指标

1儿童接种依从性。顺利完成百白破疫苗接种,无抵触、无抗拒,判定为完全依从。儿童有一定的抗拒或抵触行为,但是经过医护人员以及家长的耐心安抚,能够继续配合完成接种,判定为部分依从。儿童抗拒抵触行为较强,不配合接种,判定为不依从。其中完全依从+部分依从的例数占总例数比率,即为依从性。(2)家长满意度。诚邀家长参与满意度评价工作,让家长根据自我感受,对接种服务进行评价(1-10分),若十分满意接种服务则给予好评(7-10分),若比较满意接种服务则给予中评(4-6分),若不太满意接种服务则给予差评(1-3分),其中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例数占总例数比率,即为总满意度。(3)疼痛。运用Wong-Baker笑脸量表[5]进行主观疼痛评估,运用FLSACC量表[6]行客观疼痛评估,二者评估分值从低到高1-10分,痛感越强烈,评估分值就越高。(4)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红肿、瘙痒、局部硬结等。5)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护理纠纷、脱针、哭闹不止等。

1.4数据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中预防组、参照组的临床资料均采取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全部资料,均满足正态分布,其中疼痛评分属于计量资料,两组之间进行t检验,表现形式为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接种依从性、家长满意度、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属于计数资料,两组之间进行x2检验表现形式为例(n)、百分率(%测定结果以P值表示,当P值<0.05时,说明检验结果有差异。

2结果

2.1观察比较预防组与参照组儿童接种依从性 见表1

1 预防组与参照组儿童接种依从性对比[n%]

小组

病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预防组

59

4576.27%

1322.03%

11.69%

5898.31%

参照组

59

3762.71%

1525.42%

711.86%

5288.14%

x2

-




7.949

P

-




<0.05

2.2观察比较预防组与参照组家长满意度 见表2

2 预防组与参照组家长满意度对比[n%]

小组

病例数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总满意度

预防组

59

4474.58%

1322.03%

23.39%

5796.61%

参照组

59

3661.02%

1423.73%

915.25%

5084.75%

x2

-




6.180

P

-




<0.05

2.3观察比较预防组与参照组儿童疼痛评分 见表3

3 预防组与参照组儿童疼痛评分对比()

小组

病例数

主观疼痛

客观疼痛

预防组

59

2.01±0.56

1.95±0.44

参照组

59

3.32±0.51

2.75±0.58

x2

-

5.426

6.011

P

-

<0.05

<0.05

2.4观察比较预防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见表4

4 预防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小组

病例数

红肿

瘙痒

局部硬结

总发生率

预防组

59

23.39%

23.39%

11.69%

58.47%

参照组

59

58.47%

35.08%

46.78%

1220.34%

x2

-




7.952

P

-




<0.05

2.5观察比较预防组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见表5

5 预防组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小组

病例数

护理纠纷

脱针

哭闹不止

总发生率

预防组

59

0

0

35.08%

35.08%

参照组

59

23.39%

11.69%

46.78%

711.86%

x2

-




6.588

P

-




<0.05

3讨论

百白破疫苗适用于3月龄-2岁儿童[7]。由于儿童处于成长阶段,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生理功能一定的特殊性,极易因为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感染致病菌[8]。所以,接种疫苗,强化免疫,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改善抗体水平,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杆菌的侵袭,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但是多数家长对百白破疫苗以及相关接种知识缺少了解,日常生活中容易因为个人护理不当而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不仅会增加儿童身心痛苦,而且还会降低疫苗接种效果[9]。因此,积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尤为重要。本研究中,预防组儿童接种依从性98.31%以及家长满意度96.61%明显高于参照组88.14%84.75%P<0.05说明预防性护理备受家长青睐,可以提高儿童接种依从性。具有前瞻性特点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接种前后深入分析潜在风险,及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控制,有效保障了儿童接种安全,赢得了家长好感[10]。同时,预防组儿童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规范化操作,严控注射部位、注射深度,准确掌握进针点位、进针角度,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减轻了儿童接种痛感[11]。另外,预防组红肿、瘙痒、局部硬结等不良反应率8.47%以及护理纠纷、脱针、哭闹不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5.08%明显低于参照组20.34%11.86%P<0.05)。因为预防性护理将关口前移,对不良反应加强了监测,提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杜绝风险,扼杀了不良事件,减少了相关不良反应。

综上,预防性护理具有重大作用,值得在儿童接种护理活动中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1]林琳,付思美,田鑫,.吉林省2020-2021年适龄婴儿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单独和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2,28(04):446-450.

[2]兰蓓,姜晓飞,孟繁超,.2010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含无细胞百白破成分联合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性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2,21(04):577-579.

[3]高祥芝.2015-2019年天津市北辰区百白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2,33(03):227-229+239.

[4]张晓,刘颖.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7):47-50.

[5]Kamki Henpu, Kalaskar Ritesh R, Balasubramanian Shruti, et al.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and 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 as Pain Assessment Tool in Children.[J].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dental practice, 2022, 23(6):634-638.

[6]Crellin Dianne, Harrison Denise, Santamaria Nick,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LACC Scale, the MBPS and the Observer Applied Visual Analogue Scale Used to Assess Procedural Pain.[J].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2021, 14(1):881-892.

[7]邢榕,高芳,白莹.规范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1):161-163.

[8]金明.精细化护理对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4):89-92.

[9]蓝奕秀,邱小媛,陈莉萍.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3):448-449.

[10]葛晓玮.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进行整体性控制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1):246-247.

[11]闫蕾,李慧.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率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85+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