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比较
摘要
关键词
原发性高脂血症;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疗效;药理
正文
在临床上,原发性高脂血症(EHL)较为常见,其是由机体脂肪代谢或运转等相关功能发生异常或障碍所致,主要特征表现为脂质在血浆中的含量偏高[1-2]。对于EHL病人而言,其发病后极易导致一些严重病症,如动脉粥样硬化(As)、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冠心病(CHD)等,从而严重危及生命健康[3-4]。因此还需对EHL予以积极防治,以减少前述疾病发病风险。在治疗EHL方面,降低血脂是关键,而常用的调脂药物为他汀类,涉及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等,但关于二者的疗效方面存在一定争议[5-6]。因此本文以我院就诊的EHL患者为研究主体,研究年限以2021.01为开始时间,以2023.02为终止时间,参与的患者共80例,研究的方式具体为分组比对,规格方面控制为40例/组,则探究了临床EHL治疗中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具体疗效及药理特点,现阐述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此次以我院就诊的EHL患者为研究主体,研究年限以2021.01为开始时间,以2023.02为终止时间,参与的患者共80例,研究的方式具体为分组比对,规格方面控制为40例/组,以甲乙两个单字命名组别。甲组资料呈现:年龄资料:最大和最小各为75岁、35岁,均龄资料(52.31±2.58)岁;性别资料:女性资料:18例,男性资料:22例。乙组资料呈现:年龄资料:最大和最小各为75岁、35岁,均龄资料(53.51±2.61)岁;性别资料:女性资料:19例,男性资料:21例。在统计包中两组同类资料予以处理后,计算结果均为P>0.05,结局呈可比状态。研究过程需在伦理方面获得对应的审核和批准。
入选:(1)符合EHL诊断要求;(2)资料完整;(3)认知和意识等状态清晰;(4)配合度佳;(5)自愿入组,可完成研究。
排除:(1)重要器官如肝脏、肾脏等器质性病变或障碍;(2)认知、言语等异常;(3)精神疾病或障碍;(4)对此次药物过敏;(5)妊娠或哺乳阶段女性;(6)资料缺项;(7)中途退出。
1.2方法
甲组治疗时选用辛伐他汀(商品名瑞久,以40mg为规格,以H20060901为国药准字号,提供厂家名称为海正辉瑞制药),用量10mg/次,晚间顿服,1次/d,疗程3个月。
乙组治疗时选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山乐汀,以10mg*7片为规格,以J20150080为国药准字号,提供厂家名称为山德士(中国)制药],初始用量10mg/次,1次/d,遵医嘱每隔4w对剂量予以调整,最大≤40mg/d,疗程3个月。
1.3评估项目
在用药前后比对甲乙组病例的如下指标:
(1)血脂水平变化:测定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等。
(2)副作用水平:涉及食欲降低、胃肠反应、皮疹等。
(3)疗效水平[7]:按血脂变化予以评估:用药后HDL-C增高幅度>20%,LDL-C降低幅度>20%,TC降低幅度>40%,症状基本消除,则列入显效水平;用药后HDL-C增高幅度10%~19%,LDL-C降低幅度10%~19%,TC降低幅度20%~39%,症状减轻,则列入有效水平;血脂无变化,症状加重,则列入无效水平。
1.4处理项目
针对全文产生的数据实施汇总和分析,此次选用的统计包为SPSS,针对计量项目如满意水平以t值作为统计法,表现手法为(),针对计数项目如各类评分以x2值作为统计法,表现手法为[n(%)],各类资料呈现为P<0.05,则研究满足意义。
2.结果
2.1血脂变化比对
见表1:经测定甲乙组病例用药前的HDL-C、L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等接近(P>0.05);但甲乙组病例用药后的HDL-C水平>用药前,而L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等均<用药前,且乙组病例的HDL-C水平>甲组病例,L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等均<甲组病例(P<0.05)。
表1:血脂变化比较(,n=40,mmol/L)
组别 | 时间 | HDL-C | LDL-C | TG | TC |
乙组 | 治疗前 | 0.76±0.41 | 3.92±0.78 | 2.41±0.42 | 7.18±0.68 |
治疗后 | 1.41±0.32 | 1.65±0.71 | 1.71±0.25 | 3.71±0.84 | |
甲组 | 治疗前 | 0.85±0.51 | 3.93±0.81 | 2.42±0.43 | 7.22±0.71 |
治疗后 | 1.11±0.31 | 2.62±0.68 | 2.21±0.51 | 4.31±0.73 | |
t/P(乙组用药前后对比) | 7.524/0.000 | 23.341/0.000 | 7.648/0.000 | 36.548/0.000 | |
t/P(甲组用药前后对比) | 3.254/0.034 | 13.541/0.000 | 2.145/0.042 | 31.025/0.000 | |
t/P(甲乙组用药后对比) | 3.025/0.038 | 10.341/0.000 | 5.623/0.001 | 6.457/0.000 |
2.2副作用比对
见表2:经观察乙组病例的副作用占比为7.50%较甲组病例的10.00%基本相当(P>0.05)。
表2:副作用比较[n(%)]
组别 | n | 食欲降低 | 胃肠反应 | 皮疹 | 发生率(%) |
乙组 | 40 | 1(2.50) | 1(2.50) | 1(2.50) | 3(7.50) |
甲组 | 40 | 2(5.00) | 1(2.50) | 1(2.50) | 4(10.00) |
x2值 | 0.145 | ||||
P值 | 0.685 |
2.3疗效水平比对
见表3:经评估乙组病例的疗效水平总体为95.000%>甲组病例的82.50%(P<0.05)。
表3:疗效水平比较[n(%)]
组别 | n | 无效 | 有效 | 显效 | 有效率(%) |
乙组 | 40 | 2(5.00) | 10(25.00) | 28(70.00) | 38(95.00) |
甲组 | 40 | 9(22.50) | 11(27.50) | 20(50.00) | 31(82.50) |
x2值 | 7.541 | ||||
P值 | 0.000 |
3.讨论
由于人们饮食方面结构和内容的改变,加之生活方式的转变,近些年临床上发生EHL的病人有所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CHD以及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病风险[8]。因此对EHL如何有效防治,则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在对EHL予以治疗时,对其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直接干预是常用手段,同时还需配合针对性的降脂药物[9]。
作为EHL治疗的首选药物,他汀类应用较为广泛,在作用原理方面,他汀类主要可结合HMG-CoA还原酶,然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还原酶,从而对机体内生成胆固醇的行为加以抑制,最终促使胆固醇在血浆中的含量显著下降。在肝细胞的表面,他汀类也可促使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受体密度和活性获得提升和增强,可促使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增高[10]。此类药物中常见的则为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等,二者在化学结构组成上存在较大不同,其中前者是内酯环型,其进入机体后还需一定的转化缓解,才可变成开环羟基酸型,此时则可对脂质发挥直接调节作用,在起效时间方面相对较久;而后者是开环羟基酸型可对肝脏直接发挥相应的作用,降脂作用较为直接,无需其他环节,可直接降低机体内的血脂水平,且在机体内其有效成分存在较长额半衰期,可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所以作用更为理想[11-12]。本文中,经测定甲乙组病例用药后的HDL-C水平>用药前,而L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等均<用药前,且乙组病例的HDL-C水平>甲组病例,L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等均<甲组病例(P<0.05)。经观察乙组病例的副作用占比为7.50%较甲组病例的10.00%基本相当(P>0.05)。经评估乙组病例的疗效水平总体为95.000%>甲组病例的82.50%(P<0.05)。可见,临床EHL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呈现了更为突出的降脂疗效和药理优势。
综上,临床EHL治疗中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帮助患者有效调节血脂,但阿托伐他汀的调脂作用更强,且疗效更为理想,也不会加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有良好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伟哲,王俊燕.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0):100-101.
[2] M. Bubnova,D. Aronov. Influence Of Ezetimibe And Co-Administration Of Ezetimibe/Simvastatin On Postprandial Hyperlipidemia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J]. Atherosclerosis,2019,287(C):101-103.
[3] 张立明.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及效果的对比分析[J]. 健康管理,2020,11(25):1.
[4] 司华东.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 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及效果的对比分析[J]. 健康管理,2020,15(36):151-152.
[5] 于珺.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药理分析[J]. 饮食保健,2020,12(46):85.
[6] 徐浩,徐放,曹筱筱,等. 原发性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药理疗效比较分析[J]. 饮食保健,2019,6(23):74-75.
[7] 王莹,邓海燕,陈征远. 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药理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5(8):116-117.
[8] 陈振奎.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J]. 北方药学,2018,15(1):62-63.
[9] 吕冰峰.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17-18.
[10] Cristian Del Bo',Valeria Deon,Francesca Abello,et al. Eight-week hempseed oil intervention improves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erythrocyte phospholipids and the omega-3 index, but does not affect the lipid profil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9,119(05):114-116.
[11] 孙永健.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及效果的对比分析[J]. 健康之友,2020,07(16):288.
[12] 周晶. 对比分析原发性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药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3):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