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李春苗

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检测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50例,纳入观察组;从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中同样选取5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人员的各项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性,均接受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检测。比对两组人员的IMT、Grouse斑块积分、AASI三项指标水平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①观察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IMT、Grouse斑块积分、AASI指标分别对应(1.26±0.26)mm、(2.64±0.75)分、(0.47±0.29),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0.69±0.13)mm、(0.91±0.37)分、(0.34±0.15),P<0.05。②观察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hs-CRP水平为(5.34±1.29)mg/L,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1.45±0.51)mg/L,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检测应用于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临床主要诊断方式,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清hs-CRP检测;高血压性心脏病

正文


0.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随之增长。这虽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存在问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可阻止,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多,患各种类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也会随之提升。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来说,中老年人长时间无法有效控制自身血压(使血压保持在较高水平),会逐渐令心脏结构、功能发生病变。比如相较于正常人的心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肥厚程度会明显提升,造成的后果是左心室较为肥厚、呈现出扩张特性。如果患者缺乏重视,导致病情并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便有可能逐渐引起左心衰竭,最终发展为全心衰竭,情况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1]。不仅如此,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会时常感到呼吸困难,出现咳嗽、咳痰、咯血、机体乏力、尿量改变等症状。受诸多不适感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度下降,从而在生理、心理两个层面引起一系列消极问题。临床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思路是,及早确诊,之后一方面通过摄入药物的方式,缓解相关症状,长效控制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促使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延缓疾病进展速度。如果等到症状诸如心力衰竭等情况频繁出现,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急救时,便意味着患者病情已经发展至较为严重的阶段,这是临床不希望遇到的情况。总体来看,“及早发现、及早防控”是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思路。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一方面可采用超声等影像学方法,另一方面可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之后综合不同检查结果,得出的诊断结果便会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本研究旨在分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联合血清hs-CRP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对研究过程及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从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50例,以此作为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1)主诉有高血压病史,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机体乏力等症状,在本院接受检查的患者;(2)思维意识清晰,能够与本院医护人员完成基本交流的患者;(3)在本院接受检查及治疗的过程中,整体依从性较高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2)在检查阶段病情突然恶化,需要接受急救治疗的患者;(3)因身体耐受力较差,无法接受彩超检查的患者;(4)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

50例患者全部纳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2021年6月~2022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中,同样选取50例并纳入对照组。为了体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确保两组人员的基本资料不存在任何统计学差异性。两组人员的基本资料分布情况及比对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各项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

1 两组受检人员基线资料分布情况及比对结果[n(%),±s]

基线资料

观察组(50)

对照组(50)

t值/x2

P值

性别

26

27

0.040

0.841

24

23

年龄(岁)

区间

46~73

47~74

0.281

0.779

均值

61.34±4.58

61.08±4.67

身高(cm)

区间

158~182

157~181

1.082

0.286

均值

168.34±3.28

169.05±3.34

体重(kg)

区间

49~81

50~82

0.410

0.683

均值

61.34±4.69

60.95±4.83

1.2研究方法简析

两组人员均接受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清hs-CRP检查。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流程如下:

1)使用的设备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帮助受检人员采取平卧位躺卧在治疗床上,确保身体姿势具有舒适感后,引导受检人员将颈部后仰或是向一侧偏斜,确保颈部完全暴露。

2)使用5~12MHz的线阵探头或是小微凸探头,调整好参数之后,①首先将探头设置为横切状态,之后以甲状腺为标记,向外找到受检人员的颈总动脉,之后沿着纵切方向,从颈根部开始,逐渐向近心端移动探头,完成对受检人员颈总动脉的探查。②控制探头继续沿着血管走向移动,逐渐跨过颈动脉分叉区域,对颈内及颈外动脉分别进行扫查。进行上述操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务必确保探头侧向前内侧方向能够清晰显示出颈外动脉、侧向后外侧区域能够清晰显示出颈内动脉。基于这种操作,可确保颈部最高位置能够被清晰探查。在上述扫查过程中,医师需要重点观察受检人员总动脉管腔内是否存在斑块、动脉是否狭窄、是否存在闭塞等异常情况。此外,还需要对受检人员颈动脉壶腹部膨大前大约1cm处的血管内中膜厚度进行测量。如果受检人员的颈总动脉处于正常状态,则该血管内中膜厚度值不会超过1cm;如果该值超过1cm,意味着颈总动脉存在异常。

两组受检人员同样接受血清hs-CRP检测,具体流程如下:①在确定血清检查日期之后,叮嘱受检人员在检测日前夜晚10时后禁止食用所有食物,凌晨3时开始停止饮水(包括各种饮料),确保次日能够以空腹状态抽取血液;②检测日当天上午7时~8时半,叮嘱受检人员前来本院,抽取其5ml肘静脉血液,之后按照1∶1×105的标准比例进行抗凝处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立刻送检;如果无法立刻将受检人员的血液样本送检,则需将血液样本放置于无菌抗凝管中,在4℃的冰箱中保存,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否则会因血样中的某些成分的性状发生较为严重的变化,进而导致血清hs-CRP检测结果失效。③送检患者血液样本后,首先需要将血样放置于离心设备中,将离心参数设置为每分钟3000转,持续作业10min,待对血液样本进行充分离心作业之后,操作人员需要取上层清液,之后放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检测hs-CRP水平[2]

1.3观察指标界定

1)比对两组受检人员的IMT( intima-media thicknes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Grouse斑块积分、AASI(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动态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三项指标水平。

2)比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血清hs-CRP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均数+标准差)”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即例数(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两组受检人员的IMT、Grouse斑块积分、AASI三项指标水平对比

观察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IMT、Grouse斑块积分、AASI指标分别对应(1.26±0.26)mm、(2.64±0.75)分、(0.47±0.29),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0.69±0.13)mm、(0.91±0.37)分、(0.34±0.15),P<0.05。

2 两组受检人员的IMT、Grouse斑块积分、AASI三项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n)

IMT(mm)

Grouse斑块积分(分)

AASI

观察组(50)

1.26±0.26

2.64±0.75

0.47±0.29

对照组(50)

0.69±0.13

0.91±0.37

0.34±0.15

t值

13.865

14.627

2.815

P值

0.001

0.001

0.001

2.2两组受检人员的血清hs-CRP水平对比

观察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hs-CRP水平为(5.34±1.29mg/L,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1.45±0.51mg/L,P<0.05。

3 两组受检人员血清hs-CRP水平对比(±s

组别(n)

hs-CRP(mg/L)

观察组(50)

5.34±1.29

对照组(50)

1.45±0.51

t值

19.829

P值

0.001

3.综合讨论

在临床上,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在内的诸多心血管疾病均属于“不可治愈”疾病,原因在于,心肌细胞、血管组织的受损过程“不完全可逆”甚至“完全不可逆”。因此,一旦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如严重心力衰竭、急性心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发作重度心绞痛等)后方才前往医院就诊,即使经过急救后能够脱离生命危险,也会留下诸多后遗症,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基于此,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无法有效控制自身血压,那么在出现诸如活动后呼吸异常急促甚至困难、机体乏力感较强等不适症状时,应当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及早确诊病情、及早得到干预,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维持相对较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现阶段,临床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测及实验室检测。前者是指通过影像学设备,对受检人群的机体目标部位进行扫描检查,医师通过实时观察扫查图像,判断患者的病情。后者是指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后送检,通过患者血液中各类成分的水平,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相关疾病。尽管单一检测方式的准确率均在不断提升,但尚未达到100%准确率。在这种情况下,将多种检测方式联合使用,并利用多种检测结果进行整体分析,最终可以达到提高检测准确率的目的。本研究设置对照分析法,将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与健康人群作为比对双方,最终结果显示,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检测应用于检测两组人群时,检测结果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该结果表明,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检测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测时,整体准确率较高。因此,上述两种检测方式联用可作为临床检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方式,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路平,陈玲,钟爱华.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hs-CRP、Hcy、CysC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11):80-83.

[2]张玉燕,王海燕,欧永丽.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J]. 黑龙江医药,2021,34(04):938-940.

[3]牛晓仙,薛淑恒,刘建.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s-CRP检测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医药杂志,2021,38(02):153-1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