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晓芬

兴国县东村中心小学342406

摘要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最基础的教学单元,是学生学习、活动和成长的场所,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学科育人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对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正文


前言:

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等传统的理念和思维的制约,一些教师把教学的重心集中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成绩上,掌控着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只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于出现抗拒的心理,从而对整体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都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身心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直到今天,仍然有部分英语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害怕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不完整,从而对英语考试的成绩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时可谓多点讲授、遍地开花,或者是按住一个知识重点或难点反复多次地讲解。但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状况,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有些教师显然没有把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放在心上这必然会使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但是,如果教师重复地讲一个知识点,就会让人产生厌烦,让课堂氛围变得呆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课堂上的效果也会降低。在这样一个完全被教师支配的课堂里,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而且也没有机会锻炼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对小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冲突。

(二)学生在学习方法存在不足

“授之以渔”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学生,而是要把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所以,科学、合理学习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授之以鱼”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英语知识的教学重视程度较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学生是学习的方式不对只会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子,这样不但没有效率,还不能把英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英语教学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三)在学生中存在着不均衡的发展

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小学生英语成绩比较优异,在课堂上表现越好,就会获得更多的发言、互动等机会,而在班级里,学生的成绩比较一般在课堂上不怎么发言的学生获得相关的机会要少得多。这就使得同年级的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学习能力,种情况使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加出色,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则会表现更加糟糕。尽管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不同,但是教师对此的忽略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英语教师把重点放在了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教师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在其他方面与小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就更倾向于挑选这样的学生。而普通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被忽略,从而导致全班英语学习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一)要改变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以彰显。小学英语教师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愉快地学习,从而促进高效的课堂建设。应该注意到,突出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手不管,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引导的工作,在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保证英语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以彰显。小学英语教师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愉快地学习,从而促进高效的课堂建设。应该注意到,突出小学生在英语课堂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手不管,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引导的工作,在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保证英语课堂的顺利进行。

(三)提炼教材中的疑问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问题的设定和提出往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推动整体课堂教学的顺畅、高效进行,因此灵活地设定问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和研究教科书上的重点、难点和要旨,并与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相联系,提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机会提出问题,从而创造充满悬念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发展。例如,在讲授《When is the art show?》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以计算为重点。但在长时间进行计算训练之后,学生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心理,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改革,并采取了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上课后,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让学生对教学目标、单词词组等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然后笔者从课本中提取出几个问题,用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当问题被提出来之后,学生马上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在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笔者会从侧面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笔者对课本中的问题进行了精炼,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组织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作为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组织方式,活动能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全方位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并贯彻落实合作探索”的理念。首先,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保证每组46人;其次,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灵活的活动,并起到引领的效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动,进行思维上的碰撞,让班级里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提高。比如,在讲授《How tall are you?》时,笔者采取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法。在上课之后,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这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接着,笔者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5人,在分组完毕之后,笔者学生分配了探索的任务,在任务下达之后,笔者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探讨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数学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环境

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的环境中,更好地了解英语,从而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要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主体,采用合适的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关英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呈现给学生,同时以简洁的语言,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情景教学活动变得更逼真、更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六)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策划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听写,让学生主动参加,英语课程的学习,要有足够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交流。例如,在教学中的提问环节,小学班级人数众多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无法照顾所有的学生。所以,英语教师要自觉地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使学生感兴趣且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I like the ABC song.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Do you know the ABC song? Do you like the ABC song? Can you sing it?”导入学生一起唱英语歌曲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英语学习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英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

(七)运用实物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情感和体验,运用各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接触到所描述的东西,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小学英语课程非常有趣,教师要从小学的年龄、知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来进行挑选,挑选正确的英语图片和直观的教具,并把英语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当教授与食物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拿着apple,pearrice等的教具,一边让学生触摸着食物,一边教英文名字和句子,这样的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英语课堂充满活力。此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英语的基本概念,克服英语的畏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八)实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在有效的课堂建构中,教师可以实行分层教学,以克服学生发展的不均衡。小学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体,然后用分层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有一个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口语、互动等进行恰当的回应,以促进学生积极英语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要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思想。通过分层教学,每位学生都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在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

(九)优化教学评价

在构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评价活动的教育意义,既要注意英语学习的不足,又要充分考虑到英语学习中的学习状况,从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理念发生变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英语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又要尽量强调其趣味性,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比如,在讲授《My favourite season》时,笔者就注意到许多教师忽略了评价这一环节,从而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善。首先,笔者设计了教师评价笔者会按照学生的行为来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其次,笔者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别人的意见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英语教学中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信。

三、结论

综上所述,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注重合理优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对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22):71-73+77.

[2]贺永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校园英语,2021(51):119-120.

[3]宋红琳.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7):118-120.

[4]岳阳.创建高效英语课堂,做智慧教师[J].考试周刊,2017(04):104.

[5]潘肖引.创新环境下英语高效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7(01):89.

[6]朱燕飞.创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途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7(01):49-50.

[7]郑香艳.浅析小学英语听说训练与兴趣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3):89.

[8]程倩.兴趣当道 效率高高——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指导分析[J].魅力中国,2020(18):97-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