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关键词
中职教育;语文教学;有效性
正文
前言
语文是中职学校的一门文化课,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情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老师们教的很辛苦,学生们学的很累,许多同学一上课就是看小说,睡觉,完全不能融入到学习中去,老师们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改变,采取了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学生们仍然不愿意去学。在中职学校中,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高耗低效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与中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中职教育的教学效果。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有效教学,跟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们一定要正确对待语文教学的现状,并积极地寻找摆脱语文学习困境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生对语文的兴趣很低。从学习目标来看:许多同学没有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觉得语文学习没有意义,一提到写作就头痛;有的同学以为,我们已经在初中阶段里学过语文,早就知道了。从学情上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语言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如下:错别字普遍存在,既不重视,也不太会使用标点符号,在听课时不能抓住重点,不能集中精神,回答问题时只有三言两语,逻辑性不强,阅读能力差,似懂非懂,缺少综合概括能力,写作水准低下,多是空话、套话,有些文不对题,词不达意,还不能把各种文体都搞清楚。在学习习惯方面,大部分的同学都表现出了急躁的情绪,他们一边学习一边玩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自学能力很弱,他们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也没有形成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也没有形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化”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它是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化”的培养相结合,强调“专业性”,贯彻中职教育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语言素养,“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种培养目的及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任务与普通高中不同,在学生资源对比方面,随着普通高中的扩大招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尽管中职院校的招生目标都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但据初步估计近年来中职新生中有很大比例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的起点较低。所以,在贯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过程中,中职的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兴趣、情感、意志等发展要素,力求实现学科价值,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兴趣,表达情感等人文目的;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可看得见、可检验的知识、技能,“让学生在掌握了语言的基础上,增强了语言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掌握了对自己的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基础的、能够增强其就业能力、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职学校,“综合职业能力”是最根本的条件,所以,必须明确中职学校的具体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专业方向。
2.充分了解学情,以生为本
中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文化基础上较弱,对文化知识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不良的学习态度,不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较差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师们要对班级里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在备课之前要对学生做好准备。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没有兴趣,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语文课程上缺乏学习的动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语文成绩始终不够好,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老师们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多给他们一些赞赏,尽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要把握好每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建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老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平面设计专业的课堂上,老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的特长,让他们自己设计一张海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了解其中的意境。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兼顾不同层次,分层教学
老师要认识到,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因此,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面向所有的学生,来设计好教学内容,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比如,老师在教学《难忘的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选择《西游记》里猪八戒这一具有争议的形象,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如一些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会考虑到各个年级的学生,会给他们提供必选题和选作题,这样不仅能让基础差的学生温故知新,还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4.以课堂为载体,促成语文有效教学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决定教什么内容非常重要。有句话说的好,教什么比怎样教来得更重要。在很多时候,教师在拿到文本之后,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也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而是对教参进行了过度的依赖,盲目地相信专家,这就造成了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或者是支离破碎,或者是断章取义,学生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与思维能力,最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学习的主体,而变成了教师独角戏或是几个学生表演的舞台。比如,老师在讲授《雨霖铃》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进行学习,制定“化字为画,以画为媒介”的教学策略,通过对画的展示,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对词的探索,进行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叙情,入情,寻情,悟情,固本,循序渐进,抓住了词的学习要点,突破了学习中的困难。这样的教学不露痕迹,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这样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激发出来,同时也符合了学生感知赏析诗歌的认知规律。然而,这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但要将教材吃透,对学情了如指掌,更要做好预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思考。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许多情况下,一堂课中,提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时候,一堂课看上去很热闹,同学们也很积极,但当他们冷静下来之后,仔细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其中一些问题并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完全没有效果,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变得非常重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从而避免在课堂上,一直都是几位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造成课堂沉默单一,从而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要善于把握知识要点,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要从点开始,不断地提问,逐步向面提问,这种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既能让学生知道答什么、怎么答,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中,老师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评价,以及对人物描写的技巧的把握,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王熙凤为何敢在贾府这种等级森严的地方,放诞无礼呢?为何贾母偏爱王熙凤?王熙凤说一心都在妹妹身上,忘了老祖宗,她对黛玉是真心的吗?”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物的语言,去听出其中的弦外之音,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可以说是问得精妙、问得深刻,问得也是恰到好处。
5.整合媒体资源,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很难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更不可能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老师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努力转变传统的、保守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地将信息化技术与自己的专业教学相结合,使课堂的效果达到最大。比如在《雨霖铃》这一课中,老师可以播放朗诵视频,不但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标准,还可以营造出一种气氛,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为后面的感悟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插入《山楂树之恋》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内容,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模拟场景,感受恋人离别在即想说又说不出的哽咽,泪眼相对的难舍,船老大催促后的焦虑。老师在这里插入山楂树中老三和静秋隔河相望,泪眼婆娑,默然无语的视频场景,可以说,把这种无声胜似有声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将不舍、眷恋、悲伤的情绪用一幅画面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直观的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产生共鸣,确实,信息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直观性,还增强了课堂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比如微课,翻转课堂,微博,微信, QQ,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进行课堂研究和课后拓展的工具。但是,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方式,而不是最终的目标,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对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将会对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6.创新考核方法
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纯用一组试题来衡量学生的语言水平,效果非常有限。在评价过程中,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口头考试等。例如,在基本理论知识,文学作品鉴赏,应用写作方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在文学鉴赏方面,可以要求学生撰写鉴赏文章。尽管这种方法会加大批改的难度,但是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除了书面考试之外,口语考试在测试学生的阅读,听力和口语方面也是非常有效的。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口语考试不应被排除在外。如果把评价融入到日常的语文口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学习积极性。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读报,演讲,讨论,等等。以考试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同的专业,考试的方式也不一样。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考试中,可以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评价,良好的评价方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中职院校中,应当不拘一格,尽可能地遵循“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将单一的内容变为多元内容,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评价,让考核方式既能变成一个更加准确、科学的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尺,也能变成一个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推进器。
结语
总而言之,在探索中职语文有效性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专业教育为导向,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要强化对他们语文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覃利娟.浅议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0(24).
[2]徐蓓春.“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9(8).
[3]白慧平.在实践活动中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9(20).
[4]林燕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0(8):218.
[5]周永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高考,2019(6).
[6]汤莹莹.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以古诗词教学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32):186-187.
[7]化彦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课外语文, 2020, 000(001):P.7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