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中职语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正文
前言
在新课标改革的持续推动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标准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大纲中,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语文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只有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让语文课程可以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给中职校语文课堂注入了全新的生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尽管传统的教育方式仍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受到整个网络环境的影响,它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职语文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培养学生掌握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
(二)信息化教学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扩展和教育观念的深化,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目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呈现在了学习者的面前,尤其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更具有时代气息,更具针对性,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在此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单纯的“教与学”关系转变为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既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所提出的目标相一致,又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相适应。21世纪的学生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崭新的学习观念,如果还坚持用“老师说,学生听”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必然会影响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网络信息的普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言权和实践的机会,他们也能够在更为宽松和自主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与探索,提高情感体验的过程,并实现知识理解的迁移。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发挥教学语言作用
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合理地创造出一个教学环境,由于语言对文学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一定要将文学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注重学生们的情感表达,因为情感语言可以对学生们的心情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老师也应该避免语言的内容太过煽情,要保证语言的生动、形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们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学生们所提的问题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中职的语文老师要切记不要随意回答,应该在学生们所提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们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并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去寻找相关的信息。面对学生们五花八门的答案,也不能急着否认,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们去思考,不然就会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老师还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正确地指导学生,让学生们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在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这个微课的资源,对散文的主题和类别进行回顾,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和抒情的方法,让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进行散文回顾,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朱自清的散文写作风格。
(二)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因为多媒体技术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它可以将声音与图像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扩大学生的思考范围,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具有十分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多媒体元素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琵琶行》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导学生对情感的变化进行思考,并将情感的变化和音乐的效果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中职语文老师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为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时期,学生会厌烦别人的约束,因此,如果老师只选择了一种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灌输,那么很有可能会让学生们对语文课程感到厌烦。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实用价值,从根本上改进语文教学结构,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有趣的影片或有趣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进行生动的教育。比如,在教学《雷雨》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分析和探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雷雨》的影片,让学生去看影片,去理解其中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借助思维导图突出语文教学主旨
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材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合理筛选有效接触思维导图的方式,强调文章的教学要点,切记不要满堂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与文章有关的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们看一些有关的视频,让他们体会到作者生活在一个黑暗的社会中,然后再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讲解主题,再让他们自己画一张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对这个社会的批判。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置互动课堂
现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这就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更多的要求,而中职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储备,他们在国家的发展中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性。在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老师应该与他们所学的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应用课堂,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逐渐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阅读材料,加大他们的阅读量,以信息化环境为基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指导工作落实好,进而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把课堂环境与实际生活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和谐的课堂环境。
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由于中职学生已经有了专业学习,因此,老师要保证学生的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并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可以自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尽管翻转课堂和微课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方面,微课更有效果,老师应该把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状况和教学安排,合理地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逐渐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积极地收集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智取生辰纲》这一节课上,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和这一节课有关的信息,并且设置为下一期的黑板报主题“走进水浒”,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这些信息,在下一节课上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巩固学生所学到的内容,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中国经典作品的了解。因此,老师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因为中职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老师要鼓励他们开展自主探索的活动,可以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取代批判性的语言,并对他们展开合理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学习资料,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五)线上作业检查,有效提升信息反馈时效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抓紧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要点,在课后必须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许多学生本身存在着拖沓懒散的习惯,对课后作业不够重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无法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信息技术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作业平台、群组、手机 APP等,开展线上作业检查,提高信息反馈的时效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课程内容。下课后,老师会将作业及时推送给同学,并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于具有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分层,向他们推送具有不同难度的作业。此外,作业平台本身也可以生成一些相似水平的不同作业,从而有效地防止学生抄袭或偷懒。另外,除了线上作业,老师还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线下书写作业,让学生在认真完成作业后,把作业拍下来,发到班级群里,这样就不仅是教师在看作业,其他学生也可以互相看见对方的作业,学生会写得更认真。
(六)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完善教学评价设计
语文是最接近生活的一门课程,要想提高语文素质,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并将其付诸实施,而语文考试的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凭一个分数来判断。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能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反馈和自我反思的平台,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估时,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比如,老师在教《沁园春·长沙》、《山居秋暝》等诗词的时候,理解其大概含义只是教学的初级目标,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 PPT和课件,对中国诗词的发展变化、诗词的歌谣、行吟、近体诗中的绝句、韵文等进行深入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教师也可以将诗作中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与同学一起探索、一起体会,进而形成积极上进的学习观,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内心深处对理想、抱负的真挚追求。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忽视了学生们的实时学习状况,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缺少自我约束能力,在课堂上玩电脑消遣,所以老师应该强化监督手段,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一些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会过多地添加图片和视频,这样就导致了重点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出来,同时,在面对大量与课堂无关的内容时,学生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老师们经常会从网络上直接下载课件,而不对其进行修改。因此,许多课件已经与教学内容相脱离,无法达到教学的需要,这给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与此同时,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讲究主次,不能杂乱无章,要让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要点。
结语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是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任。将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进行有效地融合,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教育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引导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让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邓敏.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实现途径分析[J].中国培训,2019(09):66-67.
[2]李刚,董振振.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实践与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09):94-96.
[3]白玉.浅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程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65+167.
[4]黄素香.关于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9(07):131-132
[5]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6]卢炳祥.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以“劝说”的教学设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0(18).
[7]苗壮.中职语文信息技术整合误区初探[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9(7).
[8]林健浓.探索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职业技术,20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