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引路构建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阿雯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中心小学 335504

摘要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民众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目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根据儿童发育的规律和特征,遵循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手脑相长,教做合一”的教育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优化,是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陶”引路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一种灵性教学氛围进行了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灵动课堂;小学数学;陶行知教学理念

正文


前言

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倡构建灵动课堂,提倡教师在灵动课堂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此,许多基层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灵动课堂建设的大量研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作者在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对构建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有效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而本文试图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对数学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优化,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三大原理

生活即教育。倡导教学依赖生活、改变生活,可以作为指导实际教学行为的本体论。

社会即学校。可以用场所理论来概括,它主张利用社会的力量,优化教学,为社会育才,它要求教师认识到“社会包含学校”,提倡学校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把教育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破除“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弊端,以社会为大众接受教育的场所,从而打破学校和社会的“隔阂”,为学生提供教育的机会。

教学做合一。指出了教、学、做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起着关键性的统领作用,说明了教法、学法、做法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特征,提倡教师“授人以渔”。

(二)四种精神

爱满天下。这反映了陶先生对教育的真谛及对学生的深切关爱,也体现了“爱的教育”的思想,它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学习动力。

你带着你的心而来,你不会带走任何东西。这反映出陶先生在工作中的高度投入。这是一种以仁爱为己任的精神,倡导教师以仁爱之心为己任。

勇于探索新的理论,勇于开拓新的领域。体现创新精神、开拓性精神,阐述创新精神对学习的重要性。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教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五项主张

知识始于行动。含蓄的哲理,提倡实践真知。

在劳力上劳心。提倡双管齐下,注重多样化的发展。

以教人者教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和学习的互动,鼓励教师自我提高。

即知即传。提倡“边学边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四)六大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脑,手,口,眼,时间,空间,促进创造力的激发。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说教方法收效甚微

优良的教学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教学效果很难发挥出来,课堂上成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一言堂”式的课堂。在传统的说教模式下,有些学生会对学习产生依赖,这不但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很容易形成场依性人格,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严于管教限制思维发展

小学生生性活泼,思维跳跃性强,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会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排斥感、恐惧感,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优秀学习创造精神

优秀的创新精神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内能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采用“题海战术”、低效率的教学策略,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只能掌握基础知识,很难有效地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难题。

三、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打造灵动课堂的策略

(一)以“陶”引路改造思想推进教学变革

陶行知主张“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的改革思想,这对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解决传统的说教方法收效不大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例如,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方向游戏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出示班级座位网格图,引导学生对照图示说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增强其方向感,讲解方向与位置的基础概念型知识,介绍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位置,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方向与位置知识有深刻理解。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辨别方位的过程中,体会“上下左右”和“东西南北”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对生活的认识。将校园操场平面图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并标注好方位信息,说出自己在不同位置的方向,进而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持续扩大教学成果。

(二)以“陶”引路中六大解放构建灵动课堂

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教育思想对“灵动课堂”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六大解放”,就是教师要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解放。所谓“解放孩子的嘴巴”,就是要让孩子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他们的想法。所谓“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就是要让孩子们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让孩子们在课后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师可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让孩子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一些教科书上的内容,之后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部分学习的看法。如:“混杂的加减法要从左向右进行”,“碰到“()”时,要从“()”开始”等等。又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当出现一个式子9-3×2=3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习中发现先计算3×2=6,教师就可以适当地点拨,告诉学生接下来应该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见,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解放。在这种互动的课堂中,能够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发挥到最大,同时,学生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也会让他们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六个解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育思想对创造智慧课堂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以“陶”引路创造思想

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阐明了创新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并揭示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该继承创新的思想比如,在《分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我用“分蛋糕”这个经典游戏来回顾分数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对“分蛋糕”的不同方式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思考中提高他们的举一反三。运用启发式和自主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总结出计算法则,使之对分数除法的正确计算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体验到计算的乐趣。对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进行讲解,并向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素材,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素材,还原出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了解倒数的含义,知道分除非零整数,就是乘这个数的倒数,成功地解出各种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为以后的高级知识学习积累宝贵的经验。

(四)以“陶”引路的生活教育

要营造灵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在陶行知的教育观中,“生活教育”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生活教育是指把教育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各种教育,即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教育中去,以解决数学问题。将生活教育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节的讲解中,我就举了一个生活中的扇叶转动的例子,让同学们在合作与练习中,绘制图形的运动轨迹,加深对图形运动的含义与特征的理解,并在多种练习中,正确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再将其延伸到生活中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现象,发放七巧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平移、旋转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总结、绘图等过程,积累几何活动的经验,在欣赏图形运动美的同时,还要学会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几何图形运动,把思考、操作、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实践学习效果。

再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教学开始前,笔者就把《唐僧和他的徒弟吃西瓜》的故事告诉了学生。“不知道猪八戒和孙悟空谁更多?”通过在故事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从而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进入生活或故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带着好奇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实现扎实、灵活的数学教学奠定基础。而“活动”是学生自主构建的前提,是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换自己的角色,变主体为主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在与伙伴的合作交流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新的知识,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使学生以一种生动的方式获取知识,提高其能力。

)给予学生及时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以此为基础,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真正打造出一种灵动课堂,就不能只遵循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把课本上的知识全部倒给学生,还应该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老师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心灵的倾听者。当师生之间的关系达到融洽、愉悦、和谐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并对教师所执教的小学数学课程产生一种亲切感。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作者在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这一点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数学学习以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了关注和尊重,并切实地从这些反馈中激发出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构建小学数学灵动课堂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以“陶”为引路的教师道德教育

陶行知教书育人思想中的师德教育思想,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师德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自身的教学素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比如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老师觉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那么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尽可能地对其进行改进。比如,教一些有关三角的知识时,如果只是一些枯燥的三角模型,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如课件上可以展示学生们日常佩戴的红领巾,课下可以玩的七巧板等。教师在遇到问题时,能顾及到学生的情感,并能将其转化为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

结束语:

要继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一理论”“三原理”“四精神”和“五主张”。要想打造出灵动课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它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如: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增强一种创新意识,激发一种质疑精神,培养一种学科素养。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纪律严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缺乏创造性,难以把握知识的本质,老师们认真地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在继承了陶行知关于“改造”“管理”“创造”“生活”的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珠.陶行知创造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迪[J].华夏教师,2018,07:76-77.

[2]庄红.实践陶行知教学思想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19:34-35.

[3]彭艳琴.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1.

[4]魏玉红.教育游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华夏教师,2019,16:33-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