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
数学学科作为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在教学方式上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开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使其能够具备数学思想,可以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具有极大的推动性。文章简要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一、营造教学情境,增强课堂参与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筛选上要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着手展开教学活动,为其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汲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教会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知识,创设更适合的教学情境,在这样氛围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氛围,积极开动思维,丰富知识储备,更好的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教师列举题目:已经平行四边形ABCD,∠A=55°,∠B、∠C分别是多少度?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认知度,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比如可以设计1个游戏,或是播放视频,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分析。以上述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思维活跃性得以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加深他们知识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二、完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困难,导致他们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效能下降。要想改变教学现状,则需要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此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初中数学知识体系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亦是要通过课堂来实现,强化学生知识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知识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整体教学情况,及时获取教学问题,按照学生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课堂解决方案,完善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筛选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例如:《三角函数》,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完成教学目标。基于实际需求,遵循教学目标,从三角函数定义着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调动学生兴趣。比如:探讨角的大小,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梯子摆放,进行教学演示,以梯子倾斜角度,演示角的大小。通过上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强化课程趣味性。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堂知识学习,强化学生知识的转化与应用能力,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能力,具备思维逻辑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知识转化能力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具有极大得到关联性,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而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如此才能更好的解决日常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知识的转化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思维,使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强化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固化的思维导致学生的思维也相对固化,这对于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非常不利,因而需要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开动思维,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转化成问题,或是营造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思考。例如:平行线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如练习本上,存在的平行线格子,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可以总结平行线的特点,拓展学生思维。基于两条平行线基础上,画出第三条直线,与其相交,观察角的个数,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得出与之相关的概念,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数学知识的魅力,获取其中的玄妙之处,掌握知识重点,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都是一言堂,学生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表达欲望,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因素。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务必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本身抽象性极强,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师需要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活动形式,引导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开动大脑,便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明确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解答学生的提问。例如:《二次根式》,开展上述知识点教学时,学生首次学习这类型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如若教师未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则无法掌握知识,在日后的学习中,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上述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整体知识的架构。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有效的指引,使其能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基于教学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在此过程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而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亦能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善学生知识储备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要重视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与知识应用能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活动开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强化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完成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很多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他们在数学知识学习上投入较低,所以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针对学生上述情况,教师需要对此引起重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且予以学生有效的学习指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认知能力。例如:《勾股定理》,这部分理论知识理解相对有困难,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难免困难重重,影响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完善教学策略,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深入探索知识点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能力和水平。
六、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完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一个重要步骤,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率,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需要高质量的备课,教师要了解所有的教学知识点,梳理清楚教学脉络,分析知识点之间的逻辑,从而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以往的备课中,教师思维固化,导致他们的课堂设计相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兴趣泛泛。核心素养背景下对教师的课堂备课亦提出更高的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逻辑,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整体角度进行教学规划,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全局观念,要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角度着手,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学生解题速度,强化课堂教学质量。例如:《一次函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合理把控教学速度,引导学生把握学习节奏,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点,教师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对知识点展开论述分析,对教学内容能够有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他们解题速度,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备课作为教师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要引起重视,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理清学习逻辑和思维,使其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点。
结语:
总体来说,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提升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强化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冬.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再思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数学教学通讯,2021(32):45,48.
[2] 王付光.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2021,28(8):298-299.
[3] 王凤欣.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新课程,2021(45):48.
[4] 于翠平.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948-949.
[5] 芮虎林. 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2):52-53.
[6] 林先德.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实效——以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为例[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4):15-17.
[7] 刘晓玲. 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初中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J]. 新课程,2021(17):41.
[8] 巩江源. 网络画板在逻辑推理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初中几何教学应用为例[D].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