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光东

江西省景德镇市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第五中学 333300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不断进行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进行创新,导致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师没有意识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创新,没有充分了解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导致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无法明确自身的定位,无法准确掌握课堂上的教学节奏。同时,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在实际课程开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导致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教师也不重视对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只是把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当作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二)缺乏上机实践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注重上机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因为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只能被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课堂上信息技术教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而在实践中,他们对一些计算机硬件、软件等不会进行操作。由于很多学校都是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学生们很难接触到信息技术实验。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不敢问教师,怕教师会批评他们,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1]

(三)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

在初中阶段,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甚至还存在抵触心理。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在学校里不能很好地利用这门课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不高。

二、整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的组成和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时,可以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通信系统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计算机构成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计算机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的具体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办公室软件学习时,教师要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起到辅助作用。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教师还要适当增加图片和视频的教学,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理解比较困难,图片和视频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利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快速完成课堂练习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课下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侧重性的进行复习,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新课改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最佳导师,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初步调查每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看法,根据学生对课程看法的不同进行课堂课程讲解,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该课程的学习内容。此外,教师可以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方面着手进行教学,让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撑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进行“制作PPT”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派出代表进行PPT的制作,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分、点评,并说明理由,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与反思,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2]

(三)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魅力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将学习内容掌握。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进行讲解。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作为案例进行讲解,例如Windows系统、WindowsXP、WindowsVista等。对于这些教材内容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内容作为案例,通过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操作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例如在进行“创建名片”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名片的创建工作。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些工具对名片进行排版设计,然后通过软件进行相应的编辑操作,最终完成名片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适当进行课后作业布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进行“网络资源搜索”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开展网络资源搜索活动。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网络资源、了解网站内容等方式,对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建立相关网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拓展和自主学习活动,积极探索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其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3]

(五)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对教师来说,想要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教学质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一味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造成班级内部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不利于成绩稍弱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还会严重阻碍班级整体学习质量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全班同学整体进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提前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了解,构建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应的内容,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进行word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之前没有接触过word或者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一组为之前接触过word,对于没有接触过word的小组来说,教师要进行更加详细的基础知识讲解,教会学生word的基础功能和使用方法,对于已经提前接触过word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对表格、绘画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够得到切实发展,从而促进班级整体实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以上内容分析可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永梅.整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7):0046-0048.

[2]王晓辉.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1(7):1.

[3]丁怀江.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J].爱情婚姻家庭,2022(22):0026-00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