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罗小华

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铜鼓中学 336200

摘要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先决基础,相较于小学数学的明了性,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繁多,体系更加庞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减负的同时实现提质,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分层式教学法,满足每个学生的真实需求,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本文就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策略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双减;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传统一刀切式灌输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而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采取针对性措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双减理念和分层式教学理念的优势和教育价值,将二者巧妙融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一、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原则

双减背景下,运用分层式教学策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热情,使学生的主观性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并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到相应的发展。分层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不仅符合素质教育潮流,还能更好地发挥出双减政策的价值和意义,继而更好地为学生进行课堂服务。分层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能力,使各层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实现数学自主学习,在具体实施中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任何一个班级中,都有学优生、学后生和中等生,学优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强,对数学知识有着独到的思考,学后生则是学习能力比较差,吸收基础知识也有一定难度,中等生虽然有着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在脱离教师监督情况下,便会出现自制力差的现象。因此,在分层式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差异性,立足个体差异,通过分层式教学,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整个班集体的进步。

(二)系统性原则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继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数学教师在分层式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整体认知和把控,在每单元教学中,要精准把控重难点知识和基础知识,确保数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开展。这便要求教师依从系统性原则,一方面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整合数学资源,协调好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要重视分层式教学的整体价值,确保课堂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性,实现单元整体性教学目标。

(三)统一原则

在分层式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将同一层次的学生设置成一个小组,并针对每个小组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和教学策略。在面对学优生组时,更多地是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面对学后生则是要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训练,针对中等生则是精心设计问题,难度可以稍有提升,通过探讨问题不断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在面对不同分层的学生,要进行统一性管理,以此来巩固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递进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其循序渐进特点,落实递进性原则,积极鼓励每一个分层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能力的进步,同时对于每一分层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关注和肯定。在分层式教学伊始阶段,教师要为每个分层的学生制定目标,并要求学生在固定时间或自主缩短时间,迈入第二分层,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成就感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分层式教学模式并不是让教师为每个学生贴上优劣标签,而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继而采取针对性的努力措施,确保教学活动更加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二、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价值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调查发现,现有的数学教学活动无法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不能满足学优生的求知欲,又无法促进学后生的进步。这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面临的一个矛盾。分层式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化解当前矛盾,分层化原则不仅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个性化练习,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还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也可以融入分层式教育理念,促进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有助于更新数学教师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高中数学教师要对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更新,逐渐改变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逐渐提高自身因材施教理念的运用意识。除此之外,在分层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又接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还可以设计分层作业,更加精准的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课后作业减负。此外,高中数学教师还能够及时发现当前分层教学存在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

(三)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学习差距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中,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很难让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对难点知识的学习多有困难,久而久之会导致出现两极分化情况。在分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课后作业等等,让学生在适应当前教学难度的同时,又可以树立学习自信,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继而进一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三、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生层次,科学分层

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是开展分层式教学的先决基础,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和把控,结合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日常学习习惯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分层,确保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拉近师生关系,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通过朋友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在交流过程中精准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和真实学情,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有效结合分层式教学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化分组,符合学优生条件的学生则分为一组,中等生分为二组,学后生则分为三组。最后,教师还要确保学生分组的流动性,分组并不是一尘不变的,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情,对于进步大的学生要及时调整所在组层,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以生为本,开展分层预习

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减负提质,预习是数学学习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预习可以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进行一刀切式预习,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学生的预习结果也不够理想。反之,在分层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分层预习,满足不同层组学生的预习需求。例如在导数及其应用”课前预习中,由于本节知识难度较大,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们对导数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出现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分层式预习,可以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实现自身预习能力的提升。比如针对学优生层组学生,教师可以精选一道例题,在进行基础知识探索和预习之后,通过实践应用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再比如针对学后生分组学生,则是以夯实基础概念为主,在预习之后,写出导数、定积分的概念和意义,并将新单元的知识体系写出来。

(三)立足教材,施行分层教学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高中数学教师要确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为此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提高对教材内容的熟悉性,将教材知识和学生学习需求有机联系起来,并以此进行计划性的分层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分层学习方法和目标,让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分层教学模式保持适应性。例如在“椭圆”授课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和分层式教学结合起来,对于一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并且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拓展掌握;对于二组的学生,则是要进行针对性监督,在教师的监管下积极发散思维,灵活掌握椭圆模型;对于三组的学生则是以夯实基础为目标。

(四)鼓励质疑,设计分层问题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通过分层设计问题来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更要重视课堂增效,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分层式提问的教育优势。一般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中药设计三个分层的问题,难度较大的问题主要面向高层次学生,这一分层的学生数学知识底子扎实,对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难度大的问题更难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设计夯实基础型问题,对于一些简单问题教师可以邀请基础薄弱的学生来回答, 不仅可以实现基础强调目的,还可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五)落实双减,布置分层作业

一直以来,高中数学课后作业均是以刷题为主,且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均是相同的,对于学优生来说无法实现自身数学素养的拓展,对于学后生来说则是有一定的挑战难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难度分层,而不是一味地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出现懈怠心理,对于学优生而言,课后作业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拓展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对于学后生而言则是要低难度,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分组作业设计中,还需要布置不同类型的题目,在双曲线”课后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容易题、易错题、拓展题三个分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选择合适的题目,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对自身学情有掌握,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的运用,对于教师优化教学质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均有着积极作用,为此,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巧妙结合分层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继而有效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娇. (2022). "双减"政策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爱情婚姻家庭(8), 0084-0085.

[2]刘立新, & 王平平. (2022). "双减"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天津教育(21), 3.

[3]洪金坚."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实践——以"平面向量"复习课作业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 2022, 29(7):4.

[4]罗富荟."双减"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优化策略[J].学园, 2021, 14(3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