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诗美”塑“人美”——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正文
前言:在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缺乏对学生审美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仅限于背诵、掌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等,缺少对于古诗词全方位赏析。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价值观、审美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且古诗词教学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宣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韵律、意境等美学要素,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十分必要。为使学生审美能力得以有效培育,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创新,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的积极意义
审美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古诗词是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学生审美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语言形式十分优美、韵律整齐且音调和谐,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使古诗词教学活动高效开展,有效增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对诗词之美的理解与感受能力,有效提升小学生审美素养。与此同时,古诗词中还存在着丰富的历史文学知识、优美风景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借助古诗词教学开展审美教育还能够带领学生走进诗词意境之中,对古诗词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品德美等美学因素切实把握,进而有效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人情怀及特色传统文化,将审美教育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中能够使学生对古人情怀、思想感情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理解感受,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进而拓宽学生视野,助力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弘扬。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路径
2.1感受古诗词意境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画面感十足,意境十分美好,将整首诗词解析出来就是一副富有美感的画作,虽然,小学阶段古诗词开起来十分简单,但古诗词却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古诗词,对古诗词进行逐字逐句分析,以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古诗词所传达的意境美。同时,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所传达的优美意境,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分析过后,借助班级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诗词中所描述的画面,以丰富学生学习体验[1]。
案例一:《暮江吟》
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暮江吟》这首古诗时,诗中呈现出一副夕阳西下、新月初生的美好画面,通过“残阳”、“露”、“月”等意象,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夕阳西下,新月初生这一自然现象,体会到在残阳映照之下江水波光粼粼、光色瞬息万变的美景。在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诗中前两句意象进行充分分析,引导学生想象“日落西山,在残阳余晖映照下江面波光粼粼”这一景象,并在学生想象过后,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后在带领学生分析诗中后两句所描述的景象,想象“新月初生,在月光映照下露珠闪闪发光”的夜景,同样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以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诗词中的意境之美,以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
2.2感受古诗词韵律之美
古诗词流传度之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古诗词富有极强的韵律,具有独特的韵律之美。古人在创作诗词过程中讲究对仗工整,合辙押韵,这其中包含着我国古代文人的智慧,所以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古诗词的韵律与诗人情感抒发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在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中韵律之美时,可以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诵读,带领学生体会诗词之中的韵律节奏,以更好地培育学生审美能力[2]。
案例二:《题西林壁》
在讲述《题西林壁》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阅读,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思考《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韵脚。后,小学语文教师应将这首诗呈现在多媒体设备上,并经这首诗进行注音,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寻找这首诗的韵脚。在这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韵律、韵脚方面知识科普,运营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述韵律、韵脚概念,这样学生们能够深入感受诗中的韵律之美,敬畏古代文人的智慧。
2.3感受古诗词情感之美
古诗词大都抒发着作者内心情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情感美入手,这样既能够培育学生审美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词,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点[3]。
案例三:《出塞》
《出塞》使小学四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这首古诗传达了诗人激昂向上、浓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借助这首古诗带领学生感受情感之美时,应先带领学生对这首古诗词进行赏析,先翻译这首古诗的大意,并对古诗中“秦”、“汉”、“不教”、“度”等字词进行赏析,分析平凡的文字之下作者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这样能够讲话古诗词教学从感悟形象层面上升至感悟情感层面,进而引发学生对于古诗词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切实了解古代文人的伟大志向与浓烈情感,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另外,《出塞》这首古诗抒发了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置讨论活动,将讨论主题设置为“你身边的爱国行为”,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邀请学生与大家分享身边的爱国行为,在讨论活动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学生注意力在转移至《出塞》这首诗中,让学生了解诗人虽是一届文人,但仍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拥有一腔热血,让学生明白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爱国精神。另外,讨论活动的设置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将审美教育真正落入实处。
结语:综上所述,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将审美教育进一步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韵律之美、意境之美与情感之美,并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创新,将培育学生审美能力作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古诗词教学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古诗词教学活动之中,进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使学生审美素养得以有效培育,助推小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玲琳.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01):57-59.
[2]褚娜,何善亮.何以“诗美”塑“人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133-135.
[3]李燕.以“诗美”塑“人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4):6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