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域下的小学德育路径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春晓

泰州市海陵区港口学校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

本文以家校共育视域为基础,探索小学德育路径,旨在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首先,强调家庭对孩子德育的重要性,家长应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孩子德育中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其次,介绍了学校在德育方面的职责,包括制定德育计划、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以及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最后,探讨了家校共育的实施策略,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等。通过家校共育,学校与家庭可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

家校共育、小学、德育路径、合作、学生素养

正文


引言: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单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作为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家校共育的概念应运而生。家校共育不仅意味着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更是一种育人理念的融合。本文旨在探索小学德育路径,并通过家校共育的实施策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通过家校共育,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

一、家庭在小学德育中的角色定位

家庭作为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在小学德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庭的教育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德育素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正确理解和定位家庭在小学德育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德育的第一道防线。家庭环境的积极向上与和谐稳定对孩子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是孩子德育的重要参照,他们应该以身作则,注重品德修养,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范。此外,家庭的温暖关怀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品质的重要基础。家长是孩子德育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应当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和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指导。家长应该积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的空间。同时,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社交关系,及时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方式。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是促进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和亲子活动,了解学校的德育方案和教育理念,并与教师共同探讨孩子的德育问题和发展方向。这种紧密的家校合作可以加强双方的互信和理解,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德育素养。

二、学校在德育方面的职责与挑战

学校在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了解学校在德育方面的职责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校德育的现状和改进方向。学校在德育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德育计划。德育计划应明确学校对学生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教学策略。然而,制定德育计划存在一定挑战。首先是目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是计划的实施,需要有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确保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在德育方面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教具、活动等。学校需要确保德育资源的质量和多样性,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现实中德育资源的供给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一些学校可能缺乏充足的经费和资源,限制了德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学校需要通过与社区、家庭以及其他资源方合作,共享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在德育方面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德育评估是对学生德育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德育评估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评估指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德育目标的多样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确定适合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其次是评估结果的使用,需要确保评估结果能够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推动德育的改进和优化。

学校在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制定德育计划、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学校可以更好地履行德育职责,并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学校还需要与家庭、社区等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共享德育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德育素养的提升。

三、家校共育的实施策略

实施家校共育是促进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以下是一些实施家校共育的策略建议: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讨论和决策。家长会是家庭与学校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在家长会上,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德育计划、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和完善德育方案。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例如网上平台或手机应用程序,方便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德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并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学校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发布家庭教育的指导和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德育教育。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工活动、环境保护等。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可以学习到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家长也可以与学校一起引导孩子的德育成长。此外,社区服务还能够增强学生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提供家庭德育指导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庭德育指导活动,向家长提供德育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培训。家长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了解德育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家庭德育资源和指南,帮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德育发展。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分享学生的德育进展和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和项目,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的策略建议,家校共育可以得到有效实施。家长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将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通过家校共育的实施,学校与家庭可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

结语:

家校共育是促进小学德育的有效路径。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在德育中的角色定位和学校在德育方面的职责与挑战都对德育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等实施策略是推进家校共育的关键。通过家校共育,我们可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为他们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志勇, 陆春娣. 家校共育新模式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策略[J]. 城市教育研究, 2018(6): 72-73.

[2] 刘燕燕, 田长青. 家校共育模式下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7): 28-29.

[3] 陈平. 家校共育模式下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4): 68-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