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漫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动漫专业;教学模式
正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粤高职计算机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课题:《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漫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SJJZW2021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与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专业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强调专业老师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到传统专业教学改革中,从而以此有效提高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互联网+对分课堂”有效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成果,而动漫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将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动漫专业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动漫专业教学的质量,获得良好的专业教学效果。
一、“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在传统的专业教学过程,所应用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专业知识的灌输者与传授者,而学生则成为专业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如此极易导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将学生作为专业教学的主体,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尝试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将各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专业教学中,由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将互联网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相互混合,并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有效弥补网络教学的缺陷。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教学的优势进行相互补充与融合,不仅使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启发及监管教学进程的主导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自此之后,许多专业课的教师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广泛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具备了极其强大的功能,在科学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形成了“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动漫专业教学中,有利于动漫专业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概述
在2015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概念,由此“互联网+”逐渐成为我国各领域关注与讨论的焦点,“互联网+”指的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与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个领域进行相互融合,在新领域中营造一种新的生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应当科学利用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确保教学教学模式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及多媒体化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专业课堂教学方式,互联网教育与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模式,并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有效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专业教学方式,从而将学生放于专业教学的主体地位。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2013年,复旦大学的心理系的张学新教授率先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其是基于交互式的学习所研发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将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与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严格遵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使教师与学生均可享受公平性的教与学的权利。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师生的角色均会进行动态转换,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专业教学活动中,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发展[2]。
“对分课堂”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课堂教学的一半时间交由教师进行讲解,而另一半时间则交由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互动等学习活动。对分课堂要求先由教师教授知识,再由学生学习知识。教师的“教”在先,学生的“学”在后;对分课堂的创新点是将教授与讨论的时间合理安排,使学生在课余有充足的时间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对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内化与吸收。在时间安排方面,对分课堂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教授、内化吸收及讨论,由此,对分课堂又被称作:PAD。基于对分课堂理论下,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能够在一个学期内学习大部分课程内容,有效掌握优秀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与传统课堂相比,对分课堂存在一些不同之外,包括: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切实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全面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在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仅需对专业课程的内容框架、重难点等进行讲解,将其余的专业内容交由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3.使师生、生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对分课堂重视课堂中的交流与互动,同学之间相互鼓励与启发,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思维能力。4.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分课堂强调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学习习惯,教师完成专业知识的讲授以后,学生可以获得充足的时间内化、吸收专业知识。由此可知,相比于传统课堂,对分课堂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动漫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动漫专业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在动漫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为学生讲授专业的理论知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只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设计动漫,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比如,我国一些高校开设的动漫专业,主要借助“美术代影视”的教学模式开展动漫专业课的教学,这种错误极易导致所培养的人员与社会的需求之间产生较大的矛盾。实际上,高校的动漫专业始终被视作“亚美术类”专业,并未给予动漫专业足够的重视度,如此也使得一些高校在功利心的影响,及专业视野的影响下,极少会对动漫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索[3]。
(二)动漫专业的教学观念过于传统
动漫的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存在明显的差异,动漫是一种具备综合性的艺术,其将绘画、漫画、数字媒体、电影、摄影、音乐及文学等多种艺术专业融合一体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学科。由此可知,动漫并不是美术,或者不只是美术,也不能用某个单独的学科来覆盖动漫。这一点需要我们能够明确。我国于“十二五”规划前后将动漫由“美术”学科中分离出来,并把动漫归纳为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二级学科,显而易见,自此明确了动漫专业发展的方向。但是高校在开设动漫专业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把握多个学科,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过渡情况,从而导致各个学科之间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除此之外,高校也并未对学生的总体层次进行分析,急需制订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需求,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而就实际的动漫专业教学来看,大部分高校均忽略了开展这项工作,从而导致学生往往缺乏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师缺乏应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技术
对于高校动漫专业的教师来说,他们大多缺乏实践能力,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大多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并未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以,教师在实践方面明显较薄弱,对于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明显不够充分,在运用这种现代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实践思想与教学方法,没有结合社会的快速发展,将自己的主观思维灌输给学生,从而导致在动漫专业教学中往往遇到各种难题。
三、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动漫专业的教师应当重视合理开发互联网教育资源,科学利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使两者之间实现互相贯穿、相比弥补。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漫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
(一)开发与应用互联网动漫教学资源
一方面,需搭建起互联网教学平台,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开发与应用。教师在开展动漫专业教学时,需要认真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案,以及各章节的学习目标与课后练习题,并且为学生开展的实践学习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对动漫案例、专业知识检测、试题库及知识拓展等内容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正确运用视频教学资源,动漫专业教师可通过高校视频教学网站,根据专业教学中的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并且,教师必须可以熟练运用师生互动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与学生在任意时间、地点开展师生互动与交流。目前高校的互联网平台均具备强大的功能,并且也支持线上提交作业、师生讨论及线上测试等多种工作。此外,很多高校的教学平台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互联风资源实现了无缝衔接,这样能够为学生开展课前、课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
(二)动漫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
将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动漫专业教学中,把互联网教学资源与实践课程进行相互融合,将互联网教学视频作为辅助教学内容,结合动漫企业真实的典型案例开展教学,重视不断提高课堂 教学的趣味性,确保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可以与互联网动漫企业与动漫工作实验室加强合作,以此为动漫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贯彻落实“校企合作”教育理念;有关企业可以把项目任务分配给学生,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完成企业分配的各项工作,动漫专业各种知识的教学均由专业教师、企业代表与学生的三方讨论下完成学习任务,动漫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如此不仅有利于他们创作出更多的动漫作品,同时也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动漫专业人才稀缺的不足,解决动漫作品创新能力不过关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建立健全动漫专业教学体系,有效提高动漫专业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增强学生动漫分析与创作的能力
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漫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教学能力与全面的专业技能。动漫专业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开展好专业教学活动,同时还应当注重鼓励与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且教师需将自身所具备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在与学生交流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可以将真实案例引入到专业教学中,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使学生对我国的动漫业的发展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逐渐掌握分析动漫创作的技巧与方法,指导学生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思维,这样能够对他们未来的动漫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5]。
四、结束语
总之,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简单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进行融合。而是对传统动漫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动漫专业教学保持“与时俱进”,确保动漫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在动漫专业教学中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艺术进行融合。并重视与动漫企业加强合作,这样有利于动漫专业的学生能够充分满足企业、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我国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利.“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对分”教学模式的实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1):69-74.
[2]黄慧琼.基于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及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14):62-65+69.
[3]钟锋.互联网思维下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型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04):20-25.
[4]卢春红,王杰华.“互联网+”对分共享云平台下的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154-156.
[5]赵巍.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9(02):6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