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角度探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骏斐

江西省抚州市 东乡区第七中学 331800

摘要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思想的提出,我国个所学校愈发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现如今的初中教育体育、美术和音乐等学科也逐渐受到重视并显现价值。就初中体育而言,它的作用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意志力。为了高效地达到初中体育教学的育人目的,体育教师需要以当前初中生体质健康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积极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初中生体质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体质健康;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正文


引言: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是水涨船高,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毋庸置疑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是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再加上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殷切期盼,部分初中学生不是压力较大,便是生活作息不规律,更有一些学生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初中生的体制健康呈现下滑的趋势,相较而言,现如今的初中生身体素质、忍耐力和爆发力都存在问题,这对初中生的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基于此,本文就当前初中生体质健康现状初步探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和策略,以此为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奠定基础。

一、初中生体质健康现状

从近些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当今很多初中生存在肥胖、身体素质较差的情况,一些地区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更没有达到平均水平,从而不难分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地区初中生体质健康呈现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在肺活量和握力的相关数据分析上发现,初中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然不容忽视。

针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我国从1985年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对应的体质健康检查,而结果明确显示出青少年的体质在近20年来一直都处于下降的趋势。针对这样的现象,国家也是高度重视,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如今的教育中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身体一个小时,从而也反映出了这个社会现象背后国家的可控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讲体质健康施行于各所学校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文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也规定了相应的体育课程计划,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必须安排四节体育课,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每周必须安排三节体育课,就是在确保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保持良好的体质健康,可是迫于学校的升学率导致很多学校选择性忽视体育课对青少年体质锻炼的重要性,由而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而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各个学校也开始注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在对现状进行分析统计的时候,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1979年、1985年、1991年、1995年和2000年的五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来看,虽然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营养状况有所增长,几种常见的患病率下降,但学生的体能素质、肺活量持续下降,肥胖率和近视眼患病上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硬指标,也越来越不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由于该标准在内容设置上,深受竞技体育的影响,所以“达标”成绩只是反映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而不能反映体格发展水平和身体机能发展水平。而且当前学校体育中的“结构考核”、“达标测试”、“体育合格标准”以及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不但内容繁琐重复,而且存在着许多弊端。因此急需制定出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简单、实用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到“一标多用”是当务之急。

二、初中生体质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业压力大

众所周知,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风,因此一些家长不顾学生自我意愿强行为孩子报了兴趣班或者补习班,本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就依然不小,如果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很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双减”政策,其目的就是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当学生的学业压力大,他们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更不用说体育锻炼,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锻炼,就前几年来讲,很多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锻炼,所以造成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

(二)时代发展的双刃剑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初中生能够将科技技术应用到正途,那么势必促进学生正向发展,但是有很多初中生从第一次接触到科技技术便被它的娱乐性吸引,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初中生沉迷于手机游戏,更有甚者,通过父母的游戏花几万甚至几十万购买游戏道具。试想一下,如果学生沉迷于游戏,那么他们对其他事物将不会感兴趣,更不用说体育锻炼了,所以时代发展下科技技术对初中生体质健康问题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三)初中体育教学的困顿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锻炼意志,但是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采取以往的教学模式,没有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导致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诱发。而且很多初中体育教师混淆了教学的初衷和目的,一味地应付中考或者测试,忽视了体育育人、锻体铸魂的目的。

三、优化体育教学促进改革的策略

(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初中生体质健康发展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基础是教师改变教学思想,学习心得教学理念,这两点都是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对于国家的宏观政策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是不能改变的,因此针对当前初中生体质健康问题的一教学改革的便是体育教师改变自己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高度关注初中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和发展情况,以此实现体育教学改革,推动体育教育发展,发展初中生体质健康。当然,在体育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需要借助学校和教育局的影响力,积极宣传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让学生了解提升自身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引导体育教学的创新及改革。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重点关注初中生爱好

“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教育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宗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教师本位过渡到学生本位,从学生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现状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从学生爱好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不仅契合生本思想,同样契合教育未来发展的需求,只有将学生的要求和爱好落到实处,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就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来讲,需要教师可以在以往教学内容上对当前教学项目进行丰富,比如在篮球基础上加入网球、乒乓球、足球,这样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也可以根据自我爱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当然,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流程,具体而言就是对原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比如学生拥有足够多的自主锻炼时间,让学生根据自我爱好选择相关的项目开展体育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负责在一旁指导观察,及时对学生的锻炼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加强了体育课教学的权威性,同样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也是相当有利的。

(三)明确初中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有目标的,同样初中体育项目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一样,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会让整个教学流程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让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任何活动受到制约,因此,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心之一就是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简而言之就初中教学所要完成的某种结果,它是以结果为价值导向的,不仅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更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归宿。在这点上需要体育教师重点思考,初中体育的核心目标不是应付测评和中考,而是锻炼学生体质、铸就学生意志力。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以核心目标的结果达成为导向,针对性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这是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初中生体质健康问题现状的核心根基。

(四)体能测试定期开展,针对性提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第一步、体能测试,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各年级项目测试。7到9年级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仰卧起坐、男子握力、女子坐位体前屈:然后根据测评的数据汇集成表,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数据真实准确。第二步,根据初中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为基准,对学生的体制情况进行评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第三步、对学生的评测结果进行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男女比例1比1,提取相应的数据,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汇总其中体质健康的同学的数量以及体质健康有问题的数量。第四步,得出结论,根据抽样调查的同学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体质健康上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第五步,给出建议,通过结论,在对初中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改善上给出相应的建议,指导各个院校制定相应的体制改善计划,并要求体育教师和校方都严格的按照计划改善初中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第六步,汇总计划执行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表,寻找出何种方法对初中生体质健康有更大程度上的提升,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

(四)构建多元并存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中,一般评价都是一种,要么是终结性评价,要么是即时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模式各有优势,但是也各有缺点。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教师直接在学生最后一堂课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身体体质和运动技能成效,虽然此类评价方式简单,操作难度也不高,但是不排除有异常情况的产生,就好比在最后评价中某位学生因为身体不适导致成绩不理想,这就显现出弊端了。即时性评价主要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小学生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素养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在于评价准确,缺点在于操作难度大。因此在构建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上可以将此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融合,这样既可以避免第一种情况弊端的出现,又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情况,当然在融合上为了降低操作难度,教师可以选择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即时性评价,一学期进行四到五次,分数控制在50分,在最后一堂课上采用终结性评价,分数也是50分,这样结合使用会让整个评价体系更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发展对初中生体质健康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同样初中生体质健康是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根基,所以针对初中生当前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是需要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反思的,只有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核心目标,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丽.从初中体质健康变化趋势角度坍台初中体育教学改革[J].田径,2022,(11):24-25.

[2]刘兴石,许栋,李璐,李晨燚.初中体育多样化理念下震川中学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体育师友,2020,43(01):23-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