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幼儿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发展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正文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人们对全面素质教育的认识日益加深,因此,道德品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此外,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启蒙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他们要自觉地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把重点放在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在持续的总结和实践中,推动幼儿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帮助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根据自己的幼儿教育经验,对如何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展开了一个简单的探析,希望可以为广大的一线幼教工作者提供一些可以对幼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新时期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浅谈幼儿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对幼儿园进行道德教育,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幼儿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道德素质。许多人认为,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在道德品质上有很大的突破,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理论。儿童正是发育迅速的时期,他们在发育的过程中,不但要从生理上、心理上得到发展,还要将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灌输给儿童,让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能对优秀的道德品质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进而在儿童将来的发展中对儿童的行为加以规范,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其次,对幼儿园进行道德教育,对幼儿园的发展也是有正面影响的,这样不但可以使幼儿园道德教育制度更为健全,而且还可以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在进行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幼儿园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进行充分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效果,这对幼儿园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三,对幼儿园进行道德教育,对幼儿家长进行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许多家庭都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掌上明珠,许多家长会对幼儿的某些不正确的行为放任不管,如果在幼儿时期不能及时地加以改正,就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德育教育,不但可以对幼儿的某些不正确的行为和习惯进行矫正,提高幼儿的道德素质,还可以给幼儿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带来更多的启发,让他们一起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对儿童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由于此时的儿童,他们的思维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在引导他们的爱国情怀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祖国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而且,只有热爱,他们才会有更强的使命感,去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二)对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幼儿阶段,儿童的思想刚刚开始建设,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儿童们刚刚进入幼儿园,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儿童刚刚开始独立的交朋友和学习,儿童在家里做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帮忙,而在幼儿园,虽然教师也会帮忙,但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会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自己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在早期的道德教育中所学到的。从小做起,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干净的生活习惯。
(三)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中,很多同龄的小朋友都是在一个班级里,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交际能力和解决矛盾问题。在孩子们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冲突,但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好这些冲突。因此,身为班主任,必须要指导孩子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自己去帮忙,要把主动权留给孩子们,只有这样,孩子们与人交往时,才能更好地分辨出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二、论幼儿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的方法单一
伴随着早期教育的兴起,幼儿园的数目迅速增多,为大部分儿童提供了正规的学前教育,使其能够获得科学有效的教育。然而,与此相伴随的还有许多问题,使得幼儿园的道德教育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幼儿园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所以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造成了有些幼儿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他们的德育教学经验及能力非常重要,德育的引导方法比较单一,很难为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
2.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粗放
因为有些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所以他们在设计德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很难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他们对待幼儿的态度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有些幼儿教师还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看管幼儿,只要幼儿在园内没有发生危险,没有哭闹,他们就算完成了自身的工作。这导致了幼儿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非常低下,有些幼儿只能在角落里独自玩耍,从而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探索德育知识的空间。
3.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不足
有些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因为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局限,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幼儿的各类行为。而且,为了防止幼儿发生哭闹,他们会对幼儿的各项要求放松,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比较混乱。此外,它所设计的德育渗透方式与过程,大部分都是以网络上的内容为依据,其中有些德育活动完全不符合自身情况,因此它的德育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效的德育知识学习空间。
三、幼儿园班主任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些方法
1.老师应该给幼儿树立榜样
在幼儿园开展道德教育,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树立榜样。身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在幼儿面前始终保持一个积极向上、良好正面的形象,为幼儿树立起一个道德典范。幼儿园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容易模仿周围的人或物。特别是幼儿园的老师,他们在儿童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儿童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对幼儿展开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要始终树立师德,树立师风,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同时,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健全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幼儿教师的行为。要重视对幼儿园教师进行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让他们树立起一种积极的教育观念,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去。
2.创设道德教育气氛,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幼儿在参与教学活动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意义,保持积极的性格。但是,一些幼儿教师因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观念的原因,他们在组织幼儿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都是采取非常粗糙的方法,导致幼儿的参与热情非常低,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比如,要让幼儿养成阳光、积极向上的性格,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营造出一种教学氛围,让幼儿在热烈氛围的影响下,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从而达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例如:幼儿园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参加“踢皮球”的团体活动,将孩子们分为两组,然后在教学之前,让同一组的孩子们互相拥抱,高呼着“必胜”之类的口号,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这既可以提高孩子们参加的兴趣,也可以使孩子们的学习气氛更加融洽。孩子们在温暖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地保持好的性格。
3.在幼儿园中,以多种形式进行道德教育
幼儿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道德认知水平等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班主任要鼓励孩子们主动参加,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接受道德教育。要指出的是,最好的情况是要有家长参加,这样也能让家长们也加入到德育教育的工作当中,让家长们知道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计划,便于在家里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从而让幼儿们在这种双管齐下的教学下,培养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比如,“六一”儿童节,幼儿园组织了一次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艺术演出,由幼儿的父母与儿童共同创作,也可以由多位父母共同创作。通过这种亲子活动,既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节日气氛,又可以增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幼儿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的德育教育知识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强化他们对父母的尊敬,从而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4.重视与家庭的合作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要引起幼儿园的重视,对很多幼儿的德育教育也要有家长的责任感。家长不能把所有的教育孩子的任务都交给幼儿园来完成,只有家庭和学习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儿童教育的效率。家庭是子女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难以想象,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一方面能够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家长们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情况,通过与家庭的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可以提高孩子的生育效率,提升德育质量。
5.开展游戏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运用游戏化教学来开展幼儿德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德育教学的基本内涵和根本目标,也就是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品格,为后续的校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将总目标进一步细化,细化成阶段性目标或有针对性的目标,例如,在某一阶段,就幼儿的吃饭卫生问题开展德育教学;其次,老师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幼儿园里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原理,它的基本原理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要根据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们所能接受的程度来进行,二是要挑选一些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这样才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最后,在明确了德育工作目标和游戏设置原则的基础上,要以特定的德育教学需要为出发点,让游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引导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消除消极心理,比如幼儿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会产生暴力、孤僻等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老师要对这类学生给予格外的重视,相比于阻止和批评,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启发和激发他们的情感,因此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幼儿互相合作的游戏,比如集体搭积木、接力赛等,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对这些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语言和行为上的鼓励,来激发他们的内心情绪,让他们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慢慢地去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如果必要的话,老师还要跟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结语: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幼儿园的道德教育。幼儿教师要积极与幼儿父母交流,争取幼儿父母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与此同时,家长们也要积极地与幼儿园合作,遵从幼儿老师的要求,在自己的家中,为孩子们树立起一个道德典范,让孩子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并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展亲子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来教育家长。使父母意识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掌握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
参考文献:
[1]朱媛.浅论幼儿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3):65-65.
[2]蒋力.增强责任感 全心爱试论如何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J].好家长,2021(19):20-21.
[3]马晶晶,马彦霞.浅谈幼儿园德育养成教育的意义和途径[C].中小幼教师新时期首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2022.
[4]刘田田.幼儿德育教育中主题性游戏的有效途径[J].中华少年,2020(1):20-21.
[5]张志娥.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探析[J].中华少年,2020(1):2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