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导学互动式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余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中学336018

摘要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导学互动教学法,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对“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作了阐述,然后对“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作了初步探讨,最后分析了“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正文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导学互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将“导学互动”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但也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导学互动概念认识不足,导致导学互动教学实践效果不佳。初中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1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

在开展数学教学之前,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此外,教师让学生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激活学生的交互式思维,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课程前,教师可以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①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②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其特征相联系,归纳函数性质;③在求解运动变化问题时,感受一次函数的功能;④结合实际问题练习一次函数的具体应用。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新知识内容引入问题,厘清教学过程。此外,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以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深入理解课程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能力锻炼。

2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初中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前必须先熟悉所学的内容,所以在这一阶段,自主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利用作业任务进行预习,但是许多预习仅仅是翻看教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导致预习成为一种表象,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互动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例如,在“轴对称现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准备好微课,以图解、动画等方式将轴对称相关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按照微课内容进行预习,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将引导性问题与轴对称现象相结合,使学生进行深度地互动与沟通,从而实现自主预习,对课程知识有大致的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在以往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表现在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没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习惯听从教师的指导,按照教师的指示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一些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上课时态度冷漠而严肃,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与教师交流和发问。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学互动的教育功能,在“导”与“学”中达到“互动”的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逐渐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要使学生对教师认可和尊敬,使学生缓解压力,更加放松、更加自信地与教师交流。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三角形的理解分享出来,积极说出自己对三角形的看法,让他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然后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展开更专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一种“教师在与我合作”的感觉,从而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缓解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不敢互动的心理压力,从而体现导学互动的教育价值。

4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的问题来“导”,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并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因此,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地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提问形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问的问题多是“是不是”和“对不对”,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想。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支撑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更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为了提高“问题”对学生的导向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互动的兴趣。

例如,“统计与概率”是很重要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融入课堂中,如提出“今天是否会下雨?”“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包括哪几种情况?”等问题,这些都能起到指导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班级上次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既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实施导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翁,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并且在互动中积累学习经验,进而达到学生良好发展的目的。

5以小组为导向的师生互动与沟通

目前,小组合作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并已成为实施互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尽管一些教师意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小组合作在课堂上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发挥合作的真正意义,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鉴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实践互动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便利,而小组合作又符合教学交互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小组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参加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合理分配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互相帮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将学生根据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等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相应的知识。为了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实践探究任务,给予完成速度最快的小组一定奖励,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竞争气氛,让学生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进而发展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下,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这种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发展不利。现阶段,尽管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入了导学互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需不断地进行优化,总结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清林.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23(01):7-9.

[2]陈金钿.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3(01):164-1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