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玉青

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 3426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们不仅要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方式,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实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正文

引言

“双减”政策以“减负增效”为主线,意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双减”政策的顺利实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以核心素养培育为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创新、优化课堂组织模式,为学生构建更为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小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积极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未有效提升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它并不要求教师牺牲教学质量,而是要求他们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弥补作业量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不仅可以弥补作业量的不足,还能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然而,实际情况表明,语文教师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未有效调整,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较为缺乏

“双减政策”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天所学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减少作业量,以确保作业质量达到最高标准,以此来提升“双减政策”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应该重新设计课堂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知识并灵活运用。然而,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练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双减”的目的是“减负提质增效”,这是一次教育大变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剖析“双减”政策,转变观念,提高课堂实效,要深度钻研教材,反复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综合考虑和全盘设计。要认真备课,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要促进教学方式转变,让课堂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如先学后教法,先让学生带着疑问预习,在释疑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由被动学习变主动求知,学习兴趣、注意力都得到提高,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再如小组探究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尽可能多让学生去倾听、讨论、交流,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听重点,在交流时要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及时补充自己的见解,逐步养成专心聆听的习惯。

(二)小组探究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情感体验,强化对文本内容的情感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践,以创新舞台剧、情景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文章内容搬到舞台上,通过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语言描写、形象刻画,在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的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雷雨》是一篇经典的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内外纷繁复杂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浮躁。作为一篇优秀的课文,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小组讨论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集体中进行交流、思考和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发表个人观点、与他人互动,从而促进深度思考和全面理解。对于《雷雨》这样的经典课文来说,小组讨论教学尤为适用。首先,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与同伴交流和分享,学生们可以借助彼此的思维碰撞,加深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他们可以探讨小说中的复杂关系、角色性格的变化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互相启发和补充,学生们可以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提升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其次,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分析问题、比较观点、提出理由和支撑材料。他们要学会辨析、评价并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将学会运用正确的逻辑和准确的表达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此外,小组讨论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需要尝试协商、达成共识。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共同思考,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并学会欣赏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这样的合作经验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加强家校合作

在当前的“双减”政策背景下,家长需要转变角色,既不是“甩手家长”,也不是“包办家长”,而是引导孩子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丰富的时间。家长应该认真督促孩子减少游戏时间,多陪伴他们观看教育性电视节目,如《诗词大会》和《百家讲坛》,并陪伴他们阅读,成为孩子的“领路人”。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合理布置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并享受成长和快乐的过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及时沟通与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赢。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观班级布置,了解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查看学生的作业,并观看学生成果展示,以全面了解学校工作的水平。同时,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走进学生的家庭,体验孩子的家庭生活,了解孩子的日常细节,从而更好地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和学校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助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信和良好关系的建立。通过共同努力,家长和学校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个人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才华、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未来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开展分层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分层作业设计,将学生具体划分为三个层级之后,教师就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水平的作业。例如,在讲解《彩色的梦》这一课时,文中对手艺人高超的技艺和人物形象都进行了深入的描写,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技巧,就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这样三个层级的课后作业,让第一层级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写一篇关于本篇课文的读后感,让第二层级基础一般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阅一些与本篇课文内容相似的作品,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第三层级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基础阅读和学习后,引导学生对作家冯骥才的背景及作品进行收集整理,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美的能力

三、结束语

“双减”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让“轻负担,高效率”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小红,孙宏录."双减"下农村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2(26):3.

[2]  何思云."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工作建议[J].[2023-06-29].

[3]  盘斌."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策略探究[J].进展:科学视界, 2021, 000(011):P.5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