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施
正文
前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跟着发生了转变,教师在课堂上主动指导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种新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统一教学设计为起点,以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整体认识为基础,凸显化学核心教学内容本质和教学设计初衷的模式。可以说,这种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方式,既强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和经验,也推动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知识迁移,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绊脚石”,严重制约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第一,部分同学对化学课程不感兴趣,产生了畏难、退缩等情绪,从而逐步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业状况和学业成绩;第二,错误的教学方式,教师强调“学”而忽视“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第三,初中化学教师们的教学观念错误,他们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且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熏陶,存在着消极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教师对化学教学的认识,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不利的影响[1]。
二、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意义与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并融合到特定的课堂教学之中。但是,对于单个的一节课堂教学而言,机械地、不加任何分析地将学科核心素养应用于课堂,势必会导致教学的时效性不足,从而对教学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限制。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将学科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全面整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用大单元教学来加强对日常课程教学的指导与辅助,可以让课堂教学目的更加清晰,能够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计划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更有方向性、更明确,这对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2]。
三、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转变观念,以核心素养为指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学生应该养成合理的思考方式,以及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但是,初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发育程度都比较差。因此,为了确保化学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化学素养及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实施全面、高效、切实可行的单元教学观念方面,教师要勇于成为一名“教学先锋”,引领时代的教育潮流,践行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课堂改革。要对大单元教学思想进行融合分析,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学习[3]。
(二)针对大单元教学模式,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根据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深入地发掘整个单元的内涵,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树立起一种符合学习目的和终生学习目标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在进行大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寻找到一种与自己学习情况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并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才能逐渐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盐”知识学习时,教师要将单元知识进行穿插。教师可以利用在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亲眼所见的实验现象,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复分解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讲解本单元中的新知识点,而且要将本单元中学生所学过的有关知识点引入到此次课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把这些单一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构建大单元教学的知识体系
在大单元教学方式中,教师更多地根据教科书中某一章节进行学习。不论是在前期或后期,教师都要做好全盘的规划,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指导。要利用概念模型来实现知识整体建构的作用,使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学习章节知识点的思维网,进而对章节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知识要点进行仔细梳理,保证教学活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利用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展开学习活动和研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立足与大单元教学视角,建立起一个简明的知识体系[4]。
例如,在进行“常见的金属材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金属进行简单的讲解,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例如,飞机为了更好地完成起飞动作,往往会减轻机身的重量。一般情况下,机身都会使用大量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教师可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对铝锂合金的性能特点、制备工艺过程、常见应用场合等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为学生创造更加自主自由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有详细的了解。教师要面对当下化学教学的现实情况,根据大单元教学的整合性思想,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四)制定合理的大单元教学策略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来深化对该课程内容的认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目的。在确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案之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除此之外,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教育的效率。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还要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依据,进行合理的单元设计[5]。
比如在初中化学“原子”和“分子”内容学习中,两个内容的学习较为相似,此种情况下将知识结合起来开展对比教学,以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化学宏观意识。通过合理有效的大单元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内容。
结语: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而要从多角度去剖析,注重化学与现代生活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示范效应,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整合化学知识,提升化学学科教学的科学性。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对课本内容的革新,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新的课标改革具体要求为基础,来进行教育的规划。
参考文献:
[1] 刘桂清.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 2021.
[2] 云小赛. 普通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理解图式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1(3):1.
[3] 张国婷, 崔立斌, 廖淑芳,等.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教学单元设计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3):2.
[4] 张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高三化学"无机综合实验复习"为例[J]. 教学考试, 2021(32):5.
[5] 黄恭福, 邹海龙.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价值取向[J]. 化学教与学, 202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