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江灵娟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332099

摘要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石,而在小学阶段,则是语文学习的初级时期,在这个时期,要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并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和认识基础。在语文学习中,读与写是最基本的两个方面。所以,教师要在初等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养成好阅读、读好书的习惯,从而影响他们的终身。


关键词

小学语文;趣味;语文教学

正文


【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要注意感情的积累,要有一定的语文经验,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小学阅读要符合课标要求,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对课文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对小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兴趣进行培养,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推动小学生的学习进步与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要将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过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他们爱上阅读,这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方面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小学生处在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年纪,他们对任何新鲜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不熟悉的阅读内容产生很大的好奇,此时,教师若能给予适当的指导,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使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多地去阅读,去思考。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策略

教学方式改革,以学生为主体

因为长久以来的应试教学,师生之间在合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欠缺,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教师与师生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耐性与自信。首先,在教学结构设计上,不能过于细腻从而忽视传统教学中的艺术因素,要抓住课堂的要点;第二,要符合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并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相联系,运用科学化的方法,帮助教师开展工作,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促进学生阅读行为。

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既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又要对他们的阅读结果进行有效的检查。此外,还可以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里,让自己的学生积极地与其他学生交流阅读的经验和感受。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互相合作,一起提高。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增加他们的友谊。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换和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并相互推荐一些有深度的书籍,这样既可以提升自己,又可以让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比如,在教《乌鸦喝水》时,教师首先要对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进行深入剖析,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让每一组的同学相互推荐相似的相关文章,并由每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总结报告。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

充分发挥“导学式”教学的功能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产品,它可以说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导学教学模式中,要明确教学角色,以师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发挥主观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教学情景进行界定,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下,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好有关的知识的引入工作,使学生可以积极地进入到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好阅读方式,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资源。此外,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让原本单调的知识变得更加鲜活,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更好地感受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时候,要能有效地制订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案,并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注重阅读体会,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过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总是处在一种消极的地位,他们很难理解“积极”的含义。这会造成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需要把握好新时代学生的整体学习特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培养了对阅读的主动渴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教师要注意到学生在阅读时所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去体味课文。理解文所隐含的主题总体意义。比如,在讲《七律·长征》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乌蒙蓬勃走泥丸”来问学生,当时的作家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写这首诗的。最终,在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剖析之后,学生们也可以体会到,这首诗中所蕴含的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整首诗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仔细阅读下,学生会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分析,他知道了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也知道了新中国的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从更深层的视角去感受和理解作品,从而提高他们对作品的阅读兴趣。在精神层面上,以确保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三、设计情景教学,熟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阅读积极性

师生交流与协作,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时,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配合,从根本上创造出一个比较融洽的阅读氛围。语文教师要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用较为民主、公平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从根源上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发展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进而获得学生的尊重。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到他们的学习需求,并与他们进行多层面的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去尝试。根据学习成就的差异,选用相应的指导方案,在融洽的阅读气氛中,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并给予学生一些人性化的照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更加信赖和信赖教师

创设情景,提高阅读兴趣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在感情上与作者发生共鸣。而情景的创造,不仅要通过物质的手段来进行,还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多媒体技术画面形象鲜明,视感极强。这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相符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情景。

比如《观潮》,很多同学都没有亲临钱塘江,也没有亲身经历钱塘江巨浪汹涌而来的壮丽景象,很难体会到作家的创作感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可以先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有关“钱塘江巨浪滔天”的录像,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深刻地体会到钱塘江巨浪滔天的景象,从而调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热情。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本有较深的了解和把握,并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振。

(三)探究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科书中的文章经过编者精心选择,字斟句酌。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因此不可能去发掘那些句子的深意,内涵。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地发掘,寻找其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魅力,又能让他们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脉络,让他们从作者的视角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教授《伯牙鼓琴》,如果要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那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还要从各种途径去寻找有关“伯牙”的相关信息,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一个精美 PPT。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 PPT课件给学生展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深挖文章,把握文章中的关键字句,让学生体会到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理解他为何要断弦。在对文章的发掘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作家所使用的文字的美好,并从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并培养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四)运用主题教学,增加阅读活动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所要反映的阅读题目,并以语文材料为基础对其进行建构与综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作者的可能的写作主题展开研究,并对文本主题进行准确提炼,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各种阅读素材的来源。比如,在面临凄凉的秋风时,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来表现“秋天”这个题材,确定题材后,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

(五)鼓励课外阅读,增加阅读方式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科书上的读物数量很少,为了满足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阅读想象力和创造性,就要主动地指导他们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他们可以在茫茫的书海中畅游唯有使学生们自己对阅读感兴趣,将阅读视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美学水平和文化素质,同时也能陶冶他们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他们的阅读爱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进行个人读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集体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统一之美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总结:

本文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写作材料,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永红.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氛围[J].学周刊2020(20):50-51.

[2] 李桂川.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尝试[J].科教文汇中刊,2020(06):140-141.

[3] 程晓颖.小学语文阅读差异教学的实践策略[J].大连教育学报2020,36(02):75-77

[4] 叶翠敏. 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 华夏教师 2018, No.098(14):68-69.

[5] 李文静. 着眼核心素养启迪语文思维——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 学周刊 2018, No.366(18):127-128.

[6]龙珍姑.浅谈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94.

[7]陈庆高.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9.

[8]乔金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农村育,2019(32):107.

[9]段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文学教育(下),2019(11):80-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