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技术,有效整合——论初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策略整合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数学教学中,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现在的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就是以科学技术为根基,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扩大人们的信息资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现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都很普遍,比如电脑、手机、网络等等,而且一些信息技术也开始在校园中应用,比如多媒体电视和投影仪等等。
在传统意义上,初中数学的教学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师会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生硬地接受并试图去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但是,初中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初中生无法正确、有效地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他们只能靠着死记硬背来进行这些知识点的学习。那么,怎样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就变成了初中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初中数学的教学,就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在教室中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初中数学的知识以一种非常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比如,一个空间几何模型,让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一个空间物体是怎样被转换成几何形状,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这样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都是非常有益的。此外,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数学的意义,进而达到一种深度学习的境界,这对于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非常有益,从而能够实现教师想要的教育目标[1]。
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
2.1摒除传统观念,接受现代教育理念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高效融合,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从根源上改变思维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做好课题引入、内容讲解、问题分析、交流评价和归纳总结等五个环节。(1)课题引入。这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学科知识,来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关于普通立体几何的图像和视频,比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在对他们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之后,教师再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他们都带到这个问题当中。(2)内容讲解。在对有关的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再结合信息技术设备的展示,求出立体图形的表面积。(3)问题分析。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问题,比如不能了解立方体每个面的位置,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来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印象。(4)交流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根据对与错来判断一个学生,而是要根据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意义的评价。(5)归纳总结。教师需要将学生讨论出的结论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小结之中,让学生能够有一种成就感,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2]。
2.2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含义
课堂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信息技术仅仅是一个媒体,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让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境。所以,教师在编写课件的过程中,要将主体内容强调出来,同时要对信息技术的呈现进行适当的限制。比如说,在进行动画播放的时候,应该将多余的动画种类进行精简,将数学模型或者数字的变化进行突出展示。另外,教师也应该意识到使用信息技术并非在网上上课,要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课程的观念,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把数学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课堂的教学画面上,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沉浸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比如,在讲“函数”一课的时候,教师要把所学到的函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2.3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技能
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进行正确的把握,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除了日常的操作以外,教师还应该学会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软件冲突问题、意外死机、网页卡顿等,在这些情况下,教师应该向信息技术教师寻求帮助。除此之外,如果信息技术设备发生问题,就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那么教师应该准备好相应的应对方案。比如,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意外的死机情况,教师就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计算机都计算不出来了,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来吗?”这种提问方式,既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来,又可以缓和课堂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更有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3]。
2.4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在很多学科中,数学都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些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很难学,他们经常抱怨自己在课堂上不明白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于是索性就不去听课。数学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地讲给学生,成了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进行简单明了的展示,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内容,将枯燥的课堂氛围变成生动的课堂氛围。
比如,在学习“幂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演示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幂的概念。这样的视频和图片,一方面能够让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得到提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问题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对于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展开与折叠”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展示几何物体的动态变化,这样既能够减少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几何体展开、折叠的印象能够更加深刻。
2.5将信息资源运用到课后学习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
每个人的学习程度都不一样,怎样才能让每一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教师想要讨论的问题。所幸我们所处年代的信息日新月异,现在的教学不再局限在教室里,网络上也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一段录像的作业,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课前对知识进行预习,然后再把问题带入课堂,如果他们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在课后利用互联网上的平台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从而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总结语: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青亮.运用技术,有效整合——论初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7):96-98.
[2]王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14):165.
[3]翟德荣.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2):8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