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有效性
正文
目前,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进行的积极地探讨,已经变成了每一名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任务。然而,小学班主任在具体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不够,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家庭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颈。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与目前在实施父母家庭教育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瓶颈相联系,并积极地寻求一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对策,引导父母们打破家庭教育的瓶颈,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一个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班主任进行家访的目的
教师要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就必须要跟学生的家长展开有效的沟通,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在家里的实际表现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对他们的个性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同时还可以与他们的在校表现相结合,对他们的整体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便更全面、更真实地掌握他们的整体状况。在和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基本概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引导家长们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藉由家长与家长的讨论,提高家长的责任心,以及家长对校方的信任度。让子女的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配合学校的工作,才能更有信心与学校一起把学生的教育工作做好。所以,对教师进行家访,就是为了对学生的状况、成长状况、成长状况以及恰当的时机进行更多的了解,从而为家长提供恰当的教育指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强的意愿。家访是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做好家访并充分利用好家访的时机,这是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工作的秘诀。在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交换教育意见,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推动家长对自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做好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之上,家庭教育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没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人的成长和发展就很难有效地实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家访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根据过去的父母家庭教育实施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对家庭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重视程度不高,这使得家庭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1]。对小学班主任引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积极探讨,这对班主任指导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从而让家长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并树立起正确的育儿观念和家庭教育理念,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稳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二)不断提升家庭教育工作的质量
传统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不够,家庭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有关人员积极地探讨了小学班主任能够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在家校合力视角下,全面地分析并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很少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注重对孩子基本情况的分析和把握,并结合孩子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目标和规划,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通常都不重视实践,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家长们积极地开展家庭教育实践,帮助他们开展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来强化家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效地突破家庭教育中的瓶颈,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
(三)助力每个学生不断发展
在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下,对家长进行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家长们建立起正确的育人观念和家庭教育观念,将家庭教育的优点和潜力发挥到最大,持续地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帮助每一位学生不断的成长和提高。
三、小学班主任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要重视以生为本
积极探讨小学班主任有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其最根本、最核心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持续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有服务学生发展和提升的教育意识,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家庭教育探索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初心,搭建家校合作平台,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
(二)要注重互动交流
为了更好地掌握并掌握并有效地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小学班主任要抛弃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独自探索的思维方式,积极地、深入地与优秀同行、家委会、学生家长等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个人、家庭的基本状况的认识,并将能够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拓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思路,打破家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瓶颈。班主任可以利用家委会、家长座谈会、家访、微信群等互动交流方式,与家长展开更深层次的沟通,从而让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得到更多的强化,为每个学生更好的成长打下基础。
(三)要进行长期探索
要想找到一种能够帮助小学班主任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和具体策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有一种长期研究和长期实践的心态,并且要与目前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相结合,设计出一套长、中、短期相衔接的家庭教育工作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要对每一个阶段家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和核心进行明确,在任务驱动下,以一种特定的速度,稳定地推动家庭教育的探索工作,从而在长时间的探索中,更好地掌握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则,从而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学班主任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明确实施规划
小学班主任对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高低,以及后续的指导帮扶实施目标制订的合理性,都会对具体的家庭教育工作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当前一些小学班主任对于指导家长进行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工作的认识仍然不够,在后续引导家长制定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目标时,也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上,小学班主任应作出积极的反省与改善。比如,小学班主任要深刻理解新课标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真正意识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将指导家长开展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工作与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助力每个学生不断发展相结合。与此同时,班主任要与目前家长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相结合,与学生家长共同制订长、中、短期相衔接的家庭教育工作实施规划,并对每个阶段家庭教育实施的侧重点与核心进行明确,以一定的节奏推动家庭教育工作。
(二)完善沟通机制,强化互动沟通
进一步健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机制,利用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强化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是家校合力有效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从当前的有关状况可以看出,在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这一方面,还存在着沟通机制不完善、沟通效率不高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结合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完善互动沟通机制,注重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为后续指导家长进行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打下基础。小学班主任可以对传统沟通渠道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例如:召开家长会、家长小组座谈沙龙等,构建起家校情感链接,提高家校之间的信任度,进而让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教师应主动拓宽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渠道,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比如,在班级微信群和班级钉钉群中,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理解运用到学生身上,从而减轻学生的教育焦虑。与此同时,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沟通的内容进行明确,对家长在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共性问题展开主题式的分析和讨论,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通过沟通来帮助提高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三)注重学情分析,明确实施目标
强化对学情的分析与研究,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家庭教育实施目标与计划,这是小学班主任指导家长进行高质量家庭教育工作的关键。就当前的有关状况而言,在学情分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目标设置不合理等。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与家长们一起对学情展开科学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制定家庭教育的实施目标,并组织与之相对应的家庭教育活动。班主任可以从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这一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交流谈话、总结归纳和匿名沟通等方式,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困惑、学习生活问题等展开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为学生构建电子档案,制定个性化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实施目标,为后续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指明方向。
(四)注重引导帮扶,树立正确理念
要想引导家长进行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工作,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家长进行持续的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树立起正确的育儿观念,并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对家长自我学习提升和家庭教育工作效益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家长相应的帮助,从而促使家长上好家庭教育的底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的、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对一些家庭教育案例进行讲解,并让家长结合具体案例,分享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指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指导工作展开改进和优化。另外,教师可以聘请家庭教师为学生提供家庭教师的职业指导;或是以讨论的形式,让家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在不断的学习,交流,实践中改变自己的想法。
(五)组织丰富活动,带动各方参与
要使学生及家长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经验,必须从整体上激发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要与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需求相适应,合理地开展与家庭教育主题相适应的各种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提高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比如,班主任可以和家长一起开展“畅所欲言,畅所欲言”的亲子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们进行游戏,让他们的情绪得到放松。之后,班主任们说一说他们想对彼此说的心里话,把以前不敢说、不想说、不能说的心里话,以及委屈、愤怒、感激等情绪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可以为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他们能够理解对方的内心,从而让孩子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李希贵校长曾经说:教育是一门人际的学问。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可以加深亲子关系,拉近师生、家校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推动高质量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
(六)强化教育实践,给予更好体验
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经验,这是一个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新的问题。当前,一些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时,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严重影响了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小学班主任应该与当前家庭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相结合,指导家长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实践教育上,在教育实践中持续加深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并将其活学活用,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比如,在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仅可以向孩子口头上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还可以带孩子去当地的烈士陵园或者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导孩子体验革命先辈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可贵精神,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向革命先烈致敬。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经验。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班主任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从而进一步突破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瓶颈,这是小学班主任的基本工作要求。目前,一些班主任在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时候,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并与这些问题相结合,寻求一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对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要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要健全的沟通机制,要加强互动交流,要注意对学情的分析,要确定具体的实施目标,要注意引导和帮助,使家长们能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观念,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家长们进行优质的家庭教育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芬英“双减”后家、校、社“三位一体”构建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43):15-17.
[2]王昕怡.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J].求知导刊,2022(33):119-121.
[3]徐晓玲.浅析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161-163.
[4]寇世玲.新教育理念下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38):42-43.
[5]屈志勇.小学班主任构建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J].家长, 2022(23):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