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创新教育 以人为本 全面提高
正文
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在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内核要求,同时也是当前时代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客观需要。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笔者就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教学中,要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正视差异,尊重学生,以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为宗旨。
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信息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其智力潜能,提高思维能力。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为其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要重视对差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比如我在教学《静静的夜》一课时,剪下了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星星贴在墙壁、黑板上时,并将座位分散成星星点点的形状,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合作伙伴坐在一起。随着音乐声起,学生们很快沉浸在静谧的音乐氛围中,融入了这个角色的世界。课堂临近结束时,我又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所思所想,写一篇《夜》的短文,然后在班级同学之间进行传阅。通过转变教学视角,我们能够突破传统的艺术教育思维和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领域,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内心。
音乐作为一种以情感为纽带的审美体验,要求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增强审美体验,并从中获得乐趣,为其未来的成长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创新教学策略,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创新教学策略,提升艺术教育水平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身情况灵活地选择教学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音乐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巅峰时期,对于那些新鲜刺激的事物充满无限的遐想。同时,由于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同伴的影响,因此除了喜欢那些能够赋予人以力量的歌曲外,还钟爱那些充满活力、新鲜时尚、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在教唱《我们多么幸福》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新旧社会状况的比较,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以悦耳动听的歌声歌颂当下的幸福生活,领悟到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勤奋学习、献身祖国的重要性。只有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上幸福的人,使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国家富强”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
我们需要对那些具有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音乐作品,例如反映学生生活和情感的作品,以及通过影视传媒影响的“偶像”音乐进行鉴别,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入鉴赏课堂。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必须深入探究音乐歌曲所蕴含的内在思想情感教育元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熏陶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审美趣味,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创设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以及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得以深入探究、发现和领略音乐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恒久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上学歌”时,把歌词写在黑板上,先教学生读歌词。读两篇后,我让学生跟着老师边读边拍手。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并让学生从中体会有的两个字拍一下手,有的则是一个字拍一下手,还要停顿一下(实际上两拍)。这样就使学生对节拍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再教唱曲谱:12 31|5-|66 165-|……要求学生每唱一拍就拍一下手,待唱熟曲谱后,把歌词和曲谱结合起来对照唱。学生在无意中发现唱歌拍手和读歌词拍手是一致的,觉得挺有趣。
四、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魅力,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在对教材谙熟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利使其在创意实践和艺术表现环节中充分发挥想象。如《森林与小鸟》一节,从音乐本体出发,自入室开始就为学生创设了清晨宁静的森林以及学生们都是森林中可爱小鸟的场境,并运用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关注音乐形象的同时感受旋律走向、记忆主题旋律、区分乐器、乐句、在表演中感受特殊记号的作用,真正地理解音乐。
再如《春来了》一课,通过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围绕春天的节拍、春天的旋律、春天的语言,让孩子们在美的情境中学习音乐,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使学生们在愉悦的歌唱中感受春之韵、乐之美!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体验音乐给人的快乐并做它的主人。
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在音乐教育变革的大环境中,我们只有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不断地奋斗努力、创新实践,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葛小宇 - 《团结就是力量——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2009.
[2]中小学音乐教育,易亮 - 《高中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 2010.
[3]发展导报,董国兵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 -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