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爱平

梁山县苏师志远学校 邮编:272600

摘要

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是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仅仅强调对课本上的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了他们的观念比较保守,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创造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掘初中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参加教育实践,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思维能力;道德与法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

正文


一、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随着他们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习惯性地用他们所熟知的方法来解答,而不愿意寻找新的解答途径,这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初中生拥有了创思维,那么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经常变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并积极地寻找新的答案,从而打破脑海中的思维定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在课堂上展现出更多的新奇的想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具有更广阔的思维,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在现代社会,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重视对初中生的道德认同、法治认同和理性认同进行培养,帮助初中生形成开拓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推动他们的思想自由和创造力。以创新的精神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起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课堂,以发展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个初中生,并指导他们在学习中领悟,从而对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的创造力不强,灵感不足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降低初中生的极端心理和行为的发生,有助于形成初中生的健康心理品质。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初中的德育老师都存在着一些陈腐的观念,缺少了一些创造性,仍然是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因此,同学们只能根据老师的想法来进行学习,而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却是非常的少。此外,老师为同学们所提供的学习资源,缺少启发和扩展性,上课的方式和内容过于机械、死板,限制了同学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即便是初中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老师们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初中生的创造力缺乏,对创造力的依赖

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许多德育老师仍然是一家独大,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让他们的思想倾向于老师的预设,这限制了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们难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因此,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德育课程已经丧失了兴趣。与此同时,初中生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学习上,他们觉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是很重要,因此他们会产生较大的依赖性,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完全不会收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问题链”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引言,确定了《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对象;第一章到第五章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求质”教育;第六章则侧重于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总的来说,“我们初中生要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人是怎样的人”等问题链的思维

导言是本课的开篇,是本课的一个关键章节,它确定了本课的主要内容。《道德与法治》导言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为什么要做一个新的时代”这个问题,它与“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我们与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关系“问题链”紧密相连。就教科书的内容而言,导言是把“理想”和“现实”结合到一起的一个难点。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为出发点,让学生学会见微知著,将个人目标与国家、社会目标结合起来。比如,我们可以从《时间的答卷》这一题材上,联系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多年来的斗争,选取著名的“八月风荷”一位共产党员卢绪章的“忠于人民”。这样,老师就可以将以上的问题,转换成卢绪章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以及如何担当起新的国家的伟大使命。老师们要用他们自己的思想来进行反思和思考,来帮助新时代的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与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将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新面貌表现出来。

 

改革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一样,在课堂中融入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重视的课题。因此,老师们必须把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贯彻到底,不断地改革和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设身处地地为初中生着想,从他们的身体、心理、心理特征、认识规则等方面出发,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育和教育,营造出一种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类似或相近的知识点,初中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混乱。因此,老师可以使用归类比较法展开教学,将有关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知识链,让学生能够理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整理,发展出自己的创新思维,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要想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生机,老师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对课堂进行辅助,并与教学主题相结合,归纳出几个关键词,让初中生们以这些关键词为核心,来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外延。在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初中生会对这几个关键字有更深入的认识,这样就能指导他们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能自己进行推理,把零散的知识进行组合和优化,从而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体系,从而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要提高初中生的创造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去思考。初中的道德与法治专业的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里引入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在小组里展开讨论和交流,并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积极思辨的学习氛围。

 

结语:

总之,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既是新一轮课改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又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身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及时地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并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容建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

[2]撒淑红在初中 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8(5).

[3]由佳谈初中 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J].才智,2015(14).

[4]邓赛英初中道 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7(28).

 


...


阅读全文